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壹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雪
蘇眉
雪花飛舞著,飛舞著,不肯停歇
仿佛和著為離別奏起的哀樂
想著、念著送出去的祝福
是否都已找到合適的港灣停泊
寒冷也不覺冷與雪為舞伴
輕輕翩飛在夢的漩渦
罩在身上的棉衣也輕輕脫落
難道是雪,它在驅趕我離去嗎?
淡淡的離別,裹著雪的顏色
不忍心褻瀆那樣純白的世界
默默地離開吧,為愛而祈禱著
願各自擁有他們彼此的世界
雪花飛舞著,飛舞著……
漸漸停歇。
2. 描寫夏風的詩句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唐 ·白居易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壹院香. 唐·高駢《山亭夏日》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 《詩經》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 孟浩然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 唐 元稹《表夏十首》
海鳴秋日黑,山直夏風寒.唐 黃滔《寄林寬》
槐夏風清.霽天欲曉,武曲增明. 宋 楊無咎《柳梢青》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唐 齊己《寄山中叟》
夏風檐楹寒,冬雪窗戶燠. 宋 王安石《蒙亭》
胡秉言:《十六字令·風·春、夏、秋、冬·》
風,暖意邀來嫩綠生。桃花艷,鳶舞鬧長空。
風,招喚鶯歸燕和鳴。鵝黃淡,芳草萬山紅。
風,熱浪滾滾不解情。蟬鳴叫,搖扇樹蔭亭。
風,微動流津熱浪蒸。驕陽烈,牛喘狗息聲。
風,送爽怡人碧落澄。壹葉落,雁過抖篁翎。
風,涼意習習醉欲濃。菊花扮,神傲映紅楓。
風,撕碎銀花撒屑橫。乾坤鬧,華夏現霧蒙。
風,凜冽颼颼哽咽聲。蒼茫淚,徹骨嘯蒼穹。
3. 關於溫暖的古詩句來自友情的溫暖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9.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1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4. 關於愁思的詩句洞庭壹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愁思名言
唐·李益《春夜聞笛》。這兩句大意是:(由於笛聲喚來了春天)洞庭湖的大雁捱不到天明,壹夜之間都飛回了北方。這當是作者貶謫到南方時的思歸之作。相傳大雁冬天由北方飛到南方.在衡陽回雁峰棲息過冬,春天壹到又從南方飛回北方。所以詩人說:“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春暖大地卻沒有給詩人帶來暖意,雁盡北歸詩人卻仍滯留洞庭。因此,呼喚春天的笛聲雖給人間增添了春色,卻給遷客平添了壹段愁情。可化用此名句來表現鄉愁。
5. 求助壹些關於秋天的詩句(句中要帶關懷,暖意的意思)——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王安石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毛澤東
壹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壹年壹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裏霜。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6. 形容暖意的成語孔席墨突:kǒng xí mò tū,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壹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作賓語、定語;形容忙於世事。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kǒng xí bù nuǎn,mò tū bù qián,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壹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黔突暖席:qián tū nuǎn x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壹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柳暖花春:liǔ nuǎn huā chūn,指花柳榮茂,春意正濃。作賓語、定語;用於描寫景物等。
冬日可愛:dōng rì kě ài,如同冬天裏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願意接近。作謂語、定語;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
7. 關於“愁思”的詩句有哪些1. 《登柳州城樓》(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裏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壹鄉!
2. 《七哀詩》(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雲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3. 《月下笛》(張炎)
孤遊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
萬裏孤雲,清遊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裏,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壹是難聽夜雨。漫驚回淒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4. 《擬行路難》(鮑照)
君不見春鳥初至時。
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風蕭索壹旦至。
竟得幾時保光華。
日月流邁不相饒。
令我愁思怨恨多。
5. 《西風》(陳與義)
木末西風起,中含萬裏涼。
浮雲不愁思,盡日只飛揚。
夢斷頭將白,詩成葉自黃。
不關明主棄,本出涸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