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保寧佛殿即鳳凰臺,太白留題在焉。》
年代: 元 作者: 白樸
刻禦書王荊公贈僧詩雲,紛紛擾擾十年間,世事何常不強顏,亦欲心如秋水靜,應須身似嶺雲間。意者當時南北擾攘,國家蕩析,磨盾鞍馬間,有經營之誌,百未壹遂,此詩若有深契於心者以自況。予暇日來遊,因演太白荊公詩意,亦猶稼軒水龍吟用李延年淳於髡語也。我望山形,虎踞龍盤,壯哉建康。憶黃旗紫蓋,中興東晉,雕蘭玉砌,下逮南唐。步步金蓮,朝朝瓊樹,宮殿吳時花草香。今何日,尚寺留蕭姓,人做梅妝。長江。不管興亡。謾流盡、英雄淚萬行。問烏衣舊宅,誰家作主,白頭老子,今日還鄉。吊古愁濃,題詩人去,寂寞高樓無鳳凰。斜陽外,正漁舟唱晚,壹片鳴榔。
《木蘭花慢·請諸君著眼》
年代: 宋 作者: 廖瑩中
請諸君著眼,來看我、福華編。記江上秋風,鯨嫠漲雪,雁僥迷煙。壹時多人物,只我公、只手護山川。爭睹階符瑞象,又扶紅日中天。
因懷下走奉橐鞬。磨盾夜無眠。知重開宇宙,活人萬萬,合壽千千。鳧鹥太平世也,要東還、赴上是何年。消得清時鐘鼓,不妨平地神仙。
《十二月十壹日視築堤》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江水來自蠻夷中,五月六月聲摩空。
巨魚穹龜牙須雄,欲取闤市為龍宮。
橫堤百丈臥霽虹,始誰築此東平公。
今年樂哉適歲豐,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織萬籠,船舸載石來亡窮。
橫陳屹立相疊重,置力尤在水廟東。
我登高原相其沖,壹盾可受百箭攻。
蜿蜿其長高隆隆,截如長城限羌戎。
安得椽筆記始終,插江石崖堅可礱。
2.題望江樓壁詩句的意思《題望江樓壁》
胡楷
清空壹派凈無紋,江到玻璃總不分。
試上高樓望山色,天風吹落滿身雲。
出處:《題望江樓壁》。
作者:胡楷。
朝代:清代詩人
故居:今成都卭崍市人
白話釋義:明凈的天空沒有壹片雲朵,壹眼望去江水到了天的盡頭。嘗試登上高樓看壹看山峰的景色,山上的風像是把天上的雲都吹到身上。
註釋:
望江樓:又稱崇麗閣,位於成都市東面望江咯公園內,瀕臨錦江
清空:明凈的天空
玻璃:這裏比喻清空
擴展資料:
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是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屹立於錦江畔,高39米,***4 層,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下面兩層四方飛檐,上面兩層八角攢尖,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基有石欄圍護。
朱柱碧瓦,寶頂鎏金。閣廊寬敞,每方四柱,屋面蓋以綠色琉璃瓦,翹角飛檐,雕梁畫櫃,金項耀目,即有北方建築的穩健雄偉,又有江南樓亭的秀麗玲瓏。
因樓身位於錦江邊,故名“望江樓”。崇麗閣之名是取晉人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而命名,現已成為成都市的標誌物。
搜狗百科--望江樓
3.題壁詩有哪些詩句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李賀《題趙生壁》
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煙生蒙滅。
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
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鄭會《題邸間壁》
酴蘼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包融《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
晨登翅頭山,山曛黃霧起。
卻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銜東郊,朝光生邑裏。
掃除諸煙氛,照出眾樓雉。
青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蒼茫遠郊樹,倏忽不相似。
萬象以區別,森然***盈幾。
坐令開心胸,漸覺落塵滓。
北巖千余仞,結廬誰家子?
願陪中峰遊,朝暮白雲裏。
王安石《題西太壹宮壁》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李白《題許宜平庵壁》
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
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
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4.題西林壁的詩句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詞句註釋
⑴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⑵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⑸緣:因為;由於。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白話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壹峰壹嶺壹丘壹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壹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壹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壹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壹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壹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壹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壹。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壹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裏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麽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誌、言情為特點的話,那麽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後另辟的壹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壹首好詩。
5.題壁詩有哪些詩句1.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無題詩》
唐 寒山
壹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
3. 《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壹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題壁詩有多種類型。就載體而言,題壁詩雖然都是題在墻壁上,但墻壁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就內容而言,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托的。大致可分如下類型:第壹,政治抱負。這類詩大多對現實不滿,不平則鳴。第二,生活困難,乞求得到社會贊助,題詩於壁,廣而告之。有的甚至帶有商品性質,題詩者據以牟利。第三,誌趣愛好。有些詩頗富哲理,堪稱警句。
6.題西林壁的全部詩句題西林壁的全部詩句: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壹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壹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版本壹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版本二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創作背景: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壹峰壹嶺壹丘壹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壹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壹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壹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1-3]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