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深淵的詩句

關於深淵的詩句

1. 描寫深淵的句子有哪些

1、海洋裏和陸地上壹樣,有高山,也有看不到底的深淵。

2 、看著腳下的萬丈深淵,她嚇得汗如雨下。

3 、他失去了友情,很快就掉進了苦惱的深淵。

4、妳必須改邪歸正,否則就會走進深淵。

5 、我自己則直言不諱地說,我們已置身於魔鬼和深淵之間。

6、巴爾紮克的名言:“困難,對於弱者來說是壹個無窮的深淵;對於強者來說是壹筆財富。”

7 、這件事突如其來,讓我感覺壹下子好像掉進無底深淵。

8 、不下深淵,怎能得到頷下之珠?不下苦功學習,又怎能取得好的成績?

9、自從接受這壹重任,我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絲毫不敢大意。

10、向下望去,深不見底,真是萬丈深淵,叫人見了心驚膽戰。

11、懸崖下是萬丈深淵,深不可測。

12 、舊社會,廣大勞動人民在苦難的深淵裏掙紮。

13 、謊言是壹個無盡的黑洞讓人墜入罪惡的深淵萬劫不復。

14、宙斯:我要讓妳在冥界暗無天日的深淵消亡!

15、壹邊是懸崖絕壁,壹邊是萬丈深淵,在這條公路上開車可要特別小心。

16 、大千世界裏的各種誘惑,讓他陷入罪惡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2. 關於深淵的詩句

壹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我遇見妳 在這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壹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壹棵樹 長在妳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妳走近 請妳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妳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妳身後落了壹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雕零的心 賞析 席慕容的這首詩,應該說是我很早的時候就讀過的,記得當初就很是喜歡這首詩歌,把它寫在自己的課本的首頁,喜歡它那輕柔的韻律,喜歡那淡淡的,其實卻是很濃的情感。

在上大學時候,壹次在學報上也曾看到過這首詩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來了解席慕容及其她的詩歌。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

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意為浩蕩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

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臺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

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

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壹本詩集《七裏香》,壹年之內再版七次。

其他詩集也是壹版再版。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

我們在詩歌欣賞的中如果能對詩歌的意向有所理解,那麽才有領悟。正如元好問所說:“詩家總說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這也就是說,李商隱的詩歌再好再美,但如果沒有人幫助我們理解,我們也弄不懂其中的暗喻和象征,不懂得為什麽要這麽寫,也就不可能欣賞它的美。

而這首《壹棵開花的樹》寫的就是愛情,在我看來更像是壹種單相思的愛戀。我們姑且先就假設這首詩歌是某個男孩在愛慕某個女孩時候的心聲吧。

從第壹句“如何讓我遇見妳,在這最美麗的時刻”。我們可以想象到,有個男孩子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遇到了壹個女孩子,在看到她第壹眼的時候,男孩的心就突突直跳。

這個女孩子美麗動人,她那種高貴的氣質深深打動了男孩子的心。於是這個男孩每天都來這個這裏,都要在路口張望著,希望能再次遇到她,能夠再次看到她的身影。

可是不見得每次都可以碰到這個女孩子,男孩總有失望的時候,於是便有了“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壹段塵緣”。這裏運用了想象中的接近想象手法,很多時候我們都相信緣份,認為緣份是上天安排的,正有那句“五百年的守候,換得今生壹次回眸”也是緣分的壹種註解,那麽這個時候就希望佛能夠給自己和這個女孩壹段美好的姻緣,那怕是在佛前跪拜500年,也心甘情願。

最近有首很流行的歌曲《求佛》,想必大家都聽過,其中唱到“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願意用幾世換來我們壹世情緣,希望可以感動上天|”。也許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也許是太難了的緣故吧,所以才有這樣用幾千年來結壹世的情緣的求佛,其情之深,讓人嘆為感動。

在這首詩裏,男孩也是相信他和這個女孩有這緣分,如果沒有緣分,那麽為什麽自己能很多次偏偏遇到她而不是別人呢?既然有緣分,那麽如何去珍惜呢|? “佛於是把我化成壹棵樹,長在妳必經的路旁”這句采用象征的手法,借佛的手,把自己比喻成了壹棵樹。我們也可以想象的出,有時候卻沒有看到她的出現,於是很惆悵,恰好看到路旁的壹棵樹。

男孩於是想,自己如果能變成壹棵樹多好,那樣的話,就能很多時候碰到這個女孩子。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此樹想開去,就可以理解,在這個時候,男孩可能會有壹些暗示,可能有時候是經過女孩子身邊時“不經意”的壹瞥|;者是當她在經過男孩的附近,男孩便故意的扯著嗓子,大聲的說話,來引起她的註意;而眼睛總是在追尋她那熟悉的身影,如果看到她,立刻精神煥發,生氣勃勃。

如果沒有看到她,便如霜打的茄子,壹整天都萎靡不振。晚上睡覺也想著她,想著如果能和她成為朋友,那將是多麽美好的事情,總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她,那怕是她美麗的背影。

“當妳走近,請妳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男孩期望這女孩子能懂得自己的心,期望她能看自己壹眼。當她從的身邊經過,閉著眼睛,享受她殘留在空氣中的氣息。

也許從那個時候起,男孩才知道喜歡壹個女孩子是壹種什麽樣的感覺,是看見她有壹種心跳的感覺。這裏把看到那女孩子那種激動心比喻成那顫抖的葉,形象地刻畫了那種遇到心愛之人情不自禁的心情。

“而當妳終於無視地走過/在妳身後落了壹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雕零的心”此處運用了壹種修辭,為強調受傷後心的失落,女孩子長時間的無視,讓男孩有些喪氣,那雕零的心更像是自己失望時候破碎的心。那執著的或說是執迷不悟的“顫抖”,抖來的只能是“妳無視地走過”。

“我”的五百年求得的不是失望,而是絕望。絕望得枝頭僅余的幾片花瓣也心碎了,它猝然地無聲地如當初的等待那樣悄然地歸於塵土,這便是等待的生命的歸宿。

壹切都是那麽美麗,美在那淡淡其實卻是很濃的情感裏,。

3. 求深淵帶有情意的詩詞

壹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我遇見妳 在這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壹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壹棵樹 長在妳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妳走近 請妳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妳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妳身後落了壹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雕零的心 賞析 席慕容的這首詩,應該說是我很早的時候就讀過的,記得當初就很是喜歡這首詩歌,把它寫在自己的課本的首頁,喜歡它那輕柔的韻律,喜歡那淡淡的,其實卻是很濃的情感。

在上大學時候,壹次在學報上也曾看到過這首詩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來了解席慕容及其她的詩歌。

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

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意為浩蕩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

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臺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

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

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壹本詩集《七裏香》,壹年之內再版七次。

其他詩集也是壹版再版。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

我們在詩歌欣賞的中如果能對詩歌的意向有所理解,那麽才有領悟。正如元好問所說:“詩家總說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這也就是說,李商隱的詩歌再好再美,但如果沒有人幫助我們理解,我們也弄不懂其中的暗喻和象征,不懂得為什麽要這麽寫,也就不可能欣賞它的美。

而這首《壹棵開花的樹》寫的就是愛情,在我看來更像是壹種單相思的愛戀。我們姑且先就假設這首詩歌是某個男孩在愛慕某個女孩時候的心聲吧。

從第壹句“如何讓我遇見妳,在這最美麗的時刻”。我們可以想象到,有個男孩子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遇到了壹個女孩子,在看到她第壹眼的時候,男孩的心就突突直跳。

這個女孩子美麗動人,她那種高貴的氣質深深打動了男孩子的心。於是這個男孩每天都來這個這裏,都要在路口張望著,希望能再次遇到她,能夠再次看到她的身影。

可是不見得每次都可以碰到這個女孩子,男孩總有失望的時候,於是便有了“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壹段塵緣”。這裏運用了想象中的接近想象手法,很多時候我們都相信緣份,認為緣份是上天安排的,正有那句“五百年的守候,換得今生壹次回眸”也是緣分的壹種註解,那麽這個時候就希望佛能夠給自己和這個女孩壹段美好的姻緣,那怕是在佛前跪拜500年,也心甘情願。

最近有首很流行的歌曲《求佛》,想必大家都聽過,其中唱到“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願意用幾世換來我們壹世情緣,希望可以感動上天|”。也許是對於很多人來說,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也許是太難了的緣故吧,所以才有這樣用幾千年來結壹世的情緣的求佛,其情之深,讓人嘆為感動。

在這首詩裏,男孩也是相信他和這個女孩有這緣分,如果沒有緣分,那麽為什麽自己能很多次偏偏遇到她而不是別人呢?既然有緣分,那麽如何去珍惜呢|? “佛於是把我化成壹棵樹,長在妳必經的路旁”這句采用象征的手法,借佛的手,把自己比喻成了壹棵樹。我們也可以想象的出,有時候卻沒有看到她的出現,於是很惆悵,恰好看到路旁的壹棵樹。

男孩於是想,自己如果能變成壹棵樹多好,那樣的話,就能很多時候碰到這個女孩子。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此樹想開去,就可以理解,在這個時候,男孩可能會有壹些暗示,可能有時候是經過女孩子身邊時“不經意”的壹瞥|;者是當她在經過男孩的附近,男孩便故意的扯著嗓子,大聲的說話,來引起她的註意;而眼睛總是在追尋她那熟悉的身影,如果看到她,立刻精神煥發,生氣勃勃。

如果沒有看到她,便如霜打的茄子,壹整天都萎靡不振。晚上睡覺也想著她,想著如果能和她成為朋友,那將是多麽美好的事情,總是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她,那怕是她美麗的背影。

“當妳走近,請妳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男孩期望這女孩子能懂得自己的心,期望她能看自己壹眼。當她從的身邊經過,閉著眼睛,享受她殘留在空氣中的氣息。

也許從那個時候起,男孩才知道喜歡壹個女孩子是壹種什麽樣的感覺,是看見她有壹種心跳的感覺。這裏把看到那女孩子那種激動心比喻成那顫抖的葉,形象地刻畫了那種遇到心愛之人情不自禁的心情。

“而當妳終於無視地走過/在妳身後落了壹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雕零的心”此處運用了壹種修辭,為強調受傷後心的失落,女孩子長時間的無視,讓男孩有些喪氣,那雕零的心更像是自己失望時候破碎的心。那執著的或說是執迷不悟的“顫抖”,抖來的只能是“妳無視地走過”。

“我”的五百年求得的不是失望,而是絕望。絕望得枝頭僅余的幾片花瓣也心碎了,它猝然地無聲地如當初的等待那樣悄然地歸於塵土,這便是等待的生命的歸宿。

壹切都是那麽美麗,美在那淡淡其實卻是很濃的情感裏,。

4. 有然字和淵字的句子 詩句什麽的都可以

1、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勸學》先秦:荀子

釋義:西方有種叫“射幹”的草,只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裏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

2、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過秦論》兩漢:賈誼

釋義:然後憑借華山為城墻,依據黃河為城池,憑借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

3、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誌。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沈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屈原列傳》兩漢:司馬遷

釋義:太史公說:我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為他的誌向不能實現而悲傷。到長沙,經過屈原自沈的地方,未嘗不流下眼淚,追懷他的為人。看到賈誼憑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責怪屈原如果憑他的才能去遊說諸侯,哪個國家不會容納,卻自己選擇了這樣的道路!讀了《服鳥賦》,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認為被貶和任用是不重要的,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麽了。

4、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鈷鉧潭西小丘記 》唐代:柳宗元

釋義:鋪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涼明爽的景狀來與雙目相親,瀯瀯的流水之聲又傳入耳際,悠遠空闊的天空與精神相通。

5、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於時日薄虞淵,寒冰淒然。——《思舊賦》魏晉:向秀

釋義:正值我將要西行,路過我們舊日的居所,當此之時,太陽漸漸地迫近它的沈落之地,寒冷的冰霜越發顯出淒涼的樣子,

6、懸人以嬉,投之深淵些。致命於帝,然後得瞑些。——《招魂》先秦:屈原

釋義:把人甩來甩去作遊戲,最後扔他到不見底的深淵。再向上帝報告完畢,然後妳才會斷氣閉眼。

7、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伯夷列傳》兩漢:司馬遷

釋義:再說孔子的七十二位賢弟子這批人吧,仲尼特別贊揚顏淵好學。然而顏回常常為貧窮所困擾,連酒糟谷糠壹類的食物都吃不飽,終於過早地去世了。

8、郭泰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太平廣記·卷壹百六十九·知人壹》

郭泰來到汝南,會見袁奉高的時候,車子沒有離開道路,馬匹沒有卸下鞍具。拜訪黃叔度。則在那裏連宿兩夜,人們詢問這是為什麽?

9、然淵乎文者,並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以俱通;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文心雕龍·定勢》

釋義:只有洞悉寫作法則的人,才能兼通各種不同的文章體勢:正常的和奇特的文章雖然相反,但總可以融會貫通;剛健的和柔婉的作品雖然互異,也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靈活運用。

10、卒遇回風起,吹我入雲間。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沈淵。——《籲嗟篇》魏晉:曹植

釋義: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風,把我吹入藍天上的雲間。我以為來到了天路便是盡頭,誰知又墮入無盡的深淵。

5. 關於海的詩句有哪些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 張九齡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唐 錢起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唐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唐 岑參 大海 從那遙遠海邊慢慢消失的妳 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 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 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 想要說聲愛妳卻被吹散在風裏 猛然回頭妳在那裏 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 就讓我用壹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妳已不再留戀 就讓它隨風飄遠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 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 海的歌者 醒來 從夜的深淵壹躍而起 打著滾 嗚咽著 曲張著 千手千足地 壹寸寸向妳挪近 海啊 這匹鬃毛獅子 想臥在妳腳旁,要 順從那不可耐的 甜蜜而又困惑的招引 溯源到壹個 更遼遠更深邃的地方 每個痛苦不堪的波浪 都有了生與死的欲望 妳的聲音疊疊高起 妳的眼睛月色橫流 妳的聲音和眼睛像焰火 在妳的靈魂裏洞開門窗 大海比妳多了疆域 妳比大海多了生命 今夜,妳和大海合作 創造了歌聲 不知何時 路人 息影為排排岸石 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贊嘆 大海的夕陽 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還由海風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灘上留下的足跡 多少次向天邊揚起的風帆 都被海濤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過咒罵,有過悲傷 有過贊美,有過榮光 大海變幻的生活 生活洶湧的海洋 哪兒是兒時挖掘的穴 哪裏有初戀並肩的蹤影 呵,大海 就算妳的波濤 能把記憶滌平 還有些貝殼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許漩渦眨著危險的眼 也許暴風張開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妳已斷送 無數純潔的夢 也還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風雨中 疾飛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壹樣冷靜 冷夜的山巖死壹般嚴峻 從海岸的山巖 多麽寂寞我的影 從黃昏到夜闌 多麽驕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妳是佯裝的咆哮 任妳是虛偽的平靜 任妳掠走過去的壹切 壹切的過去 這個世界 有沈淪的痛苦 也有蘇醒的歡欣。

6. 三首關於瀑布的詩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釋]

1.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

2.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

3.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簡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壹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壹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壹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壹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淩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接著又寫上壹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壹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壹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範例。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山上雲霧繚繞,太陽照耀下的廬山香爐峰好似冒著紫色的雲煙,遠處的瀑布從上飛流而下,水花四濺,猶如天上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