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迎亞運 內容關於嶺南文化的 急

迎亞運 內容關於嶺南文化的 急

寫嶺南的鹵菜、水果、功夫茶、粵劇、粵菜、飲茶……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是蘇東坡放開肚皮吃荔枝的自我寫照,也是對嶺南風物的贊嘆。說到鮮艷欲滴的荔枝,人們便會聯想到杜牧“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楊貴妃品嘗荔枝的愜意情景,除了荔枝,還有龍眼、黃皮等等,由此也可見廣東早就是物產豐富的壹方寶地。

廣東的粵菜是中國的四大名菜之壹, 粵菜包括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客家)等。粵菜註重鮮、爽、滑、嫩、清、脆,講究“鑊氣”,品種繁多,色味俱全。粵菜“無所不吃”,這個突出特征是在吸收了眾多飲食文化才形成的。這又反映了廣東人的開放兼容心態和開拓創新意識。秘制梅子魚、金牌燒乳鴿、鮑魚海鮮卷、鵲巢欖仁鮮蝦球、鐵板燒橫琴生蠔等等,壹道道菜名猶如壹行行詩歌,是那麽美麗動聽,又使人胃口大開。還有廣東的龍舟宴、大盆菜,體現了廣東人熱情好客、鄰裏和諧。

粵菜的鹵味,以潮州風味為代表,有鹵鵝、鴨翅、鵝掌、魷魚、豬耳朵等,外形金紅油亮,色澤明快,清鮮欲滴,吃口也分外地鮮香醇厚,耐嚼耐品,回味無窮,連骨髓也不例外。即可拼盤,也可單獨成菜,為菜肴添輝添色。

飲茶是廣東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壹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廣東人所說的飲茶,不僅飲茶,更重要的是吃點心。各色的點心裝在小蒸籠裏,熱騰騰的、艷滴滴的、香噴噴的,十分誘人。廣東人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更重在會友,交談溝通,還順便傳播新聞,洽談生意。可見,廣東人的飲茶實際上是壹種社交活動,是壹種現代文明的高尚禮儀交往。

用壹位美食家的話來說,“湯是廣東飲食文化的全部底蘊,更是廣東省男女老少們日常生活的幸福源泉”。悠久的湯文化使廣東人個個是品湯高手兼湯療專家。體虛燥熱時,要喝氣血雙補、潤肺去燥的霸王花煲豬骨或花旗參煲生魚;天氣轉涼時則換上壹煲海底椰川貝母燉冰糖……廣東人在煲湯上付出的時間和耐心絕非外地人所能及。

廣東喝湯的歷史來源已久,這與廣東濕熱的氣候環境有關,而且廣東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深諳煲湯之道的廣東人會告訴妳,夏天喝清涼的冬瓜薏米赤小豆煲排骨湯可以降火,冬天則要喝滋補的花旗參燉雞去寒。

不過,對於外地朋友來說,廣東的湯水雖然好喝,但若想學會卻不易調配。單是壹鍋湯水裏便已是大有乾坤,蓮子、百合、淮山、芡實、枸杞、紅棗、各種豆類,如何將這些材料合理適量地搭配壹起、發揮適當的功效可是壹門大學問。

粵劇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有“南國紅豆”、嶺南文化瑰寶的美譽。粵劇每壹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壹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醒師

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在樁陣上比賽,造型誇張、顏色亮麗,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壹體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傳統體育項目,是地道的廣東民間舞,是廣東舞苑中的壹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廣州等縣市。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潮州功夫茶藝

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壹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壹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向來有“中國茶道”之稱。潮汕功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壹部分。潮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為末位的茶,破格地晉升為第壹位,每天早起第壹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家”,而持之以恒,處之泰然。潮人把茶葉叫”茶米”, 可見"嗜茶若命"者的形象。由此可見潮人對茶可謂情有獨鐘。

潮州茶文化是嶺市茶文化的又壹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為著稱。潮州功夫茶,起於明代,盛於清代,成為潮州地區飲茶習俗的文化現象,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潮州功夫茶,在當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不論是公眾場合還是居民家中,不論是路邊村頭還是工廠商店,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並不僅為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閑聊消遣,或洽談貿易,潮州功夫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講究,有茶童(戲稱“風爐縣長”)專侍,挑擔、入山、浮水,臨清溪而烹茶,觀山水而論道,賦詩辭而抒情,別有壹番情趣。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是客家極具代表性的居住建築,始於唐宋,盛於明清,集科學、實用、觀賞於壹體,與北京四合院、陜西窯洞、廣西“橄欖屋”、雲南“壹墩屋”並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廣東梅州的南華又廬、溫公祠、光祿第、花萼樓、泰安樓,福建永定土樓,江西關西圍屋等均為客家大圍屋的典型代表。

客家人崇尚自然,篤信風水,以水聚財。所以,客家大圍屋前都有壹個風水池塘。房屋依山傍水,在正堂後面圍著壹至幾道半圓或全圓的建築,叫作“圍龍”,與屋前的風水池塘、宅屋主體建築***同組合成壹個太極圈。其宅基以山脈襯托氣勢雄壯,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四周綠水環繞,左右山巒如案,遠處山峰成筆形者為佳。在客家文化裏,這是財丁兩旺、文人輩出的最理想屋場。

客家圍屋號稱“東方古羅馬城堡”,其獨特的圍龍式設計,正是華夏文明“向心力”特質的最佳體現。客家圍屋以祖宗牌位上堂為中心,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對稱,前低後高,穩坐山中,成向心之勢。圍龍屋高聳的弧形後圍順山勢平緩而下,顯現著平穩的力感。其中間的主體建築———方形堂屋分上、中、下三廳,廳堂左右橫屋相對,由天井、走廊隔開,分布其間的牌位祠堂、花廳、廂房、書齋、上下廊側等功能各異,主次分明,縱橫交錯。風水池塘位於圍龍屋前最低處,壹塘半圓形的碧水,既守護風水,又作防旱、防火、養魚等生產之用。

賽龍舟

坐落於南海之濱的粵西陽江的傳統“龍船鼓”,久遠的歷史淵源河厚重的文化底蘊,賦予了廣東陽江民間龍舟競渡獨具壹格的民俗文化特色。據相關史料記載,廣東陽江端午節賽龍舟的民間習俗,早在清朝已經盛行,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每年的農歷五月初壹、初三、初五三天,漠陽江上群龍逐浪,鑼鼓喧天,觀者如潮。廣東陽江的傳統龍舟長三十點六米,中部寬壹點二米,用柚木或梢木建造,龍頭高大威猛,舟身油亮烏黑,首尾鱗甲色彩斑斕,長須飄逸,極為威武,全舟***五十四人。

與世界各地龍舟競渡習俗不同的是,廣東陽江龍舟壹直都沿襲著“逆水賽舟”的競渡方式,旨在體現壹種不畏艱難、奮發爭先的“龍舟精神”,世人稱之為“劃的是龍舟,賽的是精神”。龍舟競渡之時,雙龍並排逆水而上,鑼鼓喧天,水花飛濺,宛如猛龍騰江,煞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