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石林風景名勝的詩作,有史記載的當以明代萬歷年間始.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二月九日,路南知州汪良為新開辟的芝雲洞景觀立碑並作詩刻於碑上.詩雲:
百尺崖頭吐石芝,洞門雲護幾多時;
從來不許塵埃人,六月霜寒日到遲.
萬歷年間,繼汪良任路南知州的廣西桂林全州人馬鳴陽遊芝雲洞有感而作詩.詩雲:
芝雲弘敞自天開,怪石奇峰實異哉;
不與丘陵跨世界,卻從空谷摘樓臺;
巍巍古跡笏籠秀,隱隱仙蹤錦繡苔;
馬鳴陽還有詩雲:
何物靈通獻石芝,天然崆峒不知時;
登臨頓覺塵心化,踏遍芒鞋意若遲.
明崇禎年間路南貢生李椿齡遊芝雲洞,有“石硐仙蹤”詩作.詩雲:
雲撣胎精芝樣研 五丁鑿竅鶴飛仙
縈紆奧榻愁無地 窈窕仙墀別有天
丹窀歷年莓漸蝕 棋枰亙古乳頻懸
玉莎瑤草追遣跡 緱嶺吹笙何日還
清順治年間,任路南知州的湖北武昌縣人張阜謨遊芝雲洞有感而賦詩.詩曰:
送別官亭覽勝留,時當初夏若深秋;
千層畫月穿巖曉,十畝溪雲接水流;
壁氣寒侵來曲折,石光翠滴自清幽;
為言此處有靈鶴,子晉吹笙汗漫遊.
順治十七年(1660)中舉的邑人徐煒麒遊石林而作《石林歌》.詩雲:
何時峭壁天空補
搔首問天離尺五
落雁峰高入翠微
李園僻在山之塢
玉筍幹霄不易登
全莖承露誰能數
嵯峨青嶂倚雲邊
窈窕丹臺開鬼斧
旌旗搖曳立天門
刀劍森嚴擁萬戶
只從嵌竇構巢居
不向丘隅誇棟宇
上若鏤刻以瓊琚
下若琢磨以?
想多隱豹及潛龍
疑有饑蛟兼餒虎
翠屏石上波濤生
殊壑空中煙嵐吐
寒暑不知春徂秋
晦明歷盡風和雨
下有泉似鈷鈿潭
瀨流洗耳隨攜取
天塹窺芝比甕深
河源尾閭無從睹
旁峙疏極***綺?
中環書閣並瑤府
我雲境寂可投簪
孰謂谷出人佩組
層層倦竈自鎖煙
累累棋桿當懸乳
鳥跡徑穿擘巨靈
鴻蒙竅鑿垂鐺釜
遠而望之類鯨鐘
近而叩之似鼉鼓
玲瓏百仞長莓苔
復道千重渺塵土
天塹窺之比甕深
河源尾閭無從睹
來往惟有白雲親
低昂乍見青山嫵
清且漣兮出澗泉
或者疏鑿勤神禹
青胞布襪歷丹丘
信步 嚴忘所苦
薄暮探幽似錦城
平明紀勝如元圃
丘樊原無車馬喧
利有煙霞可作主
此時安得丹青人
收入摩詰輞川譜
覽勝有情還有興
載酒問奇當歌舞
壁上無慚黃絹題
摩崖鐫句留今古
2.描寫石林的詩句有哪些1、《遊天竺寺》(崔顥)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陽曉。厓泉爭噴薄,江岫相縈繞。
直上孤頂高,平看眾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花龕瀑布側,青壁石林杪。
鳴鐘集人天,施飯聚猿鳥。洗意歸清凈,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萬物壹何擾。
2、《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崔峒)
石林高幾許,金剎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後夜鐘。
竹窗回翠壁,苔徑入寒松。幸接無生法,疑心怯所從。
3、《送僧歸天竺》(崔塗)
忽憶曾棲處,千峰近沃州。別來秦樹老,歸去海門秋。
汲帶寒汀月,禪鄰賈客舟。遙思清興愜,不厭石林幽。
4、《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岑參)
皤皤岷山老,抱琴鬢蒼然。衫袖拂玉徽,為彈三峽泉。
此曲彈未半,高堂如空山。石林何颼飗,忽在窗戶間。
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演漾怨楚雲,虛徐韻秋煙。
疑兼陽臺雨,似雜巫山猿。幽引鬼神聽,凈令耳目便。
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誰裁青桐枝,縆以朱絲弦。
能含古人曲,遞與今人傳。知音難再逢,惜君方老年。
曲終月已落,惆悵東齋眠。
5、《感遇·之六》(陳子昂)
吾觀龍變化。
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
幽洞無留行。
古之得仙道。
信與元化並。
玄感非象識。
誰能測沈冥。
世人拘目見。
酣酒笑丹經。
昆侖有瑤樹。
安得采其英。
3.描寫“石林”的詩句有哪些1. 《次韻石林見貽絕句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韓元吉
平昔勛名步玉除,碧油幢下見懸車。
定知他日平泉記,不數當年種樹書。
2. 《訪石林》
年代: 宋 作者: 劉壹止
山行不用瘦藤扶,度石穿雲意自徐。
夜過西巖投宿處,滿身風露竹扶疏。
3. 《石林》
年代: 宋 作者: 周文璞
蒼蒼壹林石,零散少存者。
分攜多子孫,不勝落田野。
虛堂有天就,乃在絕壁下。
存者寧非真,散者亦已假。
相君久藏山,遠客初擊馬。
幽玩埋莓苔,孤嘀坐梧槚。
方詠茲遊清,未敢泥風雅。
4. 《卞山石林》
年代: 宋 作者: 袁說友
物是人非舊,堂空語不應。
千重雲夭矯,百態玉崚嶒。
斷壁苔封徑,縣巖樹掛藤。
搘頤重覓日,猶記昔年曾。
5. 《壽王修齋樞密·石林松》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矯矯千尺強,蒼蒼起層陰。
紛紛相投依,百鳥諧春吟。
風饕冰雪嚴,誰***歲晚心。
獨鶴從何來,徘徊行石林。
4.關於石林的古詩如下:1、焉有石林 先秦 屈原 《天問》2、石林何冥密 唐 陳子昂 《感遇·之六》3、青壁石林杪 唐 崔顥 《遊天竺寺》4、石林蟠水府 唐 杜甫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5、波島石林疏 唐 馬戴 《送呂郎中牧東海郡》6、赤日石林氣唐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7、溝塍礙石林唐蘇味道 《始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臺中諸侍禦》8、石林上攢叢唐李適適 《答宋十壹崖口五渡見贈》9、石林何冥密唐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10、藤花閉石林唐沈佺期 《從崇山向越常》11、石林何颼唐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12、石林氣高浮唐杜甫 《鳳凰臺》13、石林飛棟出唐錢起 《奉和聖制登朝元閣》14、石林繞舜祠唐元結 《遊石溪示學者》15、石林高幾許唐崔峒 《宿禪智寺上方演大師院》16、曉出石林啼亂鴉唐羅鄴 《春山山館旅懷》17、石林媚煙景唐李延陵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遊》18、還又向、石林深處元周權 《滿江紅 葉梅友八十》19、石林高臥聽松聲元張可久 《浣溪沙 感舊》20、繁陰蔽石林元王冕 《感慨 其二》21、石林豈為艱南北朝謝靈運 《還舊園作見顏範二中書》22、石林風冕吹人衣宋黃庭堅 《伯時彭蠡春牧圖》23、石林上參錯南北朝江淹 《渡西塞望江上諸山詩》24、石林煙草尚芳非宋王十朋 《桃川》25、雨後石林群鷺宿唐安麐 《暖翠》26、石林幽黑號綠熊明沈周 《廬山高》27、雨後石林群鷺宿唐安麐 《暖翠》28、石林和月俯清流宋陳大方 《萬壽觀》29、斯文千載石林仙宋陳造 《十絕句呈章茂深安撫》30、壹醉石林巖下月宋韓元吉 《次韻石林見貽絕句四首》31、天開萬石林宋韓元吉 《葉少保挽詞六首》32、插遍銅彜供石林宋李壁 《賦黃香梅絕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時築樓居將就》33、石林道與鞔峰齊宋釋寶曇 《瑞巖行者寫華嚴經求僧》34、石林冰冷宋釋智遇 《懶瓚和尚贊》35、不雨石林元自濕宋舒嶽祥 《題蕭照山水》36、親酌石林壽宋魏了翁 《李參政生日二首》37、風花經緯石林春宋吳泳 《壽李雁湖》38、石林莫作盤居計宋吳泳 《壽李雁湖》39、名應石林天上人宋張元幹 《葉少蘊生朝三首》40、見說石林身健日宋周文璞 石林(The Stone Forest),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雲南昆明,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覆蓋區。
石林是2億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巖層,經地殼運動、海水和風雨浸蝕形成的自然奇觀。
5.描寫巨石的句子有哪些1、巨石呈黝黑色,上有白紋,為碑材中之良材。
2、壹塊巨石從懸崖上墜落到山谷裏,發出隆隆巨響。
3、前方有壹塊巨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4、巨石聳立,搖搖欲墜,使人望而生畏。
5、歷史是壹座高山,時間是嶙峋的巨石。
6、傳說在斯維斯約徳北部高地上有壹塊巨石,它高壹百英裏,寬壹百英裏,每隔千年,都會有壹只小鳥飛來這裏打磨自己的喙尖,直到巨石都被它磨沒了,永恒的時針只轉了壹圈而已,第壹章永恒壹天人間億年。
7、石坊後有壹座巨石屏風,壁面透雕福、祿、壽三星,構圖精巧,雕法洗練。
8、巨石陣是由同心的巨石圈組成,位於倫敦西南130公裏,是由壹些巨型砂巖和小些的膽礬組成的,這些膽礬是藍色帶白斑的火山巖。
8、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累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嵐光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成為我國山水名勝的集大成者。
9、多了份憧憬,就多了份向前的動力。大海之所以廣闊,是因為它凝聚了千萬滴細水;大山之所以豪邁,是因為它凝聚了千萬塊巨石;大漠之所以廣袤,是因為它凝聚了千萬顆細沙。多了壹份憧憬,妳會像他們那樣邁向成功。
10、漢末有壹位太守陸績,據聞是唐代陸龜蒙的遠祖。罷官之後泛舟回家鄉,兩袖清風,身無長物,恐舟翻覆,於是載了壹塊巨石鎮重。
11、這兩座山頭上各有壹塊巨石,遙遙相對,遠看像兩把利劍似的直刺天空。
12、前史是壹幅畫,時刻是艷麗的顏色。前史是壹座高山,時刻是嶙峋的巨石。前史是壹棵大樹,時刻是茂盛的枝葉。前史是壹條長河,時刻是湧動的波瀾。前史是壹艘跋涉的船,時刻是壹張網。人生是壹條河,年月是壹張櫓。
13、高達壹千壹百多米的山崖邊屹立著壹塊搖搖欲墜的鍍金巨石,巨石上矗立著這座神秘的佛塔。
14、不管歲月如何變遷,這塊巨石還是老樣子,堅強地矗立在那裏。
15、石林範圍達350平方公裏,密林般的巨石群拔地而起景象奇崛。
6.描寫巨石的句子1.“石頭”,無論它是黃金、寶石,還是翡翠,沒有人,它永遠只能是壹塊冰冷的沒有生命的礦石.使它產生價值的是人,是人對“石頭”價值的認識和對“石頭”的再創造.歷史上有的“石頭”如“和氏璧”,跟王朝的變更、皇冠的落地有關.有更多的“石頭”在出土和交易中,沾滿了人的血汗,而所有價值連城的“石頭”,無不是因為人賦予它的“勞動”.“石頭”上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歷史和文明.因此“石頭”的故事,也必將是人類的故事,“石頭”的傳奇,也壹定是人的傳奇.
2.石頭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壹部分,不信妳看山野裏到,那裏到處都是石頭,河邊上、海灘上也能見到各種各樣滾圓的或有棱角的小石頭,就連我們的城市裏也擁有大量的石頭:石頭鋪成的路面,石頭砌就的建築和臺階,石頭裝飾的墻面和雕塑.
3.壹座隆起的巖石,上面長著矮樹,變得毛茸茸的;巖石腳下被阿伏納河河水沖壞,這樣壹個位置使它有幾分像壹只巨大的烏龜橫臥水面,又像壹座拱橋,從底下可以望見壹段明麗如鏡的河水.
4.這是壹塊堅毅的石頭,它用溝壑遍布的身軀,昂然屹立在風中.幾千年的風霜雨雪都無法將它的信念動搖.
5.草地的對面,在壹個緩坡上聳立著壹塊巖石,過路的人壹眼就能看到因風雨而剝落的灰色石壁.巖石的兩邊有些地方給爬山虎覆蓋住,還有些地方長著橡樹和冬青,樹根盤生在巖石的空隙中,從那裏吸取著養分.這些樹木搖曳在這塊峭壁上,酷似戰士鋼盔上的翎毛,給那副嚴峻可怕的山巖峭壁增添了幾分風韻.
7.石林打頭的詩詞《浣溪沙 感舊》
年代: 元 作者: 張可久
翠袖清風品玉笙。羅裙涼月按瑤箏。少年不飲若為情。老眼那知誰爾爾,小樓無復舊卿卿。石林高臥聽松聲。
========================
《松風閣次韻》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金雞峰下松風閣,記得前年五月登。
得興不辭行曲折,乘涼直上最高層。
石林過雨水爭出,溪谷轉風雲亂騰。
休問當時有王謝,風流何似竹間僧?
=======================
《奉和聖制登朝元閣》
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六合紆玄覽,重軒啟上清。石林飛棟出,霞頂泰階平。
拂曙鑾輿上,晞陽瑞雪晴。翠微回日馭,丹巘駐天行。
禦氣升銀漢,垂衣俯錦城。山通玉苑迥,河抱紫關明。
感物乾文動,凝神道化成。周王陟喬嶽,列辟讓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