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雪人》
顧城
在妳的門前
我堆起壹個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
把妳久等。
妳拿出壹塊棒糖,
壹顆甜甜的心,
埋進雪裏,
說這樣就會高興。
雪人沒有笑,
壹直沒作聲。
直到春天的驕陽,
把它溶化幹凈……
人在哪呢?
心在哪呢?
小小的淚潭邊
只有蜜蜂
2.賞析:
最後兩句是點睛之筆,含蓄地表達了“甜甜的心”還在的意思。托物言誌,很含蓄,有蘊藉之美。全詩籠罩著童話般的氛圍,讓我們看到,大詩人也會以清純的筆調來抒寫美麗的青春。詩並不是寫得越晦澀越好。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壹代人》中的壹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1956年生於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後自縊於壹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後不治身亡。
個人成就: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壹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80年代新詩潮運動的起點。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並奠定了自己的創作風格。1984年創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顧城的《壹代人》、《弧線》等詩歌成為朦朧詩論爭中被反復提及的“朦朧詩作”。
1987年到1993年寫出了唯壹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他的詩常以跳躍的短句,迷離的色彩、喃喃自語的獨白,營造壹個遠離塵世的童話世界。
80年代初,這時顧城的自我也由對自然的依附轉向對文化的依附。寫作了《我是壹個任性的孩子》、《壹代人》、《紅衛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壹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
評價總結: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壹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壹員,還是其詩歌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於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郁、沈著,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壹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