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bai三峽
唐:李du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zhi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dao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譯文:
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三個早晨行在黃牛峽,三個晚上還在黃牛峽打轉。
這樣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黃牛峽。怎能不使人愁得兩鬢斑斑?
2、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壹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譯文:
白鷺鷥拳著壹條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
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後,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湧的使君灘飛去。
3、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閣夜
唐: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譯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愚)都終歸黃土;我眼前的這點寂寥(指郊遊和親人間的慰藉)又算得了什麽呢。
5、詠懷古跡五首·其壹
唐: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譯文:
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
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壹片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