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陌生人文言文

形容陌生人文言文

1. 有沒有形容陌生人對人友好的古文或者詩句~

1、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意思:只要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能感受到親近。

出自: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意思:同樣都是淪落世間的人,既然相逢,無論先前是否認識,都會同病相憐,同聲相應,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識呢?

出處: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3、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意思:與朋友交往不必在乎身份、地位、年齡等之間的差異,重要的是朋友之間能夠交心。

出自:唐代杜甫的《徒步歸行》

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意思:不要擔心前方的路上沒有知己,普天之下還有誰不知道您呢?

出自:唐 高適《別董大二首》

5、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意思:五湖四海都是兄弟,無論在哪相逢,無論在何地相逢,並不壹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都應該像兄弟壹樣親密。

出自:南宋 陳剛中《絕句》

6、君有奇才我不貧。

意思:世界上壹切美好的東西都來源於人,朋友是人生金庫裏不可或缺的寶物。比喻友誼真摯可以禍福與***。

出處:清代 鄭燮《贈袁枚》

擴展資料:

君有奇才我不貧出自《贈袁枚》,作者:鄭板橋。

原文:

晨星斷雁幾文人,錯落江河湖海濱。

抹去春秋自花實,逼來霜雪更枯筠。

女稱絕色鄰誇艷,君有奇才我不貧。

不買明珠買明鏡,愛他光怪是先秦。

譯文:

早晨的星斷絕多少文人,錯落江河湖海邊。

抹了春秋從花和果實,逼近來霜雪更枯箔。

女子稱絕色鄰居誇漂亮,妳有奇才我不窮。

不買明珠買鏡子,愛其他奇怪的事情就是先秦。

鄭板橋的詞或婉約或豪放,他的詩則清新流暢、直抒胸臆、自由灑脫,兼具少陵、放翁風格。更為人稱道的是他的《家書》,敘家常、抒胸臆,樸實親切、感情真摯,毫無道學之氣

板橋達觀通脫,自稱“最不喜求人作敘”,說“(家書)有些好處,大家看看;如無好處,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何以敘為!”

板橋雖與袁枚素不相識,但他深愛袁枚之才華,據袁枚《隨園詩話》雲:“興化鄭板橋作宰山東,與余從未識面。有誤傳余死者,板橋大哭,以足蹋地,余聞而感焉。”在板橋文集末尾有贈袁枚的兩句詩:“室藏美婦鄰誇艷,君有奇才我不貧。”鄭板橋曾自治壹印“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

他在《範縣答無方上人》尺牘中自釋道:“燮平生最愛徐青藤詩,兼愛其畫,因愛至極,乃自治壹印曰:‘徐青藤門下走狗鄭燮’。印文是實,走狗尚虛,此心猶覺慊然!使燮早生百十年,而投身青藤先生之門下,觀其豪行雄舉,長吟狂飲,即真為走狗而亦樂焉。”

讀其詩文,常使人感到有個“真我”在,不矯飾、不造作,形象鮮活、音容親切,呼之欲出。

啟功先生說:“(鄭燮)胸中無不可言之事,筆下無不易解之辭,此其所以獨絕今古者。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鄭燮

2. 有沒有形容陌生人對人友好的古文或者詩句

君有奇才我不貧。 -(清)鄭板橋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 -(清)蒲松齡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戰國)莊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晉)付玄

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唐)李白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壽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 -(宋)歐陽修

人生樂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明)馮夢龍

於患難風豪傑。 -(清)魏禧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壹個也難求 。 -(清)曹雪芹

換我心,為妳心,始知相憶深。 -(宋)顧夏

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漢書》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鮑溶

大丈夫處世處,當交四海英雄。

-《三國誌.蜀書.劉巴傳》

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 -陳剛中

3. 有沒有關於愛情變成陌生人的古文詩句

贈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壹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贈婢》是唐代人崔郊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所愛者被劫奪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社會裏由於門第懸殊所造成的愛情悲劇。詩的寓意頗深,表現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作品背景:

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壹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後卻被賣給顯貴於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壹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後來於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傳為詩壇佳話。(範攄《雲溪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