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描寫男孩的詞語

古詩描寫男孩的詞語

1.描寫少年的詩詞

少年遊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

壹生須惜少年時,哪能白首下書帷。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當時***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賈生少年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遊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鳶肩公子二十余,齒編貝,唇激朱。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遊

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割玉方。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誰似任公子,雲中騎碧驢?

折得壹枝還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公子歡筵猶未足,斜陽不用相催促。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

2.描寫小孩的古詩

01、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02、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03、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04、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05…………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形容壹個很陽光的男孩的古詩都有哪些

1.《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 *** ,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2.《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閑居初夏午睡起·其壹》

宋代: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5.《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4.關於"生男孩"的古詩句有哪些

1、天賜石麟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古人以男嬰為麒麟兒。——語本《南史.卷六二.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2、玉筍呈祥 用於祝福人得子的賀辭。——《新唐書.卷壹七四.李宗閔傳》:「俄復為中書舍人,典貢舉,所取多知名士,若唐沖、薛庠、袁都等,世謂之『玉筍』。」故後世以「玉筍」形容傑出人士並出。

3、玉燕投懷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相傳唐代張說之母,夢玉燕入懷後成孕,產下張說,後張說為壹代名相。——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夢玉鷰投懷》。

4、瓜瓞綿綿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語本《詩經.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比喻子孫繁盛、傳世久遠。

5、石麟呈彩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石麟,即石麒麟,相傳南投陳徐陵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後用以稱贊他人的兒子穎慧出眾。——見《南史.卷六二.徐陵傳》。

6、石麟降世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石麟,即石麒麟,相傳南投陳徐陵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誌,寶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後用以稱贊他人的兒子穎慧出眾。見《南史.卷六二.徐陵傳》。

7、弄璋誌喜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璋,玉器。弄璋,語本《詩經.小雅.斯幹》:「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8、芝蘭新茁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芝蘭」,語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9、荀龍薛鳳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荀龍」,用的是東漢時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稱「八龍」,詳《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

10、喜得寧馨 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寧馨」,寧馨兒的簡稱,為六朝俗語。後以「寧馨」稱贊他人孩子俊秀美好。

5.描寫孩子活潑可愛的詩句

在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裏就有涉及兒童的詩句:“童子佩觿”(《衛風·芄蘭》).西晉詩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嬌女詩》可說是中國古典詩歌史上較早的專門寫兒童的詩篇之壹.此詩極力描繪詩人的兩個女兒——大女“蕙芳”與小女“紈素”逗人喜愛的嬌態,給讀者以身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

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無論是涉及兒童的詩句,還是專門吟詠兒童的詩篇,大都寫得富有詩意,頗具童趣.涉及兒童的詩句,出色的有:

宋·葉紹翁的“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壹燈明”(《夜書所見》),以兒童挑燈籬邊捉蟋蟀的無憂無慮反襯詩人客居在外的愁思;

宋·雷震的“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裊裊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

清·高鼎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村居》),拿放紙鳶上藍天的活潑兒童來襯托春光的明媚.這些涉及兒童的詩句,在全詩中主要起襯托作用,詩中的兒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南宋·楊萬裏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宿新市徐公店》),描寫兒童的行動更為具體,反映兒童的心理也更為傳神,兒童在詩中已成為主角.這裏,詩人借兒童撲蝶、蝶戲兒童的描寫,使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可謂妙趣橫生,妙不可言.

唐·施肩吾的《 *** 詞》:“ *** 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寥寥數語,便使壹個弄巧成拙、天真爛漫的 *** 形象活現於讀者的面前.明·毛鉉的《 *** 詞》:“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寫 *** 學小姑成婚時拜堂,既知“著新衣”,又知“羞見人”,並懂得以“雙手結裙帶”來掩飾自己的羞態,就使壹個情竇初開而稚氣未脫的 *** 形象栩栩如生.這兩首詩都是以兒童的稚態見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豎》:“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前兩句,著重寫牧童的神態,突出壹個“傲”字;後兩句,突出壹個“智”字,也即其“傲”的資本:既能驅牛耕田,又會吹笛.顯然,此詩是以兒童的傲態見其智心.

唐·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寫農村男孩學釣魚,突出“專心”二字,他怕“魚驚”,專註於釣,其“側坐”、以草隱身的形態顯得天真、機靈,而“路人借問”、他“遙招手”而不應答的細節則使此兒童應急的情態更為逼真如畫,個性也更為鮮明.這首詩可謂以兒童的智態見其專心.

6.男孩在古詩中用什麽詞語代替

1 0-1歲 孩提、繈褓 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的幼兒,未滿周歲的嬰兒。

2 2-3歲 孩提 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 7歲(女) 髫(tiaoˊ)年 幼童時期。古兒童尚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故稱之,也稱作“垂發”。

4 8歲 童齔[chèn]、總角 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壹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

“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5 9歲 九齡 教數之年指兒童9歲。

語出《禮記》。 6 10歲 黃口 10歲以下的少兒通稱,即稚氣未脫的男孩或女孩代稱也。

幼學之年、外傅之年,十歲稱幼年可以出外就學。後來就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7 12歲(女) 金釵之年 女孩子到了12歲就可以頭帶金釵 8 13歲(女) 豆蔻年華 多年生草本植物,產嶺南,其花很美,尚未大開的花形如懷孕之身,南方人稱為含胎花。詩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語出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後來人們常稱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也用於比喻處女。

9 13-15歲(男) 舞勺之年 根據《禮記》的記載:勺,壹種管樂器,古未成童者習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學習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稱。

10 14歲(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壹十四之意,如南朝陳後主《車飛伯勞歌》:“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眄鬟鬢低。” 11 15歲(女) 及笄或笄年 “笄”[jī],即女子束發用的簪子。

古時女子十五歲盤發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齡,故稱。 12 15(男) 束發、成童、誌學 男子15歲左右稱“束發”或“成童”,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古代男孩將頭發由兩髻(總角)束成壹髻叫做“束發”,束發表示已到少年期,故又叫“成童”。

13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

《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禦。”《疏》曰:“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

熊氏雲:‘謂用幹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戰場了 14 16歲(女) 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女子16歲稱為“破瓜”、“及瓜”。

“瓜”字可以分剖成兩個“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開,二八壹十六,故稱。女子十六歲還可稱“碧玉年”。

如唐·李群玉《醉後贈馮姬》詩:“桂影淺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5 18歲(女) “二九” 女子18歲可稱“二九”。

《初刻拍案驚奇》:“韓子文……年過二九,尚未有親。”本來男女皆可用,但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16 20歲(男)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歲、加冠、冠年 男子20歲稱“弱冠”。典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孔穎達進壹步註解說:“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歲算作成人,要舉行加冠禮,故稱。

17 20歲(女) 桃李年華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語出《後漢書·曹皇後記》“小者待年於國”。

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18 24歲(女) 花信年華 花信,開花時期。

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的年齡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出處:宋·範成大《元夕後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 19 至婚嫁年齡(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適婚年齡。

而多誤寫為“標梅之年”。[摽梅]謂梅子成熟後落下來。

後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結婚的年齡。摽梅中的“摽”讀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適合出嫁之年。

20 30歲(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壯室 30歲稱“而立”之年。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後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誌”之意)。 21 30(女) 半老徐娘 稱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 22 40歲(男) 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

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

孔穎達疏:“強有二義:壹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氣力強也。” 23 50歲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歲數,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

50歲又稱“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50歲又稱“知命”之年。語出《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知命指認識天命,按現在的說法,應為認識自然的法則。 24 51歲 “開六” 古人稱老年人年齡進入壹個新階段謂之“年開”。

十年為壹秩,開六即第六秩的開始。況周頤所著《蕙風詞話續編》卷壹:“近人稱壽五十壹歲曰開六,六十壹歲曰開七。”

25 60歲 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古時用幹支紀年為六甲子。因為它以天幹與地支依次循環搭配,六十周而復始,所以也稱“花甲子”、或“花甲”。

後來也用“花甲”或“花甲子”代稱60歲。 耳順: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