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清萍的詩句:
1.魚躍出清萍
2.霜落池萍清見底
3.石潭秋水漾清萍
4.已近清萍動靠漪
《夏日過友人檀溪別業》
年代: 唐 作者: 李頻
暑天宜野宅,林籟爽泠泠。沙月邀開戶,巖風助掃庭。
鷺棲依綠筱,魚躍出清萍。客抱方如醉,因來得暫醒。
次韻答王國範(元·郝經)
薄寒孤影淡黃昏,步出空齋自掩門。霜落池萍清見底,風雕庭樹靜歸根。
天高雁去人千裏,江闊烏驚月壹痕。兩國音塵俱斷絕,幾年懷抱與誰論?
出石門灘舟行書所見七首 其二(明·劉崧)
石潭秋水漾清萍,兩岸青山夾去津。鉤箭纏絲挾長弩,柳陰時見射魚人。
八月十五夜(清·柳是)
滌風初去見迂芳,招有深冥隱桂芒。翠鳥趾離終不發,綺花人向越然涼。
連魚窈窈浮虛澗,煙柳沈沈拂淡篁。已近清萍動靠漪,秋藤何傲亦能蒼。
2.關於蒼山洱海的詩句1、郭沫若·現代《大理七絕》風花雪月古城開,洱海蒼山次第排。
2、唐代·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譯文:夜幕降臨,連綿的山巒在蒼茫的夜色中變得更加深遠。
3、毛澤東·現代《憶秦娥·婁山關》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4、唐代·王維《登河北城樓作》井邑傅巖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譯文:站在高高的城池上觀賞落日的景象,遙遠的水面上映著蒼山的倒影。
5、唐代·馬戴《楚江懷古》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譯文:明月從廣漠的湖上升起,兩岸青山夾著滔滔亂流。
3.描寫石潭的作文,壹汪秋水,魚主沈浮引旋瀾,風起葉落點千環。
已是薄暮,夕陽在都市裏暗紅色的天空中顛顛簸簸地下沈,陽光已是無力回天。我獨自壹人倚在小石潭邊微涼的石闌上,凝望秋水泛起的點點微光。
順著水面望去,有綠意漸雕的樹影在晚風中搖曳;也有無意映入潭面的那高不勝寒的瓊樓玉宇。呵,這隱在鋼筋水泥林裏的小石潭卻裝下了整個僵硬的城市,實為讓人唏噓不已! 暮色退去,霓虹接踵而來。
水面的景物依舊,只是那綠意已黯沈,和小石潭壹起在喧囂中沈睡了,只剩下燈火闌珊處的冰寒。那物兒實為刺眼,灼傷了這幽邃的眸子。
壹魚上前來,點破了這副絢爛空虛的假象,魚說:“水寒!”;壹片落葉隨風零落在水面,搖頭道:“應是風清水寒!” 夜闌,風清水寒,幽怨微展。 星空寥寥,魚母輕喚,兒便回來;沒有母的孩兒,只有守著等待的微光,沈淪在希望的謊言裏。
葉染潭,如壹舟漸沈。沈亦覆,浮亦覆。
掠過額前的是散亂的青絲,也許多年後,掠過的,將是冰冷的高樓,築小石潭於腳下,築我於腳下。 與石潭壹並瞑目微迷,感受清風徐然的最後清馨,沈醉著,短暫的清幽。
卷起潭底腐葉,卻還是腐的殘紅,怎敢想?這落英飄散沈溺? 細聆,風聲輾轉,水聲泠然。
4.關於洱海的詩句1、《寄遠》清代熊湄
浮雲目斷蒼山外,落月魂消洱海邊。
白話譯文:天上的雲被阻攔在蒼山之外,月光的光輝消散在洱海邊。
2、《懷馮開之》明代屠隆
點蒼別後無消息,魂夢還遊洱海西。
白話譯文:蒼山壹別之後就再也沒有了消息,只能在夢中重遊洱海。
3、《滿江紅 大理》近代朱帆
洱海茫茫,凝眸處、水天空闊。
白話譯文:洱海廣闊蒼茫,眼睛凝視著遠方寬闊的水面和遼闊的天空。
4、《雪屏歌贈趙考功》明代羅洪先
散入西洱海,倒映玉芙蓉。
白話譯文:分開的水流湧入西邊的洱海,倒映出美麗的芙蓉花。
5、《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明代顧璘
水流直下洱海深,陸地夫容矗相向。
白話譯文:蒼山十八溪流下很深的洱海,蒼山及大理地勢及山峰高聳對立。
5.山澗溪流詩句1、唐代·王維《鳥鳴澗》
原文選段: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釋義: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夜色裏壹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山澗溪流中。
2、唐·王建《南澗》
原文選段:
野桂香滿溪,石莎寒覆水。
愛此南澗頭,終日潺湲裏。
釋義:
滿溪飄著野花和桂花的清香,冰寒莎草依附水面上。喜歡在南澗這裏遊玩,整日在聽著山澗的溪水聲。
3、唐代·王建《雨過山村》
原文選段: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釋義: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4、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原文選段: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釋義: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壹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5、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
原文選段: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壹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