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薤露原文及翻譯

薤露原文及翻譯

薤露原文是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壹去何時歸。翻譯是薤上零落的露水,是何等容易幹枯。露水幹枯了明天還會再落下,人的生命壹旦逝去,又何時才能歸來?

《薤露》是漢魏時期的壹首挽歌,是出喪時牽引靈柩的人所唱,在《樂府詩集》中收於“相和歌辭”。《薤露》據說出於楚漢爭霸時期田橫的門客。

田橫出身於戰國時齊國的宗室,秦末戰爭時壹度自立為齊王,後兵敗,與五百門客逃於海島。西漢建立後,田橫受到漢高祖劉邦的征召。在前往洛陽的途中因不願臣服而自殺,他的門客為哀悼他而作了這首挽歌。

詩歌賞析:

這篇歌辭是感嘆人生命的短暫。歌從朝露感興成篇。薤上的壹顆顆露珠,迎著初升的朝陽,閃閃爍爍,晶瑩璀璨,顯得那樣的美麗動人。沒有太陽,朝露無從獲得光彩,但又因為太陽的照射,它轉瞬即逝。

詩人則從薤上朝露領悟到人生命的極其短暫,於是感嘆:“薤上露,何易晞!”這其實是人們從長期的體驗中得出的對於人生的認識,偶借朝露而發。另壹篇相和歌古辭《長歌行》與此篇頗有相近之處,其中有類似的句子:“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