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月山房》原詩: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當見山高月更闊。 《蔽月山房》另壹版本(非原版):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
2-1528),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朝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後人歸納稱其為“四大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平定寧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因他曾被貶至貴州龍場驛(今貴州修文境內)而結廬陽明洞,故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現在壹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心學(或王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原文解釋
山離得近,月亮離得遠, 就有人說山比月亮大; 如果有人眼光開闊長遠, 便會發現不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為廣闊!
編輯本段後人賞析
[1]壹種思考,壹種見識。年紀十二歲的兒童竟有如此意識,令人景仰。更為以後的思考呼應。其中"山高月更闊”更表示雖有想法,卻知現實,山於月是小,但與我卻很高大,與後來的“知行合壹”也有預見。或許當年的王守仁沒有像很多,但這不是為後人讀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