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珍惜勞動的詩句

關於珍惜勞動的詩句

1.描寫珍惜勞動果實的古詩

唐樂府·李坤

憫農 鋤禾

春種壹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紳,字公垂。他不僅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壹,而且是寫新樂府詩的最早實踐者。元稹曾說過:“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蓋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寫了五十首,並改名《新樂府》。可見李紳創作的《新題樂府》對他們的影響。所謂“不虛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意思嗎?可惜的是李紳寫的《新樂府》二十首今已不傳,不過,他早年所寫的《憫農二首》(壹稱《古風二首》),亦足以體現“不虛為文”的精神。

詩的第壹首壹開頭,就以“壹粒粟”化為 “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沈痛。“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沈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制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壹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第二首詩,壹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裏勞作,那壹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壹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壹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誰都應該知道的。但是,現實又是怎樣呢?詩人沒有明說,然而,讀者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壹面:那“水陸羅八珍”的 “人肉的筵宴”,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和那“船中養犬長食肉”的驕奢。可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壹深沈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李紳當然不懂得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道理,但是,我們從幾十年之後唐末農民起義的“天補平均”的口號中,便不難看出這兩首詩在客觀上是觸及到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的。

《憫農二首》不是通過對個別的人物、事件的描寫體現它的主題,而是把整個的農民生活、命運,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現實作為抒寫的對象。這對於兩首小詩來說,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壹般化的,然而詩篇卻沒有給人這種感覺,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那個畸形社會的矛盾,說出了人們想要說的話。所以,它親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詩人還用虛實結合、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因此它雖然是那麽通俗明白,卻無單調淺薄之弊,能使人常讀常新。在聲韻方面詩人也很講究,他采用不拘平仄的古絕形式,這壹方面便於自由地抒寫;另壹方面也使詩具有壹種和內容相稱的簡樸厚重的風格。兩首詩都選用短促的仄聲韻,讀來給人壹種急切悲憤而又郁結難伸的感覺,更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2.關於勞動的古詩句

1、鋤禾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漁者北宋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3、蠶婦北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4、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5、憫農唐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3.關於珍惜勞動的格言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

——諾貝爾

生命不等於是呼吸,生命是活動。

——盧 梭

生命是壹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米歇潘

壹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

——愛默生

世界上只有壹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

——羅曼·羅蘭

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

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

——塞涅卡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伯 克

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

——達爾文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諺 語

人生包含著壹天,壹天象征著壹生。

——諺 語

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庫爾茨

我們的生命只有壹次,但我們如能正確地運用它,壹次足矣。

——英國諺語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壹次也不善於度過。

——呂凱特

人生有壹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壹寸光陰等於壹寸生命。

——佚 名

我從不忘記活著本身就是樂趣。

——佚 名

今天就是生命-----是惟壹妳能確知的生命。

? 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 人生就像奕棋,壹步失誤,全盤皆輸。

? 人生有兩出悲劇:壹是萬念俱灰,另壹是躊躇滿誌。

?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 我的壹生始終保持著這樣壹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

?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壹次也不善於度過。

? 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 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壹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壹場的。

?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

? 得其誌,雖死猶生,不得其誌,雖生猶死。

? 本來,生命只有壹次,對於誰都是寶貴的。

? 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

? 動則生,靜則樂。

?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麽都阻止他不得。

?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 沒有人永遠活著,沒有東西可以經久。

? 生命,只要妳充分利用,它便是長久的。

?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

? 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壹切如何。

? 對人說不,生命是壹切寶物中最高的東西。

?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

4.關於珍惜勞動的名言

因為不幸的是,妳獲得愈多,就愈貪婪,出自勤儉家

●飽時省壹口,餓時得壹鬥

●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好處安身,決不是原因(魯迅)

●不擇手段地追求高級物質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揮堆不長

●殺牛吃肉,不如留著擠奶(藏族)

●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

●欲求溫飽,勤儉為要

●緊緊手,年年有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思前顧後,又使人衰弱(卡爾)

●奢侈和淫靡只是壹種社會腐化的現像,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往後日月空蕩蕩

●壹勺勺積累的東西●勤儉永不窮,等於生產壹分錢(英國)

●節省下來多少,三年省下無數錢

●節儉是致富的秘訣(英國)

●節儉本身就是壹宗財產(英國)

●積小利,成巨富(英國)

●節儉是妳壹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

●錢幣是圓的,苦處用錢

●精打細算夠半年,必然是低級的(潛夫)

●奢侈乃德義之滅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

●良田萬頃,大富由天

●不喝酒,而且確實總感到不能滿足自己(安格爾)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遇到荒年不受難

●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國)

●奢侈會破壞人們的心靈純質,坐食山也空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小錢不知省,吃穿常有

●精打細算,油鹽不斷

●披著破大氅的,大錢將濫花(英國)

●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眼下胡花亂鋪張,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薩克族)

●辛苦得來的果實,不要壹口氣把它吃完(維吾爾族)

●家有萬石糧,不抽煙;大吃大喝,當屋賣鍋

●小富由儉,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不會吃的吃壹頓

●精打細算,有吃有穿,不會吃的吃壹頓

●精打細算,往往是個好酒徒(西班牙)

●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會吃的吃千頓,日食壹升。廣廈千間,所以容易滾走(托裏安諾)

●節約壹分錢,就是得到多少(丹麥)

●黃金本無種

5.有關於勞動的古詩

《四時田園興》宋·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譯文 白天在田裏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 織布, 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2.《農家望晴》唐·雍裕之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譯文 曾經聽說秦地(今陜西壹帶)刮起西風就會下雨,西風啊,妳什麽時候回去啊?頭發花白的老農久久站立在麥場的高處,盼望著烏雲散去、太陽重現。

3.《鄉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 山坡、原野間草木茂盛,壹片蔥蘢。稻田裏的水色與天光交相輝映,滿目亮白。

杜鵑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大地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起了農活,村裏沒有壹個人閑著。

他們剛剛結束了種桑養蠶的事又馬上要開始插秧了。4.《鋤禾》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譯文 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壹粒都是農民的辛苦。5.《歸園田居》其三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譯文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裏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裏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

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6.求尊重勞動、珍惜勞動的名言

1、君子以儉德辟難。

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2、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3、儉,德之***也;侈,惡之大也。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只有勤於勞作,財物才

不會匱乏。

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大意:節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6、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

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壹粒都是這樣辛苦得

來。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大意: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

亡於奢靡。

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

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10、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11、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

好的品德。

12、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大意:即使是壹頓粥、壹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

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7.有關勞動的詩句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講親身勞動的重要性和意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講勞動農民的辛苦和應當時時不忘珍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裏荒匯,戴月荷鋤歸.《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蠶 婦張俞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古風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8.珍惜勞動成果的詩句

1、《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3、《歸園田居》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