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帶有月的關於滄海的詩句

帶有月的關於滄海的詩句

1.含有滄海的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三國 曹操《觀滄海 》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 陶淵明《讀〈山海經〉》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晉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南朝 謝靈運《過始寧墅》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唐 駱賓王題浙江觀海亭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 元鎮 《離思》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曖玉生煙——唐 李商隱《錦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唐 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滄海有情珠為淚,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唐 錢起《送僧歸日本》

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唐 皮日休《詠蟹詩》,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宋 蘇軾《前赤壁賦》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宋 潘閬《酒泉子》

魂來滄海鬼為雄,寂寞余花落舊紅。---元 張翥

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明 張寧

風塵暗滄海,浮雲滿中州。---明 張居正

疊石遙連滄海色,華樓高接太清居。----明 穎哀

日生滄海橫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層。----明 張仲舉

重關稱第壹,扼險倚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康熙皇帝東巡山海關所寫

翠繞南山同壹色,綠圍滄海綠無邊。 ---清代琺瑯彩瓷

皓月落滄海,碎影搖萬裏。---瞿秋白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滿江紅》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 --周恩來

滄海桑田焦土變,名山秀野戰雲封.--朱德

2.含日、月、海、風、水的詩句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風:1、大風起兮雲飛揚。

——漢 劉邦《大風歌》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 誌南《絕句》 4、風急天高猿嘯哀——唐 杜甫《登高》 5、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 王之渙《涼州詞》 7、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返。

——《史記·刺客列傳》 8、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 岑參《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0、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宋 晏殊《蝶戀花》 11、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宋 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 12、風乍起,吹皺壹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 13、東風惡,歡情薄,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宋 陸遊《釵頭鳳》 14、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題都城南莊》 15、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 李商隱《無題》 16、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 高鼎《村居》 17、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曉》 18、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唐 嚴武《軍城早秋》 19、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

——唐 令狐楚《少年行》 20、卻余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雪作遠遊。——近代 梁啟超《太平洋遇雨》 21、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唐 高適《別董大》 22、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明 陸娟《代父寫詩送行》 23、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唐 杜甫《贈花卿》 24、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唐 孟郊《登科後》 2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 杜甫《春夜喜雨》*詩中水 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渓.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蒹葭》) 2.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陸遊:《遊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裏:《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1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誌和:《漁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16.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9.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溫庭筠:《憶江南》) 20.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海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海日生殘夜,江楓。

3.帶有“滄海”的詩詞有哪些

1.二儀積風雨,百谷漏波濤。聞道洪河坼,遙連滄海高。——臨邑舍弟書至(杜甫)

2.舞破中原,塵飛滄海,飛雪萬裏龍庭。——春從天上來(吳激)

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觀滄海(曹操)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三首其壹)(李白)

5.欲就麻姑買滄海,壹杯春露冷如冰。——謁山(李商隱)

拓展: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壹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誌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壹日上樹能千回”。

4.關於大海、月亮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是唐代詩歌天空的壹輪明月,熠熠生輝;天上的明月是李白的情人,纏綿悱惻。

李白把對情人的眷戀化作了蕩氣回腸的吟唱,成就了唐代最華美的詩章。皓月當空。

在家鄉潺潺的小河邊,少年李白癡癡地望著月亮,不禁心弛神往,浮想聯翩:那高懸的壹輪莫非是白玉盤?如果是白玉盤,裏面是否盛著精美的糕點?抑或的王母娘娘瑤臺的梳妝寶鏡,在天空閃閃發光?寶鏡裏是否映照出我的容顏?癡情少年喃喃私語,閃亮的眼波中映著兩個月亮。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上明月,江上清風,腳下扁舟,家鄉的江水送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李白帶著家鄉的月亮,去闖蕩自己的壹片新天地。

月光輕輕地吻著他飄飛的衣袂,那壹片溫柔與愛憐瀉在他腰間的寶劍上,清冷而剛毅。 割不斷的思鄉情愫,縈繞在心頭,總是難以排遣。

又是壹個皓月當空的夜晚,李白從夢中醒來,但見床前銀霜壹片,“未到秋冬季節怎麽會下霜呢?”他擡頭望窗外,原來是月亮的傑作。望著明朗的月華,他的目光變的迷離而縹緲,故鄉的風物人事如幻影般浮現,在溶溶月色裏,時而清晰時而朦朧,李白感嘆不已,吟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望故鄉。”

於是故鄉的月亮,月亮的故鄉,在他的詩中魂牽夢繞。 仕途失意,人生坎坷,李白無法在宦海浮沈。

世態炎涼中,時常郁悶不已,難以開心顏。在那個冷月孤懸、群星暗淡的夜晚,李白攜著酒壺庭院的花叢間,月色斑駁,花影零亂獨酌美酒,誰是知音?有點發癡的李白邀天上的冷月為友,與自己的身影為伴,在孤獨寂寞中以酒澆愁,眼裏貯滿滿無奈。

“諸位,來吧,我們壹醉方休,哈哈……”他那木然而淒冷的笑聲在夜空中飄蕩。 楊花已經隨著最後壹縷清風離開了枝頭,只有子規鳥繞樹飛旋,重復令人摧肝斷腸的哀鳴,好友王昌齡被貶官至遙遠的荒涼之地,天上的壹鉤殘月抹上了愁容。

李白默默地祈禱好友平安,自己雖不能相隨而去,但仍把那顆掛念好友,月亦走,“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其情深篤而綿邈,明月有知,當為之動容而不負使命。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李白壹生豪放浪漫,非常人可比。

他乃壹代詩仙,具有俠肝義膽的詩仙,欲上九天攬月,何等的氣魄,何等的抱負!然而功名不立,壯誌難酬,又是何等的不幸,何等的悲哀!在長江邊的采石磯,老年的李白舉杯又忘情地沐浴在月亮的清輝之下,他看見了,在江水中那月亮分外皎潔,如美玉壹般溫潤,如君子壹般溫婉,如親人壹般溫情……他心醉了,撲向了他鐘愛的月亮……長江見證了詩人這偉大而神聖的歸宿。 詩人余光中這樣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化做冰冷的月光/剩下的三分嘯作劍氣/繡口壹出/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是壹個時代的象征。夜空因明月而生輝,詩壇因李白而輝煌。

後人將永遠記住李白那華美的詩章,記住他那熱情謳歌的月亮。 “明明如月,何時可綴?”李白與月亮同在,直到永遠……。

5.關於滄海的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三國 曹操《觀滄海 》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 陶淵明《讀〈山海經〉》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晉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南朝 謝靈運《過始寧墅》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唐 駱賓王題浙江觀海亭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 元鎮 《離思》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曖玉生煙——唐 李商隱《錦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李白《行路難》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唐 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滄海有情珠為淚,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唐 錢起《送僧歸日本》 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唐 皮日休《詠蟹詩》,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宋 蘇軾《前赤壁賦》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宋 潘閬《酒泉子》 魂來滄海鬼為雄,寂寞余花落舊紅。

---元 張翥 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明 張寧 風塵暗滄海,浮雲滿中州。

---明 張居正 疊石遙連滄海色,華樓高接太清居。----明 穎哀 日生滄海橫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層。

----明 張仲舉 重關稱第壹,扼險倚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

---康熙皇帝東巡山海關所寫 翠繞南山同壹色,綠圍滄海綠無邊。 ---清代琺瑯彩瓷 皓月落滄海,碎影搖萬裏。

---瞿秋白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滿江紅》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 --周恩來 滄海桑田焦土變,名山秀野戰雲封.--朱德。

6.帶有月字的詩句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春宵壹刻值千金》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長相思·其二》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唐寅《把酒對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佚名《月兒彎彎照九州》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蘇軾《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尋常壹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月黑見漁燈,孤光壹點螢。——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7.含有滄海的詩句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三國 曹操《觀滄海 》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晉 陶淵明《讀〈山海經〉》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晉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南朝 謝靈運《過始寧墅》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唐 駱賓王題浙江觀海亭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 元鎮 《離思》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曖玉生煙——唐 李商隱《錦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李白《行路難》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唐 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滄海有情珠為淚,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唐 錢起《送僧歸日本》 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唐 皮日休《詠蟹詩》,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宋 蘇軾《前赤壁賦》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宋 潘閬《酒泉子》 魂來滄海鬼為雄,寂寞余花落舊紅。

---元 張翥 片月生滄海,三潭處處明。----明 張寧 風塵暗滄海,浮雲滿中州。

---明 張居正 疊石遙連滄海色,華樓高接太清居。----明 穎哀 日生滄海橫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層。

----明 張仲舉 重關稱第壹,扼險倚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

---康熙皇帝東巡山海關所寫 翠繞南山同壹色,綠圍滄海綠無邊。 ---清代琺瑯彩瓷 皓月落滄海,碎影搖萬裏。

---瞿秋白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滿江紅》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 --周恩來 滄海桑田焦土變,名山秀野戰雲封.--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