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社日的詩句古詩

關於春社日的詩句古詩

1. 關於春社日的詩句

關於春社日的詩句 1.有關社日的詩句

雜歌謠辭·吳楚歌(壹曰燕美人歌)張籍

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

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

社日兩篇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

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

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陳平亦分肉,太史竟論功。

今日江南老,他時渭北童。

歡娛看絕塞,涕淚落秋風。

鴛鷺回金闕,誰憐病峽中。

燕子來舟中作杜甫

湖南為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

舊入故園常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可憐處處巢君室,何異飄飄托此身。

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秋日東郊作皇甫冉

閑看秋水心無事,臥對寒松手自栽。

廬嶽高僧留偈別,茅山道士寄書來。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淺薄將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回。

社日關路作白居易

晚景函關路,涼風社日天。

青巖新有燕,紅樹欲無蟬。

愁立驛樓上,厭行官堠前。

蕭條秋興苦,漸近二毛年。

嘉興社日劉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臨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餘肉,不值陳平又不均。

郊行逢社日殷堯藩

酒熟送迎便,村村慶有年。

妻孥親稼穡,老稚效漁畋。

紅樹青林外,黃蘆白鳥邊。

稔看風景美,寧不羨歸田。

社日村居(壹作王駕詩)張演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社日獨坐-全宋詩-範成大

海棠雨後沁胭脂,楊柳風前撚綠絲。

香篆結雲深院靜,去年今日燕來時。

社日風雨病酒-全宋詩-方回

匆匆社燕時,此況豈前知。

道左家書斷,春蒸客舍卑。

醉成難治病,悶賦不工詩。

塊臥聽風雨,吾兒亦見思。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鼓-全宋詩-方嶽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聲,視此寧勿赭。

且從群兒嬉,吾耒已可把。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酒-全宋詩-方嶽

春風潑醅甕,夜雨鳴糟床。

相呼薦蠲潔,洗盞方敢嘗。

不辭酩酊紅,所願{左禾右罷}稏黃。

家家飯牛肥,歲歲浮蛆香。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日雨-全宋詩-方嶽

今茲淫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鋤做秧田,歲欠三寸水。

社戊占豐登,不以此故已。

徑起觳觫公,鳴蓑***於耜。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全宋詩-方嶽

年登斂牲錢,日吉視牢莢。

烹庖香滿村,未覺膰脤窄。

馂余裹青蒻,籬落笑言啞。

咄哉陳孺子,乃有天下責。

社日-全宋詩-方嶽

燕子今年掯社來,翠瓶猶有去年梅。

丁寧莫管杏花俗,付與春風壹道開。

社日飲烏衣園-全宋詩-黎廷瑞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傾社日酒,還憶故園人。

孤塔蒼煙迥,空堂翠草新。

醉歸還自笑,吾亦素衣塵。

…………

2.古詩“社日”的詩句意思

王駕,字大用,河中人。大順元年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自號守素先生。王駕是晚唐詩人,他的詩名遠遠不及同時期的李商隱、杜牧等,詩作似乎也不多見於各類的典籍,然而他的這首《社日》,卻以其淳樸敦厚的詩風,在浩瀚的唐詩中占據了壹席之地,唱出了那屬於他自己的歌聲。

所謂“社日”,是古時候人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兩祭,稱為春社和秋社。從詩的內容上看,我們不難發現,王駕的《社日》顯然寫的是春社。

詩的起筆兩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從村居風光著墨,“稻粱肥”敘寫的是莊稼的長勢,壹個“肥”字,躍然紙上的是豐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則是農人的喜悅。壹片風景何嘗不是壹種心景,詩人以“肥”字統攝全詩,筆觸也漸漸由村外的靚麗風光移至村內,“豚柵雞棲”,說通俗壹點,就是豬歸圈,雞回巢。詩人信手拈來,借這農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生活場景,以六畜的興旺渲染出節日的喜慶氣氛。在這裏,我們不僅能領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觀,還仿佛可以嗅到裹雜著的泥土氣息,聽到那久違的雞鳴犬吠。見豬見雞,而唯不見人。農人家家“半掩扉”,“半掩”可見民風的淳厚,很有點“夜不閉戶”的太平安寧之氣。然而,人又去哪兒了呢?這樣又構成了壹種懸念,極為巧妙地將詩意向後聯過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詩人並沒有將筆墨集中於“社日”表演的熱鬧場面,而是把“聚焦點”集中於“社散”之時。桑樹、柘樹的影子斜斜的,長長的,既是夕陽余輝的照射,又是農人心境的體味,“桑柘”還暗示出了山野蠶業的火紅,可見詩人用語的藝術匠心。“家家扶得醉人歸”,結句造語奇峰突起,更是神來之筆,可謂全詩的精髓之所在,大有點鐵成金的妙用。正因為有了這“醉”,前文的“肥”,也就落到了實處。因“肥”而“醉”,又因“醉”而映襯了“肥”,“肥”的是莊稼,“醉”的是農人的心呀。同時,“醉”還扣住了“社日”的正題,襯托出社日的盛況。

詩人未有壹字正面寫社日,卻通過壹些極富有農村生活情調的畫面勾勒,諸如“稻粱肥”、“醉人歸”和“豚柵”、“雞棲”,烘托出山村節日的歡樂,反映的卻是農人辛勤勞動帶來的富裕生活。

全詩樸實、真切,無壹絲刻意雕琢之痕跡,猶如壹幅淳樸而又情趣盎然的鄉村風俗畫。它不同於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現實意義的田園生活。可以說,它是晚唐詩中的別具壹格之作。

3.古詩《遊山西村》的詩句

遊山西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陸遊

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註釋

⑴臘酒:臘月裏釀造的酒。

⑵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足:足夠,豐盛。豚,小豬,中代指豬肉。

⑶山重水復:壹座座山、壹道道水重重疊疊。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

⑸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

⑹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⑺若許:如果這樣。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

⑻無時:沒有壹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òu)門:敲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裏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裏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壹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遊,我壹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妳的家門。

4.蕭鼓追隨春社近是誰的詩句

陸遊 遊山西村 (“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出處)

莫笑農家臘酒渾1,豐年留客足雞豚2。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3,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4,拄杖無時夜扣門5。

註釋

1. 臘酒:頭壹年臘月所釀的酒。

2. 豚:小豬。

3. 春社:古代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在這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豐收。

4. 閑乘月:閑暇時乘著月色前來。

5. 無時:隨時。

評論

1. 王半山"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秦少遊"菇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所祖也。陸放翁"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乃又變作對句耳。(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三)

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這種景象前人也描摹過,例如王維《藍田山石門精舍》:"遙愛雲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轉,忽與前山通";柳宗元《袁家渴記》"舟行若窮,忽又無際";盧倫《送吉中孚歸楚州》"暗入無路山,心知有花處";耿湋《仙山行》"花落尋無徑,雞鳴知有村";周暉《清波雜誌》卷中載強彥文詩:"遠山初見疑無路,曲徑徐行漸有村";還有前面選的王安石《江上》。不過要到陸遊這壹聯才把它寫得"題無勝義"。(錢鐘書《宋詩選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