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蔡絳的蔡絳作品簡介

蔡絳的蔡絳作品簡介

蔡絳著有《國史後補》、《北征紀實》、《鐵圍山叢談》、《西清詩話》及《蔡百衲詩評》等。

《西清詩話》壹書,直至明代尚不甚流傳。見於諸家著錄者,卷數參差,規模各異。羅根澤據《苕溪漁隱叢話》、《詩話總龜》等十六種載籍分別輯出,得壹百零七條。郭紹虞亦采諸書得壹百壹十二條。另《金玉詩話》十條,考其條目內容,系《西清詩話》所出。則《金玉詩話》實《西清詩話》之別稱。《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於集部文史類,《宋史·藝文誌》著錄於集類文史類。《獨醒雜誌)卷二雲:“絳為徽猷閣待制時,作《西清詩話》壹編,多載元祐諸公詩詞。未幾,臣寮論列,以為絳所為私文,專以蘇軾、黃庭堅為本,有誤天下學術。遂落職勒停。” 《西清詩話》論詩頗有見地。如謂“作詩者陶冶物情,體會光景,必貴乎自得。”又引黃庭堅贊韓愈《宿灘》詩雲:“非諳客裏夜臥,飽聞此聲,安能周旋妙處如此。”又如贊孟浩然詩使“洞庭空闊無際,氣象雄張,曠然如在目前”,贊杜甫詠洞庭詩“不知少陵胸中吞幾雲夢也”。這些詩論,都強調詩人要有生活體驗和真情實感,要能寫形傳神。 《西清詩話》又稱:“作詩用事要如禪家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此論雖非蔡氏首倡,卻涉及詩歌藝術特點,強調詩應含蓄、耐人尋味。又對“百首如壹首,卷初如卷終”表示了譏議,指出:“大抵屑屑較量,屬句平勻,不免氣骨寒局。殊不知詩家要當有情致,抑揚高下,使氣宏拔,快字淩紙。”這又強調了詩歌言誌抒情的特點,批評了局促於遣詞列句,內容貧乏,不能變態的詩風。

《西清詩話》還強調詩歌創作的藝術個性,指出“本分家風”,“蓋不可無”。作者認為,藝術個性源於詩人的品格和才氣,所謂“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強力至也”,如李白、杜甫雖“流離困躓,意欲卑而語未嘗不高”,羅隱、貫休雖“得意於偏霸”,“語欲高而意未嘗不卑”。結論是:“天稟自然有不能易者。”此論雖欠全面,但也涉及到創作個性的壹個重要目素。他如“丹青、吟詠,妙處相資”;“人之好惡,固自不同”;“詩家不妨間用俗語”;以及壹些詩歌批評,都有可取之處。關於藥名詩之源起,集句之盛行,亦可備詩史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