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崔護《題都城南莊》
釋義: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釋義: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壹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4、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蔔算子·詠梅》
釋義: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將會感到無比欣慰。
5、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元稹《菊花》
釋義: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釋義: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7、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釋義:江畔盛開的那壹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簾,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
8、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釋義: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壹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
9、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 王冕《墨梅》
釋義:我家洗硯池邊有壹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出淡淡的墨痕。
10、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釋義:在人間四月裏百花雕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2. 形容楊柳花絮漫天飛舞的詩句是什麽1、柳絮唐李中
年年二月暮,散亂雜飛花。
雨過微風起,狂飄千萬家。
2、柳絮 唐劉禹錫
飄飏南陌起東鄰,漠漠蒙蒙暗度春。
花巷暖隨輕舞蝶,玉樓晴拂艷妝人。
縈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3、柳絮 唐羅鄴
處處東風撲晚陽,輕輕醉粉落無香。
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龍舟舞鳳凰。
4、柳絮詠 唐孫魴
年年三月裏,隨處自悠揚。
雨過渾疑盡,風來特地狂。
入花蜂有礙,遮水燕無妨。
苦是添離思,青門道路長。
5、柳絮 唐薛濤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壹向南飛又北飛。
6、柳絮 唐楊凝
河畔多楊柳,追遊盡狹斜。
春風壹回送,亂入莫愁家。
7、柳絮 唐雍裕之
無風才到地,有風還滿空。
緣渠偏似雪,莫近鬢毛生。
8、柳絮唐張夫人
靄靄芳春朝,雪絮起青條。
或值花同舞,不因風自飄。
過尊浮綠醑,拂幌綴紅綃。
那用持愁玩,春懷不自聊。
3. 關於展示的詩句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遠懷舍弟穎觀等》春城而色動微寒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 錢起《春郊》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倫《蘇溪亭》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 張籍《春別曲》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 韓愈《春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 韓愈《晚春》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感春五首》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壹夜風:壹夜春風.唐 王涯《春遊曲》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 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寒隨壹夜去,春還五更來唐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 丘為《題農父廬舍》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10、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作者: ~閃閃~ 2007-4-8 23:46 回復此發言--------------------------------------------------------------------------------2 描寫春天的詩句50個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壹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18、鹹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22、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壹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2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26、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唐 杜甫《曲江對雨》27、侵陵雪色。
4. 關於飄的詩句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魏·曹操《卻東西門行》)
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魏·曹丕《雜詩》)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魏·曹植《美女篇》)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唐·李白《古風》其十九)
容顏若飛電,時景如飄風。(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八)
龍鳳脫罔罟,飄搖將安托。(唐·李白《古風》其四十五)
枝枝相糾結,葉葉競飄揚。(唐·李白《古意》)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唐·李白《采蓮曲》)
飄然揮手淩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唐·李白《飛龍引》)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唐·李白《草書歌行》)
羽衣忽飄飄,玉鸞俄錚錚。(唐·白居易《夢仙》)
桃飄火焰焰,梨墮雪漠漠。(唐·白居易《落花》)
須臾風日暖,處處皆飄墜。(唐·白居易《江州雪》)
或有始壯者,飄忽如風花。(唐·白居易《寄同病者》)
穴掉巴蛇尾,林飄鴆鳥翎。(唐·白居易《送客南遷》)
寂寞滿爐灰,飄零上階雪。(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唐·白居易《長恨歌》)
渺茫積水非吾土,飄泊浮萍是我身。(唐·白居易《九江春望》)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唐·杜甫《螢火》)
飄飖搏擊便,容易往來遊。(唐·杜甫《獨立》)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唐·杜牧《秋思》)
雨過壹蟬噪,飄蕭松桂秋。(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
蔫紅半落平池晚,曲渚飄成錦壹張。(唐·杜牧《春晚題韋家亭子》)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唐·柳宗元《早梅》)
那堪正飄泊,來日歲華新。(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
霧濯清輝苦,風飄素影寒。(唐·杜審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懷》)
孤雲生西北,從風東南飄。(唐·李益《答郭黃中首章見贈》)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唐·李商隱《春雨》)
徒言南國容華晚,遂嘆西家飄落遠。(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邊風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唐·高適《燕歌行》)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唐·程賀《君山》)
醉筆倚風飄澗雪,靜襟披月坐樓天。(唐·趙嘏《舒州獻李相公》)
身閑酒美惜光景,惟恐鳥散花飄零。(宋·歐陽修《啼鳥》)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壹剪梅》)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宋·蔣捷《壹剪梅》)
時覺春殘,漸漸飄花絮。(宋·柳永《迷神引》)
皓月初圓,暮雲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宋·柳永《傾杯樂》)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明·文天祥《過零丁洋》)
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清·曹雪芹《唐多令》)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清·曹雪芹《葬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