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壹寸光陰壹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告戒人要誠信
1.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關於教學的詩句絲盡春猶在
燭化意更稠
板上種桃李
碩果滿神州
無題
風雨潤桃李
黑白畫春秋
誰知鬢上雪
日月漸入無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壹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裏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綠野堂開占物華,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
何用堂前壹似夢瑤臺,心知玉女來.
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笑我閑三徑,思君賦七哀.
流觴與紅葉,詩酒不勝杯.
更種花.
逸仙圖
胸懷萬裏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壹生追尋
師蠶
教子教女,
辛勤半輩.
滿頭白發,
甘乳壹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成語)桃李滿天下
3.形容“教學”的詩句有哪些《陳萬年教子》
兩漢:班固 撰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鹹教戒於床下。語至三更,鹹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鹹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鹹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陳諫議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嚙傷人多矣。壹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諫議遽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於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戒仆養之終老。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之風。
《學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壹人專心致誌,惟弈秋之為聽;壹人雖聽之,壹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邴原泣學》
明代:禮贊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壹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傷感,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誌,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壹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簡介:
朱熹(農歷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壹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鹹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撰寫《漢書》,前後歷時二十余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壹歲。
班固壹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壹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壹;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壹,《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壹篇;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4.形容教學的詩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名言警句
5.有關教育的詩句有哪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 名言警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壹寸光陰壹寸金,存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形容教學的詩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 3.十年磨壹劍------唐.賈島>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 10.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11.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嶽飛>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18.世上豈無千裏馬,人中難得九方臯------宋.黃庭堅>名言警句。
7.關於老師的詩句1、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譯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麽時候能再相見呢?
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2、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郁郁蔥蔥的幼竹。
3、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裏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4、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壹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裏,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尋雍尊師隱居》
此詩可能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當作於蜀中。此詩首聯“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從大處落筆,起勢不凡。頷聯“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緊扣詩題,著意寫“尋”。
頸聯“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以五彩交輝的濃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地描繪了雍尊師居所優美、靜謐、仙境般的環境。 尾聯“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以素冷的色調,潑墨揮灑出壹幅清幽雋永的畫面。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詩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
這首詩通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占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壹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贊美。
《新竹》
比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須老壹代積極扶持。前兩句是回顧,既表達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壹代新人勝舊人”,又表達了後輩不忘前輩扶持教導之恩;後兩句是展望,用以表達新生力量將更好更強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