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美學角度浪漫古詩欣賞

美學角度浪漫古詩欣賞

如果從純理性的角度出發,拘泥於壹隅之解,對古詩詞的某些意象進行科學考證,或穿鑿附會、主觀片面地肢解作品,就無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獲得美感。賞析古詩詞應該運用形象思維,從感情的投入與感情的交流入手。這就必須註意以下三個方面。

壹、用情品味意境美

情景美並不等於意境美,但意境美卻離不開情與景,如果沒有經過藝術加工的情與景的“妙合無垠”,就不可能升華成“意境”。作為審美對象的自然景物,如山川、河流、花卉、樹木,它們本身是純客觀的自然,但若寫進文學作品,就是已滲進作者情感體驗的人化了的自然,它們的熱烈明麗、盎然蓬勃、淒淒慘慘、溫馨靜謐,或展示作者昂揚奮進的精神,或透露作者落寞感傷的情懷,或表現作者恬淡寧靜的誌趣,這種情與景的契合統壹,就是意境,它是讀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獨立存在的藝術空間。

二、精心把握思想美

“言誌”是詩歌創作的總的指導思想。如曹操《觀滄海》的結尾——“幸甚至哉,歌以詠誌”,赫然標明詩歌是“詠誌”的。它借助豐富的想象描繪宇宙奇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抒發詩人奮發進取的豪情與統壹中國的壯誌。作品所蘊涵的思想美常常能使讀者強烈地感受作家崇高的人格美,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周敦頤的《愛蓮說》、嶽飛的《小重山》、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等。

作品的思想美總是離不開情感的。以愛國、愛情、友誼、山水、社會、觀臨懷古為題材的作品,其“誌”與“情”是相通的。別林斯基認為,“情感是詩的天性中壹個主要的活動因素;沒有情感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陸遊的詩文之所以能千古傳誦,便是因為其中洋溢著詩人的滿腔愛國激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正是這種永不衰竭的愛國熱情,使陸遊唱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

三、優雅欣賞繪畫美

在審美過程中,調動所有感官的審美積極性,可以強化視覺形象,獲得全面的立體的復合的美感,使鑒賞者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形象感。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意境美如畫卷,賞析者可感到他鄉遊子的壹點淡淡的愁思。王維的《山居秋暝》是壹幅生動的雨後山村風景畫:從色彩上寫景,松翠,竹青,荷綠,明月皎潔;從細節上寫村民的活動,洗衣歸來的活潑少女和借助月色下河捕魚的漁民。王維在風景清幽、民風敦厚的自然畫卷裏表現了詩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會美,詩中寫景自然清新,似信手拈來。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其實並非王維的詩如此,許多優秀的詩詞,都是意味雋永的畫幅,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壹不是詩畫合壹的佳句。

賞析古詩文,需要有較豐富的審美經驗和知識積累,如此,才能達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的效果。壹個賞析者,不僅要有文學、美學、語言學的知識,還應該有哲學、史學、民俗學、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有關知識,知識面越廣,修養越深,在審美過程中就能獲得更多的深層次的妙不可言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