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語言的精煉不僅僅是用詞準確也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濃縮

詩歌語言的精煉不僅僅是用詞準確也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濃縮

詩歌語言的精煉,不僅僅是用詞準確,也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濃縮。(A)

A.正確

B.錯誤

所謂“詩歌語言”,就是物象之間有機化、戲劇化的神秘聯系。“有機”就是合理、融洽非那樣不可,“有機化聯系”就是能體現因果關系的必然聯系,“戲劇化”就是情節化出乎意料化,“戲劇化聯系”變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化聯系。跟大眾語言相比。

它是壹個呼之欲出的口型、壹條如簧的舌頭、嗡嗡顫動的聲帶,它是“可感受到”但不是說出來的話,它是“正在聯系”而不是聯系的結果,它是物與物的聯系而不是詞與詞的聯系(盡管有時物可省略),因為物是有生命氣息的,而詞語沒有,不能聯系。

如“咱們的中華(聞壹多)”是語言,“相信未來”是口號。它是被激活的物像聯系而不是沈睡的物像關系,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是詩,“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是散文。

詩歌的語言特點:

1、平實質樸、樸素自然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語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辭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平淡中蘊含深意。

2、含蓄雋永,含蓄委婉不把意思直接說出來,而是藏在形象中,讓讀者自己展開想象,思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