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壹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9、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10、師者,人之模範也.――楊雄
11、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2、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
1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4、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15、妳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妳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妳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毛澤東
16、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17、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8、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20、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21、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22、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2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24、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25、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26、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27、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2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0、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
33、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 勸學》
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李覯
35、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36、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
2.關於師徒的詩句有哪些1、“敦詩說禮中軍帥,重士輕財大丈夫。常與師徒同苦樂,不教親故隔榮枯。”——白居易《送陳許高仆射赴鎮》
2、“晨背大河南轅。跋涉遐路漫漫。師徒百萬嘩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曹丕《董逃行》
3、“樂與師徒***,歡從井邑盈。教通因漸染,人悅尚和平。”——李紳《到宣武三十韻》
4、“身非王者役,門是祖師徒。畢竟伊雲鳥,從來我友於。”——齊己《獨院偶作》
5、“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李覯《廣潛書》
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9、“常與師徒同苦樂。”——白居易 《送陳許高仆射赴鎮》
10、“樂與師徒***。”——李紳 《到宣武三十韻》
3.關於師徒的詩句1. 《挽黃巖趙郎中二首》
作者:劉克莊
朱公徒弟丘公婿,標致雖高氣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發因時事欲蒼皤。
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
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2. 《悼古鏡果佛慧法師》
作者:儲泳
霜毛垂半頂,說法國王前。
定裏修千劫,佛中添壹員。
諡本終後賜,真謗在時傳。
講下諸徒弟,焚香石塔邊。
3. 《喜英公大師掛錫太華》
作者:陳摶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雲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後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4.《胡士彥挽詞二首》
作者:陳師道
此地來何晚,經年見未頻。
薦賢仍賭命,有道可辭貧。
徒弟三千子,聲名四十春。
襄陽耆舊內,無復姓龐人。
5. 《自遣》
作者:齊己
了然知是夢,既覺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飛壹燼休。
雲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免有諸徒弟,時來吊石頭。
6. 《留題仰山大師塔院》
作者:齊己
嵐光疊杳冥,曉翠濕窗明。欲起遊方去,重來繞塔行。
亂雲開鳥道,群木發秋聲。曾約諸徒弟,香燈盡此生。
4.形容師徒分離的詩句有哪些形容師徒分離的詩句有
1.《滿庭芳 赴萊州黃?大醮作》
年代: 元 作者: 馬鈺
口口相傳,真真相濟,悟來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應清風。師祖鐘離傳呂,呂公得、傳授王公。王公了,秘傳馬鈺,真行助真功。彭城並道友,邀予追薦,數次途中。更同知節使,節副相容。跪領尊官臺旨,加持在、紫極之宮。亡靈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2.《南奔書懷》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遙夜何漫漫,空歌白石爛。寧戚未匡齊,陳平終佐漢。
欃槍掃河洛,直割鴻溝半。歷數方未遷,雲雷屢多難。
天人秉旄鉞,虎竹光藩翰。侍筆黃金臺,傳觴青玉案。
不因秋風起,自有思歸嘆。主將動讒疑,王師忽離叛。
自來白沙上,鼓噪丹陽岸。賓禦如浮雲,從風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草草出近關,行行昧前算。
南奔劇星火,北寇無涯畔。顧乏七寶鞭,留連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長虹日中貫。秦趙興天兵,茫茫九州亂。
感遇明主恩,頗高祖逖言。過江誓流水,誌在清中原。
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
3.《和章陽叔見寄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子淳
師曠離婁不我徒,照然罔象得玄珠。
心萌口擬成途轍,底事圓明異有無。
4.《登西湖北樓》
年代: 宋 作者: 丘濬
尋遊心緒忍闌珊,高處重登始是觀。
晚吹劃開三面碧,晨曦收住壹天寒。
南屏洞戶蘿陰合,東極鰲峰雪浪漫。
遠近聲形窮不得,離朱師曠漫憑欄。
5.《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貫休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頭。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猛燒侵茶塢,殘霞照角樓。坐來還有意,流水面前流。
香剎通真觀,樓臺倚郡城。陰森古樹氣,粗淡老僧情。
壁畫連山潤,仙鐘扣月清。何須結西社,大道本無生。
靜室焚檀印,深爐燒鐵瓶。茶和阿魏暖,火種柏根馨。
數只飛來鶴,成堆讀了經。何妨似支遁,騎馬入青冥。
不問賡桑子,唯師妙吉祥。等閑眠片石,不覺到斜陽。
獨自收櫧葉,教童探柏瓤。王孫莫指笑,淡泊味還長。
詩琢冰成句,多將大道論。人誰知此意,日日只關門。
乳鼠穿荒壁,溪龜上凈盆。因知無事貴,言外更無言。
紅黍飯溪苔,清吟茗數杯。只應唯道在,無意俟時來。
樹疊藏仙洞,山蒸足爆雷。從他嫌復笑,門更不曾開。
蟬急野蕭蕭,山中信屢招。樹香烹菌術,詩□□瓊瑤。
諸境教人認,荒榛引燒燒。吾皇禮金骨,誰□美南朝。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氣交。霜椑如蜜裹,□□似鹽苞。
浮蘚侵蛩穴,微陽落鶴巢。還如山裏日,門更絕人敲。
塹鳥毛衣別,頻來似愛吟。蕭條秋病後,斑駁綠苔深。
珠翠籠金像,風泉灑玉琴。孰知吾所適,終不是心心。
芙蓉峰裏居,關閉復何如。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見渠。
紅泉香滴瀝,丹桂冷扶疏。唯有西溪叟,時時到弊廬。
憶在山中日,為僧鬢欲衰。壹燈常到曉,十載不離師。
水汲冰溪滑,鐘撞雪閣危。從來多自省,不學擬何為。
囊非撲滿器,門更絕人過。土井連岡冷,風簾迸葉多。
村童頑似鐵,山菜硬如莎。唯有前山色,窗中無奈何。
5.求師徒情的古詩,不要詩詞,只要古詩,整首的古詩送陳許高仆射赴鎮
[唐] 白居易
敦詩說禮中軍帥,重士輕財大丈夫。常與師徒同苦樂,
不教親故隔榮枯。花鈿坐繞黃金印,絲管行隨白玉壺。
商皓老狂唯愛醉,時時能寄酒錢無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練瀆(雲吳王開以練
[唐] 陸龜蒙
越恃君子眾,大將壓全吳。吳將派天澤,以練舟師徒。
壹鏡止千裏,支流忽然迂。蒼奩朿洪波,坐似馮夷軀。
戰艦百萬輩,浮宮三十余。平川盛丁寧,絕島分儲胥。
鳳押半鶴膝,錦杠雜肥胡。香煙與殺氣,浩浩隨風驅。
彈射盡高鳥,杯觥醉潛魚。山靈恐見鞭,水府愁為墟。
兵利德日削,反為讎國屠。至今鉤鏃殘,尚與泥沙俱。
照此月倍苦,來茲煙亦孤。丁魂尚有淚,合灑青楓枯。
6.師生情誼詩句1)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清)《已亥雜詩》。
(4)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唐)《蜂》
(5)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論語·述而》
(6)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孔子
(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8)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9) 燕舞鶯歌喜盈大地桃歡李笑春滿校園
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摘明珠碩果譽九州
(10) 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春色好
英才薈萃習文練武棟梁多
(12)嘔心瀝血育出桃李滿天下
廣學博識摘得明珠貫九州
(13)園丁心血化春雨
桃李芳香滿神州
7.關於寫師生情的詩句1、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南北朝庾信《征調曲》其六
譯文: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頭,學有所成的時候,便會感謝我的恩師。
2、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新竹》清代:鄭燮
譯文: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比喻老師)扶持。
3、師恩難忘意深濃,桃李人間茂萬叢。——《師恩難忘》近代劉紹棠
譯文:老師的恩情深厚很難忘記,老師所教的學生遍布天下。
4、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勤求》晉代:葛洪
譯文:賢明的老師的恩情, , 簡直勝過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對我付出的還要多。
5、玉壺存冰心 ,朱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酬問師》唐代:劉商
譯文:玉做的壺存著壹顆冰壹樣的心,紅色的筆書寫著老師偉大的靈魂。回憶依稀恩師所說得話,教導之心如同親父,憶惜與恩師相處的日子,雖然所別師徒,但是之間的情義對同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