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石家莊井陘洞陽坡賞連翹。
提起蒼巖山,很多人都知道,《西遊記》《臥虎藏龍》《木乃伊3》……很多電視、電影都在蒼巖山取景。洞陽坡與蒼巖山同是太行山脈,就在蒼巖山東北五公裏處,山高谷深,峰險石奇,別有壹番景致,還有萬畝連翹生態示範園,這次的行程主要就是賞洞陽坡的漫山連翹,體驗鐵索吊橋。
在車上我們還討論連翹和迎春花的區別,科普壹下:連翹和迎春花都是嫩黃色,都在初春開花,不同的是,連翹4個花瓣,迎春花6個花瓣。我們常吃的VC銀翹片裏所謂的“銀翹”就是連翹和金銀花的簡稱。
小時候寫作文總愛寫“春姑娘來了”之類的句子,現在想想這個描述依然貼切:壹個害羞的姑娘穿著嫩黃色的長裙,壹路歡笑著跑來,妳聽見她的笑聲就去山裏找她,她卻又在山谷間躲躲藏藏。
這次帶小娜同學入坑。依然是華子領隊,駱駝收隊。
華子指著遠處和我們說:“看見那個藍色的亭子了麽?走到那裏就到吊橋了!”
我們走啊走啊走啊,華子啊,我們要是再慢壹點,藍亭子可就變成白亭子了。
拉哥是強驢,向來只玩高難度的,我是業余驢,玩壹天的居多,所以還真是第壹次和拉哥碰到壹起。
我:“拉哥,好久沒見妳了啊!”
拉哥:“妳什麽時候見過我啊?”
我:“我上班路上經常能看見妳啊……”
“誰持鐵索當空舞,洞陽坡谷變通途,雲擁足下飄然過,青山撞懷神仙渡。”
下到橋頭才發現,這架吊橋關閉了。我們沿著水壩過了山谷,繼續找哪個吊橋還開著。
在曲徑通幽的山道穿行,兩旁的連翹花簇擁成群,或夾道歡迎,或挺立舞動,或牽手挽臂,搭成天然的遮陽篷。
第三架吊橋終於是開著了,據說也是當天唯壹開著的壹架橋。站在橋頭看還是有幾分驚險的,橋底是三條鐵索上鋪著鐵絲網,兩側的護網不是鐵絲的也和橋底不是固定相連的。越是走到橋中間,山風越大,橋也搖晃的越利害。小娜有些恐高,走壹趟下來還是很緊張的。
我們討論當初為什麽建這些吊橋,回來查了壹下,這些吊橋背後還有個挺感人的故事:
有這樣壹位老人,他辭去領導職務走進了深山,十幾年如壹日,開啟了壹場當代新愚公植綠太行的大工程。他就是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井陘縣洞陽坡上的植綠老人呂日新。“洞陽坡,旱年多,無水洗臉不刷鍋,十年九旱少收成,山高路陡難出窩。”這是曾經洞陽坡人最真實的寫照。因為山勢陡峭,上下非常不方便,呂日新老人到處籌集善款,架設了鋼絲繩吊橋,拉近了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極大地方便了這裏的百姓生產和生活。他在山上種下了近百萬株連翹,如今洞陽坡已經成了全國最大的人工連翹基地。萬畝連翹栽植,營造了宏偉的植物景觀色彩,實現了“漫山遍野黃花開,昔日荒山遍地金”。如今的洞陽坡,春看連翹花,滿目黃金嶺;秋賞黃櫨葉,層林盡染紅;炎夏無酷熱,雲雨罩山影;冬雪化陽坡,冷氣凝霧凇。可謂:“千樹萬樹搖錢樹,金坡銀坡洞陽坡”。
繼續在花間穿行。
找了個有蔭涼的小路午餐,拉哥和駱駝帶了很多好吃噠,燒餅、饢、香腸……我、小娜、貓貓伴娘很有口福,這也說明抱對大腿是壹件多麽重要的事啊!另壹夥人開火煮面,搞得很是豐盛,華子在這邊吃了壹遍後,又跑到那邊去蹭吃蹭喝。
前面又壹架吊橋,橋這頭開著,那頭鎖著,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我站在橋頭拍拉哥
拉哥在橋上拍我
拉哥點綴了我的風景
我……毀了拉哥的構圖……
不知道這是誰拍的照片了,莫明覺得很有意境。
走到岔路口,不知道該往哪裏走了,拉哥和華子去前面探路,我們在路口等著。
下到谷底,短暫休息。
大家對壹堆人聚在谷底發揮了各種電視劇情的想象力,比如地下黨、鬼子、難民……
從谷底爬上去就到了最開始的亭子。在亭子裏休息的時候,又熱又渴,大家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冰棍兒的無限渴望。
下山經過壹個農家就沖進去買冰棍吃,壹個小姑娘看家。最普通的老冰棍,山下也就五毛錢壹個,小姑娘說不知道多少錢,從山下進壹次貨也挺不容易的,看著給吧,大裏官7塊錢買了6個,還覺得虧待了小姑娘了。
吃著冰棍下山,心情好到要飛起來~~~下著山小娜腳下壹滑就坐在那裏了,但是冰棍還穩穩的拿在手裏,吃貨的心裏什麽最重要,關鍵時刻就能看出來!
壹個大爺守著我們的車賣山貨,華子他們還在那裏幫忙叫賣。
借用了很多從群裏扒下來照片。
我的遊記總是來得晚壹些,比較喜歡把有意思的小事寫進去。
回家以後小娜和我說她腳上磨起泡了,我說沒事過兩天就下去了,沒想到的是,真真的過了兩天,小娜又來找我,說兩天了泡還沒有下去!額,小娜,妳這麽認真讓我很惶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