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煉字的杜甫的詩句

關於煉字的杜甫的詩句

1.杜甫有過什麽詩句十分講究煉字煉句的

壹、杜甫對詩歌語言的刻意求工,對文學創作的嚴肅認真態度,是他成為偉大詩人的重要條件之壹。以他自己的詩《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中所說是: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我的僻性是特別喜歡寫詩琢句,如果寫不出驚人之語,那就至死也不肯罷休。)

這兩句表明詩人在詩歌創作中十分重視語言的選擇和錘煉。

二、他煉字的例子:

1、特別重視動詞的錘煉。如“暮投石壕村”(《石壕吏》)中的“投”字,寫出兵荒馬亂之際,詩人在路途中急於投宿的心情,被人稱為“復卻萬方無準,安排壹字有神”;再如“群山萬壑赴荊門”(《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中的“赴”字,把山峰寫得勢欲飛動;“千朵萬朵壓枝低”(《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中的“壓”字,寫出了花之多,花之大,花之重,給人以“立體”的感覺。

2、對形容詞的錘煉,杜甫也是煞費苦心。如“積屍草木腥”(《垂老別》)中的“腥”字,何等準確、有力!試想,連年戰亂,百姓蒙受巨大的犧牲,屍橫田野,白骨成山,連草木也發出令人作嘔的穢氣。再如“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中的“多”字,可謂別出心栽,遠遠勝過“圓”、“明”之類的字,難怪清代葉燮稱贊這個字“盡括此夜宮殿之景象”。

3、他還善於驅遣虛詞。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上兜率寺》),詩句寫江山形勝,歷史悠久,其中“有”“自”兩字將方圓數千裏,上下幾百年聯結在壹起。“粉墻猶竹色,虛閣自松聲”(《滕王亭子》)中的“猶”、“自”用得恰到好處,使詩句具有渾厚的藝術內涵。

2.可以體現煉字的詩句

原發布者:易發表網

古詩中的煉字古人寫詩,甚為看重煉字。關於煉字,許多詩人都有切身的體會。比如盧延讓在《苦吟》中說:“吟安壹個字,撚斷數莖須。”這是為求壹個字的穩妥而付出的苦思。再如方幹的《贈路明府》:“吟成五字句,用破壹生心。”相比之下,這是用盡壹生的心力了。大詩人杜甫也說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由此可見對於字句的錘煉。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壹‘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壹‘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杏花開了,“鬧”字原本形容花開之繁,但卻渲染出春意的熱鬧。從而為下文張本,表明要盡享歡娛,而不必吝惜金錢。月光從雲層中穿出來,照在花枝上。壹個“弄”字,很能寫出花影隨著月光而變幻,也表明心神的恍惚。賈島那個推敲的典故是為人熟知的,也與煉字有關。其《題李凝幽居》中說:“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原本拿不定用“推”還是用“敲”,後經韓愈改定為“敲”。從表現上說,是以動襯靜。不過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中說:“究竟哪壹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裏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壹個比較恰當,而在哪壹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這雖是從創作的角度來說的,但也相通於鑒賞。古詩鑒賞中,所煉之字的表現如何,要著眼於全篇的意境,離不開詩人的思想感情。

3.煉字煉句的詩句

詩僧齊己寫了壹首《早梅》,有句雲:“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谷將“數”改為“壹”,因為題為“早梅”,如果開了數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壹字師”。

王駕寫《晴景》壹詩:“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王安石改“飛來”為“紛紛”,因為只有蜂忙蝶亂的側寫妙筆才能令人真實地感受出晚春雨後特有的美景。

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主要內容。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陶潛“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盡人皆知。壹個“鬧”字把詩人心頭感到蓬勃的春意寫出來了,壹個“弄”字把詩人欣賞月下花枝在輕風中舞動的美寫出來了。杜甫詩句:“四更山吐月,殘夜月明樓。”“明”字是形容詞用如動詞,使畫面富有動態,更妙的是“吐”字.

虛詞用得好,也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的美學效果。杜甫有詩雲:“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葉夢得評道:“遠近數百裏,上下數千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呑納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

呵呵,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