離思著百草,綿綿生無窮。側聞畿甸秀,三振詞策雄。
太守不韻俗,諸生皆變風。郡齋敞西清,楚瑟驚南鴻。
海畔帝城望,雲陽天色中。酒酣正芳景,詩綴新碧叢。
服彩老萊並,侍車江革同。過隋柳憔悴,入洛花蒙籠。
高步詎留足,前程在層空。獨慚病鶴羽,飛送力難崇。
壹,基本字義
編輯
◎ 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如:~文(有韻律節奏的文學體裁,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文章,包括詩、詞、歌、賦等。區別於“散文”)。押~。~腹(韻母中主要元音)。~腳(韻文句末押韻的字)。~律(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則)。
◎ 和諧而有節奏的:~白。琴~悠揚。
◎ 風度,風致,情趣,意味:風~。氣~。~味。
◎ 韻律,指壹種聲音。
◎ 韻,(亦稱新古風詩歌)是壹種新興的散化古典文體,由涼子創立,陳郁顯命名。格式上與古典詩不同,但在辭藻上註重押韻,保留了古典詩詞的傳統精髓,內容上主要以“古典”為主。因其在結構、寫法上都較為隨意,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讀起來朗朗上口等特點,故稱為韻。
韻是在所有文體中最抽象的壹種。是涼子在閱讀古詩詞曲中突發創新的靈感,從而衍變出壹種令現代大眾願意接受的古典文體。它不同古典詩壹致,卻有古典詩的格調與韻律,既有古典詩的韻味,又有現代詩的格式與通俗。把古今詩歌婉轉的融入壹體,刻畫出東方的古典之美,韻律舒暢。韻可分為典韻與散韻。~人。~曲。~集。
反義詞 聲
方言集匯
編輯
◎ 粵語:wan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run6 [客英字典] jun5 [梅州腔] jun5 [東莞腔] jun3 [臺灣四縣腔] jun5 [寶安腔] jun3
詳細解釋
編輯
(1)〈名〉和諧悅耳的聲音〖musicalsound〗
余韻徐歇。——宋·蘇軾《石鐘山記》
短笛無聲,寒砧不韻。——《西遊記》
又如:韻悠悠(聲音悠揚)
(2)〈名〉歸本於喉的音。即語音學所稱的韻母〖rhyme〗
如:韻符(標註韻母的符號)
(3)〈名〉詩賦中的韻腳或押韻的字〖rhythm〗
如:韻牌匣子(近體詩所用之詩韻,即平水韻。將韻字做成小牌,置於匣內並按韻部分匣)
(4)〈名〉氣韻;風度〖charm;poise〗
如:韻度(風韻態度)如: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袁可立子)高韻清風,壹似聞漆園蘇門而興起者。”
(5)〈形〉風韻雅致〖charm〗
如:韻人(有才華的文人雅士)
(6)〈形〉美,標致〖beautiful〗[1]
常用詞組
編輯
韻白yùnbái
戲曲中句子整齊押韻的道白。
韻調yùndiào
〖tone〗聲韻和吐字腔調。
韻腹yùnfù
聲韻學名詞。壹個完全的漢語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韻腹通常為整個音節中發音最響亮的部分,又稱為“主要元音”
韻腳yùnjiǎo
成韻的詩文中押韻的句末字。
韻律yùnlǜ
平仄和押韻規範。
韻母yùnmǔ
漢語字音中聲母、字調以外的部分。
韻目yùnmù
韻書把同韻的字歸為同壹書中,每韻用壹個字標明目錄,按順序排好。
韻詩yùnshī
韻語,韻體詩(不同於壹般詩,尤指感情深度較低者)。
韻事yùnshì
風雅的事,舊時多指文人名士吟詩作畫等活動。
這鬥草之戲,雖是我們閨閣中壹件韻事。——《鏡花緣》
韻書yùnshū
我國古代按韻編排的字書,現存的韻書大都先分平、上、去、入四聲,再分韻部。
《廣韻》是壹部韻書。
韻頭yùntóu
介音。是介於主要元音與聲母之間的高元音。
韻尾yùnwěi
指韻母的收尾部分,例如韻母ai、ei的i。
韻味yùnwèi
含蓄的意味
情趣風味
止得壹個太守在面前唯喏趨承,心中雖是喜歡,覺得沒些韻味。——《初刻拍案驚奇》
韻文yùnwén
講究韻律的文學體裁,用韻律格式寫成的文章。
韻語yùnyǔ
字句押韻的語言。
韻致yùnzhì
風度韻味,情致
水仙另有壹種淡雅的韻致。
康熙字典
編輯
《集韻》與韻同。
(韻)〔古文〕均《唐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運。《說文》和也。從音員聲。《玉篇》聲音和曰韻。《文心雕龍》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晉書·律歷誌》凡音聲之體,務在和韻,益則加倍,損則減半。《陸機·文賦》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按文人言韻,始見於此。漢魏以上之書,皆言音不言韻。自晉以後,音降而為韻矣。至韻書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聲類》,晉呂靜仿其法作《韻集》,齊周顒始著《四聲切韻》,梁沈約有《四聲》壹卷,隋秦王俊有《韻纂》,陸法言有《切韻》,至唐孫愐《唐韻》出,而諸書皆廢。宋淞瑟等重修《廣韻》,丁度有《集韻》,金韓道昭有《五音集韻》,元黃公紹有《韻會舉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韻》,此韻書大略也。
又《正韻》風度也。 《說文》裴光遠雲:古與均同。《唐書·楊收傳》夫旋宮以七聲為均。均言韻也。古無韻字,猶言壹韻聲也。 《集韻》或作韻。
說文解字
編輯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音部韻
和也。從音員聲。裴光遠雲:古與均同。未知其審。王問切〖註〗均,古文韻。 文壹 新附[1]
二,押韻
編輯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壹。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 押韻叫合轍. 壹首詩有沒有韻,是壹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麽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拼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拼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壹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壹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東"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聰"c 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 ,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壹位置上。壹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試看下面的壹個例子: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掃凈無苔(t ái ),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壹水護田將綠遶,兩山排闥送青來(l ái )。
這裏"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 "遶"(繞)字不押韻,因為"遶"字拚起來是r ào ,它的韻母是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在拼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還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這種i ,u ,ü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例如:
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 á),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是,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壹位置上的重復,這就構成了聲音回環的美。
但是,為甚麽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並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適合了,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xiá(x 讀濁音),和現代上海"斜"字的讀音壹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
在這首詩裏,"期"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像n 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押韻了。今天我們當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於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諧和的。
三,詩體
編輯
韻是韻詩的簡稱。其規則由林方亮於2009年提出,2015年定稿。韻的主要特點是“句內格律、句子押韻、詩句對稱、詩長不限”。具體規則見林方亮《韻及其規範》。
韻的規範
(壹)名詞含義
在闡述韻的規範以前,先約定壹下規範中名詞的含義。
1,字音
字音:指壹個漢字的讀音。韻創作中註重字音所含的字韻和字調。字音以現代漢語拼音為準。
字韻:指壹個漢字的漢語拼音韻母。
字調:指壹個漢字的漢語拼音聲調。四聲調加上輕聲,***5聲,對應5個字調。字讀第幾聲,字調為幾;讀輕聲,字調為0。所以,字調分為1、2、3、4、0。如“林”,拼音為“lin”第2聲,那麽“林”字字調為2。
字調具有高低相對性。如字調3,較1、2為高;較4為低。因此,字調2、3具有高低兩重性。
字調調向:指壹個漢字字調的方向。字調1、2向上;字調3具有雙向性,可向上或向下;字調4、0向下。
2,句步
句步:指詩句中不超過3個字的基本語節。分為壹字步、二字步、三字步。如句子“莫負嬋娟再登高。”(林方亮《相約登赤城》),句步為:莫負/嬋娟/再/登高,分別為二字步、二字步、壹字步、二字步。
句步的含義與通常語法中語節的含義有所區別。超過3個字的單純詞,語法上,不許破詞,算1個語節;韻中,為反映閱讀的真實性,控制句長,實現建築美,允許破詞,將其繼續劃分為3字以內的句步。如“愛新覺羅”,是4字,超過3字,語法上是1個語節,但句步劃分為2個:愛新/覺羅。
輔步:輔助句步的簡稱,指與對稱(見下)***同表達語義並與其組成語法意義上的句子的句步。如“也知道/妳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妳的清白只可能使妳淘汰。”(林方亮《荷露》)中,“也知道”是輔步,“妳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妳的清白只可能使妳淘汰”是對稱的二個詩句。
步音:指壹個句步末字的字音。
步韻:指壹個句步末字的字韻。
步調:指壹個句步末字的字調。根據字調,步調對應為1、2、3、4、0,***5調。與字調壹樣,步調也有高低相對性,步調2、3具有高低兩重性。
步調調向:指壹個句步末字的字調調向。句步的步調調向與該句步末字的字調調向相同。
步路:指壹個句步從始字到末字的字調按先後順序的連線(指在坐標中相連的線段。下同)。壹字步的步路為壹個點,與字調相同,字調是幾,步路就是幾。如“我”,字調是3,則步路是3。如“成功”,字調分別是2、1,則步路為線段2-1。如“汙水中”,步路為1-3-1。
步向:指壹個句步步路的方向。壹字步的步向與步調調向相同。二字步二字的字調相同時,步向為字調調向。三字步的步向通常指末兩字的字調連線的方向。大部分三字步存在雙步向,即前步向與後步向。如“汙水中”:前二字“汙水”,字調從1到3,前步向向上;後二字“水中”,字調從3到1,後步向向下。
步長:指壹個句步所含的字數。如“荷葉上”,是3個字,則步長為3。步長不超過3。
句步結構:指壹個句步的詞語構成方式。
類對稱句步:指二個相對句步的對稱方式是,其中壹個句步的句步結構是其相對步的句步結構加壹個字的輔助詞的方式構成。如“可以”與“不能夠”:“不”為輔助詞。“能夠”與“可以”的句步結構相同。“不能夠”與“可以”同類,該相對句步為類對稱句步。“不能夠”可連為壹個句步,不能夠;也可細分為二個句步,不/能夠。類對稱句步的輔助詞只能是壹個字,否則,會變成二步,用到詩句中後會造成相對二句的句步數和句長差異太大,影響節奏美和建築美。
3,詩句
詩句:指分行排列時詩的壹行;或非分行排列時相當於分行排列時詩的壹行的部分。壹個詩句不同於語法上的壹個完整句子。壹個詩句有時是壹個完整句子;有時是句子的壹部分。
句長:指壹個詩句所含的字數。
句路:指壹個詩句句步步調按先後順序的連線。
4,對稱
完全對稱:指相對句的步數相同、句長相同,相對句步的結構相同、步長相同、詞性相同,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見下)的相對詩句、詩節或詩節組合。完全對稱有的是對聯,有的近似於對聯。例如“有成多另類,無為總合俗。”(林方亮《與馬世曉老師聊》)兩句:句步為,有成/多/另類,無為/總/合俗;兩句步數相同,都為3;句長相同,都為7;兩句中“有成”與“無為”相對,結構相同,步長都是2,詞性相同,步調分別為2、4,步路分別為3-2、2-4,步向壹下壹上;“多”與“總”相對,結構相同,步長都是1,詞性相同,步調分別為1、3,步路也為1、3,步向壹上壹下;“另類”與“合俗”相對,結構相同,步長都是2,詞性相同,步韻、步調分別為4、2,步路分別為4-4、2-2,步向壹下壹上;各句步的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是完全對稱,也符合對聯規範,是壹副對聯。
對稱的規範出自對聯的規範,主要不同是將字的平仄改為字調,並配以調向、步路、步向,既不影響格律美,又增強適應性。對聯的部分規則在對稱中不作要求。對稱和對聯壹樣,也允許相對句句內自對。如“躍為清流匯成大江,永永遠遠明明亮亮。”(林方亮《荷露》)兩句:句步為,躍為/清流/匯成/大江,永永/遠遠/明明/亮亮;句步數都為4,句長都為8,前壹句“躍為/清流”與“匯成/大江”、後壹句“永永/遠遠”與“明明/亮亮”分別構成自對,句步的結構、步長、詞性、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是完全對稱。
近似對稱:指相對詩句步數相同、句長相同或相近,相對句步結構相同或為類對稱句步、步長相同或相近、詞性相同,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的相對詩句、詩節或詩節組合。如“妳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妳的清白只可能使妳淘汰。”(林方亮《荷露》)兩句:句步為,妳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妳的/清白/只可能/使妳/淘汰,其第三相對步“不能”與“只可能”相對,是類對稱句步,步長也不同,分別為2、3;第四步“使潭水”與“使妳”相對,結構相同,但步長不同,分別為3、2。因此,這二句雖然其他符合完全對稱規範,但只能屬近似對稱。
步數對稱:指相對詩句步數相同、句長相同或相近,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的詩句、詩節或詩節組合。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顧城《壹代人》)兩句:前壹句是4步,後壹句也是4步,句長10與8相近,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是步數對稱。
句長對稱:指相對詩句句長相同、步數相同或相近,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的的詩句、詩節或詩節組合。如“但將/杯酒/昂頭/盡,莫負/嬋娟/再/登高。”(林方亮《相約登赤城》)二句:句長都為7,步數都為4,步韻、步調、步路、步向符合韻格律規範,這兩句既是句長對稱,又是步數對稱。
步數對稱和句長對稱可以是某詩句與詩中其他任何詩句相對,符合規範即可。如“降生於黑夜之中,降生於汙水之上,不是由我決定;降生於荷葉之上,卻是我的萬幸。”(林方亮《荷露》)壹節:“降生於汙水之上,不是由我決定”與“降生於荷葉之上,卻是我的萬幸”對稱;“降生於黑夜之中”為單獨壹句,就與其他詩句 “降生於汙水之上”相對,符合規範。步數對稱和句長對稱對句步的結構、步長和詞性是否相同不作要求。
(二)韻的規範
韻規範的提出主要基於以下規律:
壹是,變化美規律。字韻不變就拗口,字調不變就泛味,句長不變就呆板,句路不變就單調,變化產生美感。二是,韻律美規律。節奏產生韻律,韻律產生美感。三是,重復美規律。重復產生韻律。四是,對稱美規律。對稱產生重復,產生建築美。五是,押韻美規律。押韻產生重復,產生韻律。
根據以上規律和傳統詩詞規範,結合精練語言創作和白話創作需要,將以下詩格律化***同規律作為韻的規範:三字不同、三步不同、三句不同、句子押韻、詩句對稱、詩長不限。其具體含義如下:
1,字的規範:三字不同
三字不同:指三字不同韻,三字不同調。三字不同韻,指相連三字的字韻不能都同韻或都同韻部。相鄰二字,若同韻或同韻部,則其相連第三字必須不同韻部,且差異足夠大。三字不同調,指相連三字的字調不能都相同或都同向。相鄰二字,若字調相同或同向,則其相連第三字必須不同調向。
2,句步規範:三步不同
三步不同:指三步不同韻,三步不同調;應盡量步韻步步變化,步調高低相間,步路步步不同。三步不同韻,指相連三步步韻不能都相同或都同韻部。相鄰二步,若步韻相同或同韻部,則其相連第三步必須不同韻部,且差異足夠大。三步不同調,指相連三步的步調不能都相同或都同調向。相鄰二步,若步調相同,則步路必須不同,步向可以相反以補救,且其相連第三步必須調向不同;相鄰二步,若步調同向(指不相同),則步向可以相反以諧美,但其相連第三步必須調向不同。做到了三步不同調,自然步路步步不同。
3,詩句規範:三句不同
三句不同:指三句不同路,即,詩中相連三句的句路不能完全相同。若相鄰二句的句路完全相同,則與其相連的第三句頂多連續二步與前二句相同,第三步必須變化,且差異盡大。
4,押韻規範:句子押韻
句子押韻:指韻的押韻規範與傳統詩詞的押韻規範大體相同,主要分間句押韻、首句押韻、句內韻、轉韻、通押等。但韻押韻的字韻和韻部以現代漢語拼音為標準。
5,結構規範:詩句對稱
詩句對稱:指除輔步外,韻的詩句、詩節和詩節組合必須符合完全對稱、近似對稱、步數對稱和句長對稱中的壹種。
6,長度規範:詩長不限
詩長不限:指韻的長短由其內在需要決定,長短不限。由於韻中的句子符合對稱規範,故韻至少由二句組成,二句韻是最簡單的韻。
三字不同、三步不同、三句不同都是韻句內格律規範,故韻規範可以概括為:句內格律、句子押韻、詩句對稱、詩長不限。顧城《壹代人》這首二句詩,是顧城不自覺運用韻的規範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