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壹樣痛苦卻漫長。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裏“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裏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裏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裏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沈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裏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
何時可掇(duō):什麽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為通假字,掇,通“輟”,即停止的意思。何時可掇,意思就是什麽時候可以停止呢?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裏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通“宴”(原文中為“?”)。
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海不厭深:壹本作“水不厭深”。這裏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時為諸侯,居於岐山之下,被封為西伯。
懷此聖德:《詩經·大雅·文王》有“文王在上,於昭於天”、“亹亹文王,令聞不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詩經·小雅·伐木》反映了周文王“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者。”孔子曾謂“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論語·泰伯》謂“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周文王時,殷商之地***分九州,周文王已將六州歸納於自己經營管理之下,是故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之說。曹操在此亦說“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說獻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劉漢統緒,是他在不遺余力而努力維護的結果。
書法作品《短歌行》
貢獻:謂進奉,進貢。《荀子·正論》謂“夫是之謂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節:禮儀、規矩、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