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春的觸覺和詩句

關於春的觸覺和詩句

1.從觸覺和嗅覺描寫春天的詩句

您好!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

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

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 錢起《春郊》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倫《蘇溪亭》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

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

唐 王涯《春遊曲》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寒隨壹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

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

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

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

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

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10、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2 描寫春天的詩句50個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壹片春色。

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

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18、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22、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壹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

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

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

2.用視覺描寫“春”的詩句,還有聽覺,嗅覺,觸覺各壹句

顏色:

詠柳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聽覺:

夜 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觸覺:

山行留客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嗅覺:

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早春:

城東早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暮春:

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喜悅:

春山夜月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悲傷: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描寫“觸覺”的詩句有哪些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絕句》)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補充:

1. 視覺:盛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2. 聽覺,嗅覺: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沈沈。蘇軾《春夜》

3. 觸覺: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釋誌南《絕句》

4. 《昆侖關》

歲暮克昆侖,旌旗凍不翻。

雲開交趾地,氣奪大和魂。

烽火連山樹,刀光照彈痕。

但憑鐵和血,胡虜安足論!

5. 《哭母》

海天遙望落霞紅,機杼聲消井臼空

常為遠遊違左右,徒勞征戰轉西東

寒霜蕭殺悲慈竹,冷雨淒涼泣古桐

縱有俸錢多十萬,承歡無路哭秋風

6. 《征途過鄆城》

千裏入荒城,又是匆匆別

宅第盡廢墟,道路人蹤絕

烏雀繞枝頭,蛇鼠出野穴

不知人意苦,但聞聲哀咽

何處是青山,定多杜鵑血

入夜秋風起,雲浮月明滅

鴻雁何悲鳴,征夫心膽裂

故園人豈知?天際愁腸結

4.從顏色,聽覺,觸覺,描寫春天的詩句 以春景來抒寫喜悅、悲傷之情的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誌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5.寫春天的詩觸覺錯覺1

岸邊,小朋友們把自己心愛的風箏放在了天空,天空中立刻呈現出壹片五顏六色的布,熱鬧極了.那金黃色的“小蜜蜂”,翹著兩只綠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叢中飛來飛去;那鮮紅的“大金魚”,尾巴壹搖壹擺的好像在水裏遊;還有那精致的“小衛星”,閃著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飛行.岸邊散步的人們被眼前的景色看得眼花繚亂.

春天多麽美呀!,它喚醒了冬眠的動物;融化了積雪;染綠了河岸,它唱著歡快地歌流向遠方,把春的氣息帶到更遠的地方.我愛春季!

春,明媚的春,溫和的春,又回來了,又來到了我的身邊.妳總是溫柔地飄舞在山間,是那麽親近,親切.總讓人不能忘懷那令人陶醉的夢.我,行走於林蔭樹林間,尋找那嫵媚的春景.

我涉足於深山巨谷之中.順著山勢,逆流而上.壹絲絲帶著詩情暖意的風,輕輕吹拂過我的臉頰,總讓人懷念.不難讓人想象的綠總環繞在妳身旁.綠,讓人耳目壹新,百看不厭,它代表了生命的顏色,大自然的顏色.久違的綠,經過壹冬,又回復了它的清新與明亮.知了停伏在樹林問,跟我捉起迷藏.嘴裏唱著《春天的故事》,心裏想著夏季的歡愉.不乏的是鳥兒的和音,讓人百聽不厭.

我,時而穿梭在林中,時而又攀爬,站立於巖石上.心中唯壹的信念是——不斷向上!腳下踏著的是春土,這些土都蘊釀著春的意味,變得滋潤,有活力.山谷中流淌下壹絲清泉.壹直往下流,流入我的心田,滋潤我心窩.如喝了窖藏多年的老酒,讓我略帶醉意.我展望遠景,仿佛天地都在我胸前.我仿佛是那座山,是掌管著山林青郁的山神.想起總略感自豪.水往下流,山往上長,而我如山,不斷朝上進發.近乎九十度的山坡未能使我滑下深谷;狡猾的老樹未能把我絆倒.盡管膝蓋被撞傷;手被劃破;山越高,就越難呼吸;汗如水壹般往下淌.可那都是為了抗爭的犧牲.抗爭自我,抗爭自然.眼睛總盯著山頂,目標就在那兒,山最高的那端!人家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今日我穿行於間,吸收的是天地的靈氣與日月的精華!

泉水叮咚流入生活,大山廣闊記在心中,此是春行之樂也!

夏天,紛紛揚揚的,是雨;秋天,紛紛揚揚的,是落地的黃葉;冬天,紛紛揚揚的,是那鵝毛般潔白的雪花.唯有春天,最不可思議的春天,紛紛揚揚起熊熊火焰般不熄的生命奇跡,活潑地讓人迷醉,更耀眼得讓人眩目.______題記

蕭索單調的冬季裏,總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長鶯飛,絲絳拂堤,盼望她的千樹瓊花,碧波漣漪,盼望她的蘭馨蕙草,潤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滿園,落紅如雨.

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壹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贊美春天.春天,帶給人生命力,帶給人希望.

6.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從觸覺,嗅覺,聽覺描寫春的句子

觸覺:

1、風輕悄悄的 ,草軟綿綿的。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

嗅覺:

1、花裏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2、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

聽覺: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2、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7.《春》朱自清課文是觸覺的句子有還有特征、修辭、寫法和作者感情

壹、略二、1.指導:對於“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鉆出來”的情景可充分展開想象,加入妳就是壹株小草,經歷了漫長的寒冬,當妳剛從有些松軟的土地裏蘇醒過來,妳會做什麽?答案:“偷偷地”和“鉆”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經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感覺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感情.“嫩嫩的,綠綠的”方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這樣寫,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2.指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只要是呵護清理的,都要予以肯定.如“溫暖”、“親切”、“慈愛”、“幸福”、“深含感情”等均可.春風除了向母親的手,妳還覺得像什麽?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妳可以站看聯想與想象,回答只要合乎情理即可.3.用這三個恰當的比喻,體現了春天的3大特點:新、力、美.突出了中心,氣勢、感情愈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