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拓寫作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拓寫作文

1. 寫壹篇改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文

擴寫:

天空的顏色即將淡去,太陽也將落下,遙望遠處,幾絲染得鮮紅的雲彩飄在山頂,壹聲鳥鳴劃過天際,聲音在天空中回蕩,黃昏的長安是這樣的沈寂。

今日的馬為何走得如此之快,不覺中已來到了城外,身後留下了壹串串馬蹄印。

分別總是會來,不知何時來會。壹揚鞭而去,扔下壹陣風塵煙霧,把妳的身影吞噬了。待到塵土飛盡,眼前只剩下壹片茫茫的黃土,耳邊似乎隱約聽到那馬蹄的聲音,漸漸地,漸漸地,便只剩下孤鳥的哀鳴了。

此刻妳的心情壹定是十分的悲痛,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故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難免啊,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啊!

突然,,馬兒呼嘯著揚頭向又奔去,我也恍然大悟道:“天下,只要有妳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便是我在天涯,妳在海角,也會像鄰居壹樣。無需在這臨別的岔路口,像個小孩婦女壹樣為離別而揮淚濕襟。

想到這兒,我揚起馬鞭,猛抽了壹下,奔赴我的官位去了。留下了飛揚的塵土和那漸漸遠去的蹄聲……

黃昏離愁意

——改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夕陽西下,壹片金輝灑向大地。這邊是兩條曲折的小道,路旁盛開的鮮花奪走了人的視線,蜿蜿蜒蜒通向遠方。另壹邊是被落日照得碧波粼粼的海面,靜謐而幽遠。我與友人靜靜站立於這如畫之景中,誰也不願多說壹句話,只是默默的低頭沈思。唉,友人將要離京了,這已是壹拖再拖的啟程之日也終於來臨了。

遠處傳來幾只海鳥深沈的鳴叫。漁夫的引吭高歌引得我擡起了頭。夕陽染紅了如血的天空,遙望五津渡口,只見壹片煙霧彌漫。我先開了腔,故作輕松地說道:“要說這離別的心情嘛,咱們都壹樣,誰不是背井離鄉,出來做官呢。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男子漢誌在四方。”友人輕輕擡起了頭,牙齒死死得要咬住嘴唇,似乎是想說什麽,但繼而又把頭重重的埋了下去,雙手將包袱抓的更緊了。

我壹時竟不知如何是好,呆呆的立了片刻後,我輕輕握住友人的手。他也輕輕地擡起了頭,我看到他臉上閃過壹道淚痕,他那憔悴的臉上寫滿了惆悵和不舍。我們四目相對,他的眼神流露出真情那是壹種淒別的感傷,仿佛道出了他的心聲:“我實在不想與妳們分別。”我讀懂了他的心,微微壹笑,緊緊抓住友人的手,輕輕吟了壹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仿佛在剎那間觸動了他的心弦,壹個久違的微笑緩緩出現在我的眼前,然而其中卻包含了太多絲絲切切的苦意。我分明看到那眼眶中不住打轉的淚珠。

我用幽默的語氣嗔怪道:“哎,咱們大男人可不能像少男少女那樣在分手的岔路口沾濕手巾啊!”友人如釋重負般深呼壹口氣,喉嚨動了動,硬是將淚珠咽下。他用略微沙啞的嗓音說道:“我走了,保重!”我送他壹個微笑,他也報以壹個笑容,那微笑,美麗而又安詳。

猛地,他抽出與我緊握的手,抓起包袱,壹步壹回頭戀戀不舍地走向那即將啟程的航船,我壹路用微笑相伴。

遠處傳來海鳥的鳴叫,夾帶著幾分歡悅。夕陽柔柔的灑在身上。那陽光,暖暖的,甜甜的……

2. 寫壹篇改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文

擴寫:天空的顏色即將淡去,太陽也將落下,遙望遠處,幾絲染得鮮紅的雲彩飄在山頂,壹聲鳥鳴劃過天際,聲音在天空中回蕩,黃昏的長安是這樣的沈寂。

今日的馬為何走得如此之快,不覺中已來到了城外,身後留下了壹串串馬蹄印。分別總是會來,不知何時來會。

壹揚鞭而去,扔下壹陣風塵煙霧,把妳的身影吞噬了。待到塵土飛盡,眼前只剩下壹片茫茫的黃土,耳邊似乎隱約聽到那馬蹄的聲音,漸漸地,漸漸地,便只剩下孤鳥的哀鳴了。

此刻妳的心情壹定是十分的悲痛,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故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難免啊,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啊!突然,,馬兒呼嘯著揚頭向又奔去,我也恍然大悟道:“天下,只要有妳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便是我在天涯,妳在海角,也會像鄰居壹樣。無需在這臨別的岔路口,像個小孩婦女壹樣為離別而揮淚濕襟。

想到這兒,我揚起馬鞭,猛抽了壹下,奔赴我的官位去了。留下了飛揚的塵土和那漸漸遠去的蹄聲……黃昏離愁意——改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夕陽西下,壹片金輝灑向大地。

這邊是兩條曲折的小道,路旁盛開的鮮花奪走了人的視線,蜿蜿蜒蜒通向遠方。另壹邊是被落日照得碧波粼粼的海面,靜謐而幽遠。

我與友人靜靜站立於這如畫之景中,誰也不願多說壹句話,只是默默的低頭沈思。唉,友人將要離京了,這已是壹拖再拖的啟程之日也終於來臨了。

遠處傳來幾只海鳥深沈的鳴叫。漁夫的引吭高歌引得我擡起了頭。

夕陽染紅了如血的天空,遙望五津渡口,只見壹片煙霧彌漫。我先開了腔,故作輕松地說道:“要說這離別的心情嘛,咱們都壹樣,誰不是背井離鄉,出來做官呢。

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男子漢誌在四方。”友人輕輕擡起了頭,牙齒死死得要咬住嘴唇,似乎是想說什麽,但繼而又把頭重重的埋了下去,雙手將包袱抓的更緊了。

我壹時竟不知如何是好,呆呆的立了片刻後,我輕輕握住友人的手。他也輕輕地擡起了頭,我看到他臉上閃過壹道淚痕,他那憔悴的臉上寫滿了惆悵和不舍。

我們四目相對,他的眼神流露出真情那是壹種淒別的感傷,仿佛道出了他的心聲:“我實在不想與妳們分別。”我讀懂了他的心,微微壹笑,緊緊抓住友人的手,輕輕吟了壹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句詩仿佛在剎那間觸動了他的心弦,壹個久違的微笑緩緩出現在我的眼前,然而其中卻包含了太多絲絲切切的苦意。我分明看到那眼眶中不住打轉的淚珠。

我用幽默的語氣嗔怪道:“哎,咱們大男人可不能像少男少女那樣在分手的岔路口沾濕手巾啊!”友人如釋重負般深呼壹口氣,喉嚨動了動,硬是將淚珠咽下。他用略微沙啞的嗓音說道:“我走了,保重!”我送他壹個微笑,他也報以壹個笑容,那微笑,美麗而又安詳。

猛地,他抽出與我緊握的手,抓起包袱,壹步壹回頭戀戀不舍地走向那即將啟程的航船,我壹路用微笑相伴。遠處傳來海鳥的鳴叫,夾帶著幾分歡悅。

夕陽柔柔的灑在身上。那陽光,暖暖的,甜甜的……。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改寫成記敘文6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朋友之間的情誼怎能忘卻,眼看杜少府就要上任蜀州了,要送他最後壹程。

我騎馬趕到岸邊,在雄踞三泰之地的長安,遙望煙霧迷茫的五津,面對如此幽寂的景象,壹股離別的悲傷之情湧上心頭。就要和杜少府分離了,心中有許多的感想,杜少府是我唯壹可以談心的朋友,我們都是為官在外的人,背井離鄉,孤身壹人,逢年過節,只有妳能來陪伴我,任妳被調去蜀州,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我當然不想妳離我而去,但我不能自私的讓妳在我身邊陪伴我。我含著淚說:“四海之內只要妳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猶如近鄰壹般。我不會忘了妳的!”杜少府趕緊下了馬,兩個相擁而泣,“好朋友,我也不會忘了妳的,等我在蜀州把壹切安頓好了,就會給妳寫信,我會抽空來探望妳的。”擦了擦眼淚,我緊握住杜少府的手,說:“不要在分手處的路口,像傷離惜別的青年男女那樣的淚濕衣襟。”將杜少府送上了船,我騎馬回到了家……

4. 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改編成作文

天空的顏色即將淡去,太陽也將落下,遙望遠處,幾絲染得鮮紅的雲彩飄在山頂,壹聲鳥鳴劃過天際,聲音在天空中回蕩,黃昏的長安是這樣的沈寂。

今日的馬為何走得如此之快,不覺中已來到了城外,身後留下了壹串串馬蹄印。

分別總是會來,不知何時來會。壹揚鞭而去,扔下壹陣風塵煙霧,把妳的身影吞噬了。待到塵土飛盡,眼前只剩下壹片茫茫的黃土,耳邊似乎隱約聽到那馬蹄的聲音,漸漸地,漸漸地,便只剩下孤鳥的哀鳴了。

此刻妳的心情壹定是十分的悲痛,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故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難免啊,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啊!

突然,,馬兒呼嘯著揚頭向又奔去,我也恍然大悟道:“天下,只要有妳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便是我在天涯,妳在海角,也會像鄰居壹樣。無需在這臨別的岔路口,像個小孩婦女壹樣為離別而揮淚濕襟。

想到這兒,我揚起馬鞭,猛抽了壹下,奔赴我的官位去了。留下了飛揚的塵土和那漸漸遠去的蹄聲……

5. 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為600字作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

14歲時應舉及第,當了壹名朝散郎,沛王召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貶黜了。於是王勃便漫遊蜀中,壹度任虢州參軍,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職還是丟掉了。

他的父親受他牽累,貶為交趾令。他渡海省親,不幸溺水而死。

年僅25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

“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

“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

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壹段有白華津、萬裏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

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裏,自然是戀戀不舍。

而將去的蜀州呢?千裏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壹近壹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壹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壹個很不得誌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麽得意。

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壹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鳴寫了出來。

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妳都是離鄉遠遊以求仕宦的人,妳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壹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壹種體貼關註的語氣,從字裏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五六句忽然將筆鋒壹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壹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壹樣。

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壹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壹樣地別淚沾巾。

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

又說:“憂思成疾,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

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壹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壹個重要原因。

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壹致的。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

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壹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

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裏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

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壹點也不過分的。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

但在質樸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壹覽無余、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

但並不是壹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壹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 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

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麽委婉!杜少府壹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壹定可以排解開了。

6. 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改編成作文

天空的顏色即將淡去,太陽也將落下,遙望遠處,幾絲染得鮮紅的雲彩飄在山頂,壹聲鳥鳴劃過天際,聲音在天空中回蕩,黃昏的長安是這樣的沈寂。

今日的馬為何走得如此之快,不覺中已來到了城外,身後留下了壹串串馬蹄印。分別總是會來,不知何時來會。

壹揚鞭而去,扔下壹陣風塵煙霧,把妳的身影吞噬了。待到塵土飛盡,眼前只剩下壹片茫茫的黃土,耳邊似乎隱約聽到那馬蹄的聲音,漸漸地,漸漸地,便只剩下孤鳥的哀鳴了。

此刻妳的心情壹定是十分的悲痛,遠離了朋友,遠離了親人,遠離了故鄉,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難免啊,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啊!突然,,馬兒呼嘯著揚頭向又奔去,我也恍然大悟道:“天下,只要有妳這個知心朋友在,即便是我在天涯,妳在海角,也會像鄰居壹樣。無需在這臨別的岔路口,像個小孩婦女壹樣為離別而揮淚濕襟。

想到這兒,我揚起馬鞭,猛抽了壹下,奔赴我的官位去了。留下了飛揚的塵土和那漸漸遠去的蹄聲……。

7. 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為600字作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14歲時應舉及第,當了壹名朝散郎,沛王召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貶黜了。於是王勃便漫遊蜀中,壹度任虢州參軍,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職還是丟掉了。他的父親受他牽累,貶為交趾令。他渡海省親,不幸溺水而死。年僅25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是他在長安的時候寫的。“少府”,是唐代對縣尉的通稱。這位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給他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城闕”,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項羽破秦後,把秦國原來的地盤分為雍、塞、翟三國,封秦朝的三個降將為王,稱為“三秦”。“城闕輔三秦”,是說京城長安周圍有三秦夾輔著。“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從灌縣到犍為這壹段有白華津、萬裏津等五個渡口,稱“五津”。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裏,自然是戀戀不舍。而將去的蜀州呢?千裏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壹近壹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壹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壹個很不得誌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遊宦在外,也不怎麽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壹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妳都是離鄉遠遊以求仕宦的人,妳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壹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壹種體貼關註的語氣,從字裏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

五六句忽然將筆鋒壹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壹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壹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壹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壹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長期以來膾炙人口的詩篇,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至今還常被人們引用。這首詩寫得樂觀開朗,沒有壹般贈別詩常有的那種哀傷和悱惻。我想,這正是它受人喜愛的壹個重要原因。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壹致的。

樸素無華是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從齊梁到初唐,浮華艷麗的詩風壹直占據著詩壇的統治地位。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扭轉了齊梁詩風,為詩歌創作開創了新的風氣。王、楊、盧、駱,“以文章名天下”,稱“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裏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說那些嗤笑“四傑”的人只能“身與名俱滅”,而“四傑”卻像萬古長流的江河,他們的美名永遠不會泯滅。杜甫對“四傑”的推崇是壹點也不過分的。就拿王勃這首詩來說吧,並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但在質樸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語中又包含著對友人的體貼,絕不是壹覽無余、索然寡味。詩人本來是要勸慰杜少府的,勸他不要過於感傷。但並不是壹上來就勸他,而是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壹樣的宦遊人,因而最能 理解他那種離開親友遠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說,山高水遠並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溝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後才勸他不要在分手的時候過於悲傷。這樣寫來多麽委婉!杜少府壹定會感到親切,他那點纏綿悱惻的感情也壹定可以排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