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是池塘的夢想 生存不僅映照天空 讓周圍的垂柳和紫雲英 把我汲取幹凈吧 緣著樹根我走向葉脈 雕謝於我並非傷悲 我表達了自己 我獲得了生命 我的快樂是陽光的快樂 短暫,卻留下不朽的創作 在孩子雙眸裏 燃起金色的小火 在種子胚芽中 唱著翠綠的歌 我簡單而又豐富 所以我深刻 我的悲哀是候鳥的悲哀 只有春天理解這份熱愛 忍受壹切艱難失敗 永遠飛向溫暖、光明的未來 啊,流血的翅膀 寫壹行飽滿的詩 深入所有心靈 進入所有年代 我的全部感情 都是土地的饋贈這首詩描述的是詩人自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理想,它似乎非常含蓄,但全詩都很明顯地在抒發詩人自身的抱負和誌向。 “詩言誌”。詩人的自我,包含了“我的全部感情”。它既然“都是土地的饋贈”,那麽詩人就要把它還給大地,還給人民。 詩人的自我是壹個多元的整體,分解為“夢想”、“快樂”與“悲哀”,表現了詩人對美的具體追求和向往。 “池塘”的夢想蕩漾著感情之波濤,使想像飽含水份,浸透了心靈的汁液,有血,也有淚,有美好,也有痛苦,有思念,也有幸福。詩人認為“生存不僅映照天空”,還要抒發她的情思。按她的理解,藝術的生命在於“我表達了自己”,在於“緣著樹根我走向葉脈”——通往內在心靈的途徑才是詩的道路。她以感情的汁液哺育了“垂柳和紫雲英”,那柔美的情思,決不乏生機與活力。 “陽光的快樂”燃燒著理想的火焰,陽光單純、樸素,卻普照萬物,洋溢著生機。光明的理想使“我簡單而又豐富”,具有深刻的“內涵”。它能以“金色的”火照亮生命的行程,點燃愛的火把,點燃光明的火把,它能以“翠綠的歌”唱出生命之理、人生之歌,因為美不僅在心靈,而且也在理想。 “侯鳥的悲哀”充滿了追求者的苦痛、徘徊與愁怨。美需要艱辛的探索。不“忍受壹切艱難失敗”就不會達到“溫暖、光明的未來”,沒有追求,沒有“熱愛”,就沒有詩。要“深入所有心靈”,要進入“所有年代”,就得不斷振起“流血的翅膀”,飛向“春天”。 “池塘”、“陽光”和“侯鳥”是“我”的三個變奏,它們奏響了壹個奉獻與追求的藝術主題,其中飽含著詩人的渴望、自信和艱辛。最終,詩人的自我意識,總是要歸為“大我”與“小我”在心靈上的體系,詩人的審美理想,總是包含著人生的理想和藝術的規律。 因此,《饋贈》是藝術家深沈的自我反思,也是詩人純情的求索之歌。
參考資料:
/sws/user1/zhoushou/archives/2007/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