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花底離愁三月雨的解釋花底離愁三月雨的解釋是什麽

花底離愁三月雨的解釋花底離愁三月雨的解釋是什麽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壹作:離情)解釋: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鐘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壹作:離情)解釋: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鐘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詩詞名稱:《玉樓春·春恨》。本名:晏殊。別稱:晏元獻。字號:同叔。所處時代:宋代。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撫州臨川(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出生時間:公元991年。去世時間:公元1055年2月27日。主要作品:《寓意》《蝶戀花》《浣溪沙》《浣溪沙》《木蘭花》等。主要成就:北宋名相、婉約派著名詞人,與子晏幾道並稱“二晏”。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花底離愁三月雨”的詳細介紹:

壹、《玉樓春·春恨》的全文點此查看《玉樓春·春恨》的詳細內容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路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壹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二、晏殊其他詩詞

《破陣子》、《浣溪沙》、《蝶戀花》、《寓意》、《浣溪沙》。三、賞析

淒淒的哀怨與靜靜的相思是晏殊這首詞所歌詠的主題。它不僅飽含著詞人對離愁別怨的感嘆,更婉轉地表明了深切的人生哲理。

“綠楊芳草長亭路”,上片起句寫春景、別亭和去路,用以襯托人的感情。因為就是在這芳草連天、綠楊茂密的長亭外、古道邊,那年少的遊子與自己的心上人告別了。無邊的“綠楊芳草”所描繪出的壹派春光春景,給離別愁怨的抒發創造了廣闊的空間。次句“年少拋人容易去”,是寫壹位少年在未解離情之苦時,離別總是那樣匆忙和輕而易舉。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他深感惋惜。“容易”二字裏既有著少年對昔日的追悔,也有著他至今依舊的尋覓。“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二句,極寫相思之苦,哀怨之切。殘夢依稀,鐘鼓傷情;細雨迷蒙,離情更苦,這正是那被拋棄的真情的悲哀。這兩句不僅有著音節對仗工整之妙,更表現了幽咽婉轉的意境之美。纏綿含蓄的輕歌低嘆,真切渾成的著意抒發,把暮春三月的細雨,五更的殘夢,樓頭離人花下的寂寞,連同所有的相思都勾連成壹片,縹渺輕_,茫茫無際。

下片起首二句,“無情不似多情苦,壹寸還成千萬縷”,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強烈的對比,把那夢魂牽繞的深情寫了出來。前壹句直言多情苦,並且認定這種痛苦又遠非“無情”所能代的;即使自身想得到解脫,作者的無情也只能是“多情卻似總無情”的“無情”,因此依舊無法排遣那無盡的相思之苦。“壹寸還成千萬縷”,極言多情。壹寸情思尚可化為千萬縷的情絲,那麽無盡的多情,會化為無數情絲。這二句欲揚先抑,故意寫出“無情”的“不似”,用以突出多情之苦。“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兩句詞是說無盡的情思天長地久,萬古長存。正像李後主所說的“壹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壹切萬物都會有窮盡之時,而唯有那人間的真情才永無休止,永無盡頭。因而這無盡的相思,才值得永遠地歌吟。

四、註解

長亭路:送別的路。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殘夢:未做完的夢。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壹寸:指愁腸。

還:已經。

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五、譯文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離愁壹作:離情)

在楊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年少的人總是能輕易的拋棄送別之人登程遠去。樓頭傳來的五更鐘聲驚醒了離人殘夢,花底飄灑的三月春雨增添了心中的愁思。

無情不似多情苦,壹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無情人哪裏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壹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壹天,只有那相思是沒有盡頭,永不停止。

相同朝代的詩歌

《曹將軍》、《下瞿塘》、《滕王閣》、《兒餒嗔郎罷妻寒怨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題艾溪》、《廢貢院為米廩過之值盤_》、《送客至靈谷》、《嘆_詞》、《題陳朝玉愛竹軒》、《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玉樓春·春恨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