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裏的情與愛》
《關雎》是我在大學古代文學史第壹課讀到的詩歌。當滿頭華發的老教授慢條斯理,搖頭晃腦的吟誦: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時候,我記得我和同桌竟然在課桌下偷偷發出不以為然的嬉笑。在那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紀,我們不能體會,為什麽占據中國古代文學史第壹課重要位置的,竟然是壹首內容如此單純的情歌。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雎》描寫的是壹位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在看見成雙成對戲水的水鳥時,聯想到自己喜歡的那個心地善良,體態輕盈的姑娘。他單相思時心裏苦悶,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經過壹番追求,終於得到了淑女的垂青,迎娶姑娘的時候,他高興得奏起音樂來討姑娘歡心。
詩歌裏,君子對淑女近乎瘋狂的愛戀,表現出來卻是那麽的克制,面對相思的女子,“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這些討好心愛女子的舉動,讓詩裏的男主人公可愛又謙遜守禮的形象栩栩如生。從見關雎而思淑女,到結成琴瑟之好。想必這位謙謙君子也是經歷了壹番戀愛的周折,所以,得來不易的愛情結晶,也就顯得格外珍貴。這既是山野裏,自然而然的男女之愛,也是壹段以和諧婚姻為目標的愛情歷程。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是《關雎》 的藝術高度;始於愛情,歸於婚姻,這是《關雎》對男女之愛,寄予的理想。不管時代如何發展與變遷,人們對愛情與婚姻的堅守,始終沒有改變,或許,這才是它傳頌千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