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2:
《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3:
《木蘭詩》
將軍百戰死,戰士十年歸。
4: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5: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旗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2.描寫古代將軍戰場上神勇的詩詞有哪些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2、《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從軍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4、《出塞》
唐代:王昌齡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幹。
5、《從軍行二首·其壹》
唐代: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3.描寫古代將軍戰場上神勇的詩詞有哪些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代: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2、《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從軍行·其二》唐代:李白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4、《出塞》唐代:王昌齡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幹。
5、《從軍行二首·其壹》唐代:王昌齡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4.描寫白起的詩句 或者描寫將領在戰場上廝殺的詩句描寫白起的:
雁門太守行
(中唐)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其他的: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唐·王昌齡《出塞》(又作李白詩,題為《軍行》)
5.描寫戰場的詩句關於戰場的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杜甫《春望》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 杜牧《題烏江亭》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 虞姬《和項王歌》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 杜甫《閣夜》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 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6.關於戰場的古詩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戎機:指戰爭.若飛:象飛壹樣.○南朝梁·橫吹曲辭《木蘭詩》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旗彩:旗上的彩繪.地暗:大地陰暗潮濕.鼓聲:戰鼓之聲.○南朝陳·江總《雨雪曲》 但得將軍能百勝,不須天子築長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唐·王維《老將行》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將和裨將.○·王維《隴頭吟》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髑髏:死人的頭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壹聞邊烽動,萬裏忽爭先 邊烽;邊界烽火,指邊警.○唐·盂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將士.刁鬥:軍用炊具.公主琵琶: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彈奏琵琶曲調,樂調哀怨.○唐·李頎《古從軍行》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玉門被遮:《史記·大宛傳》載:漢武帝太初元年,軍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斷退入玉門關之路,下令軍士死戰.逐:跟隨.輕車:武帝時有輕車將軍.○唐·李頎《古從軍行》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羌笛:邊疆地區常用的樂器.出塞聲:邊疆的樂曲.○唐·李頎《古意》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三面黃金甲,單於破膽還 榆關:邊塞.單chán於:漢時匈奴最高首領的稱號.○唐·王昌齡《從軍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騮 馬:驊騮,駿馬.○唐·王昌齡《出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轅門:營門.這兩句寫沙漠地區風揚塵土,天昏地暗,軍隊半卷持紅旗,湧出軍營.○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穿金甲:磨透鐵甲.樓蘭:漢時西域的鄯善國,在今新疆羅布泊西.這裏泛指侵擾西北地區的敵人.○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洮táo河:是黃河上遊的支流,在甘肅臨洮縣.吐谷yù渾:鮮卑族中壹支的首領,這裏指敵酋.○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裏金刀血未幹 ○唐·王昌齡《出塞》(又作李白詩,題為《軍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兩句說:正在見酒想喝之時,軍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飲.後兩句表現了戰士們悲壯的心情,壹說表現了戰士們視死如歸的豪放氣概.○唐·王翰《涼州詞》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條支:古西域國名,即唐時的大食.兩句極寫出兵廣遠.○唐·李白《戰城南》 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李白《蜀道難》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驛使發,壹夜絮征袍 驛yì使:送信的人.發:出發.絮:整理縫制.○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制:制止.侵陵:侵擾,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萬幕:成千上萬的帳幕.部伍:各部隊伍.見招:被招集.○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寂寥:寂靜無聲.○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悲笳敷聲動,壯士慘不驕 悲笳:悲切的號角聲.兩句說號角聲音悲切,戰士心情沈重.○唐·杜甫《後出塞五首》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軍.○唐·杜甫《悲陳陶》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關山月》:漢樂府橫吹曲名,是士兵傷別、懷念故鄉的曲調.萬國,即萬方.草木風: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馬》 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 故國:故鄉.鼓鼙pí:戰鼓,借指戰爭.○唐·杜甫《出郭》健兒寧鬥死,壯士恥為儒 鬥:戰鬥.儒:讀書人.打仗時須用長槍利劍,不能用筆,故曰“恥為儒”.○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記》 身輕壹鳥過,槍急萬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寄高三十五書記》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轔lín轔:兵車隆隆聲.蕭蕭,戰馬嘶鳴聲.行人:出發的士兵.○唐·杜甫《兵車行》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軍聲,軍隊作戰喊殺聲.○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戰格:作戰時防禦用的障礙物.逾:越.○唐·杜甫《潼關吏》 百萬攻壹城,獻捷不雲輸 捷:勝利.不雲輸:不報告敗績.○唐·杜甫《遣懷》 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 汗馬:馬因奮戰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戰而疲勞.○唐·劉灣《出塞曲》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轅門:軍營門.風掣chè:風吹動如牽引.翻:飄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伐鼓:擊鼓.陰山:泛指邊地的山.這兩句形容軍威聲勢雄壯,地動山搖.○唐·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萬箭千刀壹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風頭如刀面如割 ○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行軍戈相撥,~.” 萬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風 殷地:使大地震動.兩句寫軍威雄壯,萬鼓齊鳴,如雷聲震動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