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9分) 渭城曲 (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9分) 渭城曲 (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

小題1:

不同。《渭城曲》意在描繪出離別的場景,而《臺城》裏的“雨”營造出壹種淒迷的氛圍,“柳”則成為壹種“無情”的意象。

小題2:

此句中“依舊”兩字,它使人油然想起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中的“還”字,它們都形成了今昔對比,並在裏面蘊含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深沈感喟。如果選擇“籠”字亦可。

小題1:

試題分析:

唐代詩人韋莊的七言絕句《臺城》就是憑吊臺城的吊古詩。 但詩歌並沒有直接向讀者展示臺城的破敗情狀,相反倒是呈現出了壹幅頗具江南風味的圖景。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江雨霏霏,江岸草長;鳥兒如在夢中啼叫,堤岸的楊柳如同煙籠。這四樣景物的組合,便是典型的江南好風景了。

《渭城曲》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為送別創造了壹個愁郁的氛圍。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壹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壹切,都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朝雨”在這裏扮演了壹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而送別的時候,朝雨乍停,天氣清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裏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願,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壹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選取這兩件事物,是作者有意關合送別。它們通常總是和羈愁別恨聯結在壹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而此刻,卻因壹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常會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壹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總之,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了壹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境。這是壹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壹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情調。“輕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小題2:

試題分析:

此題為煉字題。答題格式基本為:字的含義+句中意義+作者情感。“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蕩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讓人想起繁榮興茂的局面。當年十裏長堤,楊柳堆煙,曾經是臺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臺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臺城柳色,卻“依舊煙籠十裏堤。”這繁榮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歷史遺跡,終古如斯的長堤煙柳和轉瞬即逝的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於壹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該是多麽令人觸目驚心!而臺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依舊”二字,深寓歷史滄桑之慨。它暗示了壹個腐敗的時代的消逝,也預示歷史的重演。堤柳堆煙,本來就易觸發往事如煙的感慨,加以它在詩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寫興亡之感的憑藉,所以詩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別強烈。“無情”、“依舊”,通貫全篇寫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鳥與堤柳;“最是”二字,則突出強調了堤柳的“無情”和詩人的感傷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