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初高中小學生文言文賞析大全

初高中小學生文言文賞析大全

1. 初中古詩文賞析

1.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泗。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址。

3.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4.《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5.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6.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 初中課外精短文言文大全

曹植聰慧曹植年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請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請人?”時鄴筆立成,可觀。

太祖甚異之。註釋①《詩》、《論》:指《詩經》和《論語》。

②賦:古代的壹種文體。③太祖:指曹操。

④論:議論。⑤鄴: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

⑥銅雀臺:曹操在鄴城所建的亭臺。文化常識文學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兒子,字子建。他從小穎悟,從上文看,十多歲時讀過的書已相當多,而且文章也寫得不錯了。

因富於才學,早年曾受曹操寵愛,壹度欲立為太子,於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稱帝後,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詩歌多為五言,前期少數傷口反映了社會的動亂與自己的抱負,後期則表現自己的苦悶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顧 ②悉 ③將 ④諸 ⑤援 2、翻譯:善屬文 ;②奈何請人 ;③太祖甚異之 3、理解:“可觀”的意思是什麽? 4、默寫《七步詩》。 鮑子難客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

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吧曰:“天之於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

有鮑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

類無貴賤,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囋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註釋①田氏:齊國姓田的(貴族)。

②祖:古人出遠門設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為而生:不是為了對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壹種吸血的小蟲。

⑥囋:叮咬。文化常識食客。

春秋戰國時期憑壹技之長投靠貴族的人叫“食客”。權貴人家為了網羅人才及顯示實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數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謀劃策,有的善外交辭令,那些擅長於偷雞摸狗的有時也能成為食客。食客中憑才能大小區分等級。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和 ②亦 ③並 ④類 2、翻譯:①天之於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題目“鮑子難客”中的“難”,解釋為 。曹紹夔捉“怪”洛陽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輒自鳴。

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

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罄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為除之。”

僧雖不信紹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饌以待之。夔食訖,出懷中銼,銼罄數處,其響遂絕。

僧苦問其所以,紹夔雲:“此罄與鐘律合,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亦愈。

註釋①罄:壹種打擊樂器。和尚用來作佛事。

②術士:有法術的人。③齋鐘:寺廟裏開飯的鐘。

④律合:指頻率相同。文言知識說“彼”。

“彼”有兩個含義:壹、指“那”、“那個”。上文“擊彼此應”,意為敲擊那個,這個就呼應。

成語“此起彼伏”,意為這裏起來,那邊下去。二、指“他”、“他們”。

成語“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意為了解他們(對方)也了解自己,那麽壹百次戰鬥也不會有危險。又,“縱彼不言,吾不愧於心乎”,意為縱然他(他們)不批評,我在心裏能不感到慚愧嗎?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已 ②善 ③俄 ④作 ⑤盛饌 ⑥冀 ⑦具 ⑧訖 2、翻譯:①僧俱以告 ②當為除之 ③僧苦問其所以 楊億巧對寇萊公在中書。

與同事戲作對子:“水底日為天上日”,未有對,而會楊大年適來白事,因請其對,大年應聲曰:“眼中人是面前人。”壹坐稱為好對。

註釋①寇萊公:即寇準,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萊國公。②中書:即中書省。

寇準時任宰相。③楊大年:楊億,當時的文學家。

文化常識對“對子”。對“對子”是古代啟蒙教育中的壹項重要內容。

如“黑”對“白”,“天”與“地”。“白蘿蔔”對“紫葡萄”,其中“白”與“紫”均為表示色彩的形容詞,而“蘿蔔”與“葡萄”又都是連綿詞,所以這樣對是合格的。

若將“紫茶壺”對“白蘿蔔”就不行,因為壹則“茶壺”不是連綿詞,二則“茶壺”不能吃。對好“對子”,有利於日後作詩填詞中運用對偶句。

如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吧零丁。”這對偶句寫得極好。

對“對子”現在還有用,如寫春聯、鑒賞楹聯等。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為 ②應聲 2、翻譯:會楊大年適來白事 3、理解:楊大年對的對子好在哪裏? 解縉敏對解縉嘗從遊內苑。

上登橋,問縉:“當作何語?”對曰:“此謂後邊又高似前邊。”上大說。

壹日,上謂縉曰:“卿知宮中夜來有喜乎?可作壹詩。”縉方吟曰:“君王昨夜降金龍。”

上遽曰:“是女兒。”即應曰:“化作嫦娥下九重。”

上曰:“已死矣。” 又曰:“料是世間留不住。”

上曰:“已投之水矣。”又曰:“翻身跳入水晶宮。”

上本欲詭言以困之。既得詩,深嘆其敏。

註釋①解縉:明朝人。②內苑:禦花園。

③上:指明成祖朱棣。文言知識說“卿”。

“卿”本是古代高級長官及爵位的稱謂。西周、春秋時天子及諸侯下屬的高級長官均稱“卿”,如“卿大夫”(“卿”與“大夫”)。

戰國時作為爵位的稱謂,有上卿、亞卿等。另外,它也是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

上文“。

3. 整個初中的古詩文賞析

《長歌行》閱讀賞析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誌》).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壹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原文: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註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壹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壹種蔬菜. 晞:曬幹.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 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 萬物都呈現出壹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 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悔恨壹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壹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雕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壹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壹首名作.詩中用了壹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壹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裏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壹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壹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壹樣,壹直向東流入大海,壹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野望 作者:王績 年代:唐 體裁:五律 類別:未知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註釋: 這首詩在藝術上以質樸自然見長。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閑適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詩人仿徨無依的莫名苦悶。

[註釋](1)東臯:山西省河津縣的東臯村,詩人隱居的地方。(2)徙倚[音“席乙”]:徘徊仿徨。

(3)落暉:落日的余光。(4)犢:小牛。

采薇:《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又《詩經.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借以抒發自己的苦悶。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臯村頭悵望,仿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每壹棵樹都雕謝枯黃,每壹座山峰都塗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我看到這些人又並不相識,心情郁悶於是長聲歌唱《詩經》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仿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臯是水邊地。東臯,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壹個地方。

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臯,自號“東臯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仿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壹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

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壹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

4. 初中課內語文古詩文賞析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誌而作。壹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壹首壹尾兩件事以概其餘。

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

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裏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

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壹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

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解釋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折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803—約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屬縣)人。

晚唐詩人。入仕後累官至遷膳部員外郎。

朋黨之爭時,被李德裕排擠,而後復為用。入朝,官至中書舍人。

《全唐詩》編其詩入卷。他關心國事,反對藩鎮割據,擁護中央集權,主張抵禦入侵之敵,反對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寫《原十六了》、《罪言》等軍事論文,分析藩鎮割據之病源及邊防戰守之事,其意透徹,但無人問津。他喜歡兵法,註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

他的《答莊充書》說“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是用兵法來比喻創作。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

其政治詩如長篇《感懷詩》***五十三韻,是學杜甫的《北征》和《詠懷五百字》。反映現實的律詩如《河湟》、《早雁》等都蘊含著深沈的對時政批評之諷。

藝術上最有特色的是寫景抒情的七絕,詠史詩《過華清宮絕句》、《赤壁》等頗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義深婉,風格飄逸。由於國熱已如江河日下,故這些詩常流露感傷情調。

其《阿房宮賦》也為人稱道且標誌著文賦體之形成。生平祥見《新唐書》卷壹六六。

有《樊川文集》。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出身於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祖父蘇序是詩人,父蘇洵長於策論,母程氏親授以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嬋娟。

1.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壹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壹出,余詞盡廢。”

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壹首。 這詞作於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蘇軾四十壹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

題說“兼懷子由”,當時蘇軾與其弟子由已經六七年不見了。 壹份難得的沈重----《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壹聲沈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壹“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壹“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裏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壹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

5. 初中課外古詩詞賞析150字

課外詩詞

《山居秋暝》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解

壹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

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

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

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

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

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賞析

這是壹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托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凈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

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誌,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6. 初中古詩文賞析急

考點分析近年各地的中考試卷中,對古詩詞曲賞析的考查比較熱,而同學們往往無從下手,失分較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下面就古詩文賞析的考點作壹歸納。有關古詩詞曲賞析的考查內容壹般有這樣幾個方面:劃分詩句節奏、分析詩歌內容、賞析藝術特色和比較兩詩的異同。

考查形式壹般有兩種:壹是客觀選擇題;壹種是主觀填空、表述題。解析題例壹、劃分詩句朗讀停頓節奏例如:1、下列句子朗讀節奏無誤的壹組是()(2004年遼寧省中考試題)A、梳洗/罷,獨/椅望/江樓。

B、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C、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壹類題型壹般針對古代詩歌的朗讀,做起來比較容易,難度不大,只要註意不把詞語、句子(句意)劃破,註意上下句子的對應壹般不會做錯。

同時我們還應知道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方法,壹種是按音節劃分,壹種是按意義劃分。特別要註意不能把表達壹個完整意義的詞、短語劃斷。

因此B是正確的。二、分析詩歌內容例如:下面是對詩歌《望嶽》的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A、首聯寫詩人乍見泰山時的驚嘆仰慕之情,並別出心裁地用“青未了”這種切身的體驗和齊魯的距離之遠烘托出泰山之高。

B、頷聯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割”本是普通字,但用在這裏,卻是奇險,突出山只高。

C、頸聯寫出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同時“入歸鳥”三個字也看出詩人羨慕鳥歸,意欲歸隱的心願。D、尾聯中“會當”是壹定要的意思;“淩絕頂”富有雄心和氣概;“小”有俯視壹切的信心。

這兩句詩,寫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壹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成為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這壹題型要聯系全句或全詩從字、詞、句的含義著手,仔細品讀理解其內容,並從詩人的生平、詩歌的寫作背景等方面綜合考慮。

要想準確答出此題,我們必須了解此詩是現存杜詩中最早的壹首,字裏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題目中理解為詩人“意欲歸隱的心願”,顯然是理解錯了,此題應選C。三、賞析藝術特色例如: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壹項是()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廳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A、開頭兩句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輪廓。

B、三、四兩句從鶯、燕的動態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沈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C、五、六句寫騎馬遊春的人們,包括詩人自己。

以人們的感受寫西湖的春景。D、結尾兩句詳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陰裏,更是美不盛收。

詩歌中運用的藝術特色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方法、感情基調、語言風格等諸多方面。而詩歌常用的表現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誌、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小見大和內容詳略等。

閱讀選項對照詩歌進行分析不難看出D是錯誤的,這裏應該是略寫,而不是詳寫。詩中前六句詳寫了西湖早春生機盎然的景物,湖東景色這是壹句帶過,是略寫。

四、比較兩詩的異同例如:1、比較下面兩首詩,選出分析不正確的壹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渭城曲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A、兩首詩的主題都是寫送別的,但李白在惜別的依戀中又向往孟浩然去的地方,王維在惜別時心境淒涼,對老友此去的寂寞孤單無限關懷。B、李詩“先言事”後寫景,王詩先寫景,後寫情,情中言事。

C、這兩首詩寫景都是為了寫事抒情鋪墊,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D、兩首詩語言都平實,詩人的感情在平實的語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比較兩詩的異同壹般從詩歌內容、蘊涵的思想感情、采用的表現手法等諸多方面設題,對於此類題型,須鎖定相關的詩句,認真對照,判別正誤。答案是:A。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壹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壹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而不是詩人自己向往友人去的地方。

以上從四點歸納了此類題型的考查內容,考查形式上目前側重於主觀題為主。例如: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習題。

(2004年黃岡市中考試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前四句,後四句,前後形成鮮明對比。(2)請描述“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

第壹小題考查的是詩歌的感情基調,第二小題其實就是客觀題的反要求,但這裏的要求比較多,不僅考查了對古詩文內容。

7. 初中學過的山水文言文,請帶上賞析

⒈<;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賞析:山不在於它的高大,有仙人居住就已經很出名了。水不在於它的深度,只要有蛟龍居住就顯得他有靈氣了。

⒉<;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賞析:峨眉山弦月的影子印在了青衣江流動的江面上。

⒊<;三峽>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山獻)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賞析:在春、冬兩個季節,則是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