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天的詩句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蘇幕遮》宋範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漁家傲》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風 唐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 描寫濟南的秋天的詩句,快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詩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10、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1、春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夏 1、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辛棄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7、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8、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9、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範仲淹《漁家傲》 1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1、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李白《子夜吳歌》 1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王五》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1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5、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壹番洗清秋。
——柳永《小聲甘州》 冬 1、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毛澤東《沁園春·雪》 2、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 4、瀚海瀾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
——東方虬《春雪》 7、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陸暢《驚雪》 8、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王安石《梅花》 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祖詠《終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落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12、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花的詩句 1、綺窗前,寒梅著花末。 ——王維《雜詩》 2、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縷衣》 3、漁舟逐水愛山村,兩岸桃花夾古津。 ——王維《桃源行》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5、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6、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7、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8、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支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軾《浣溪沙》 11、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只殘。 ——白居易《惜牡丹花詩》 12、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秦觀《春日五詩》 13、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宋 王安石《梅花》 14、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劉希夷 15、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6、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辛棄疾《西江月》 17、驛路梨花處處開。 18、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9、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李白《久別離》 20、八月寒葦花,秋江浪頭白。
——李頎《送劉昱》 21、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22、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辛棄疾《遮鴣天》 23、金黃恰似清宵月,壹夜圓時壹夜開。 ——何應龍《桂花》 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草》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4、冬風: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
3. 濟南的秋天句子 賞析濟南的秋天 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
設若妳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34326334城墻,環城流著壹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妳的幻想中要是這麽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
設若妳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妳在秋天來。
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妳預備著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
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壹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
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
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壹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壹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
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
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壹會兒,忽然又溫暖壹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壹些,忽然又暗了壹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抹上壹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
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壹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
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麽清,全是那麽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
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
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
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
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壹兩下。
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壹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
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壹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
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壹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
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
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4. 濟南的秋天 好句賞析(5個句子)1、“這壹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
2、結尾壹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看似平淡,卻蘊含著“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的無限情意。3、虛實結合的句子,如“樹尖上頂著壹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壹道銀邊。”
不僅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著作者的喜愛之情,閱讀時也要註意體會。4、說濟南的山坡上有小村莊用的是“臥”壹詞,恰當地渲染了壹種安適平靜的氣氛,傳神地畫出了小村莊和小雪的神態,就好像它們都有靈性壹樣;5、“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壹道銀邊”,壹個“鑲”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5. 濟南的秋天句子賞析1.對於壹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
賞析“像我”獨立成句,突出了“我”的感受,表明
和“我”心中的冬天實在大不壹樣,使文中的描寫顯得親切而真實.
2.是沒有風聲的.
賞析“風聲”二字用得十分準確,“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呼嘯的寒風,準確地寫出了濟南冬天裏風的輕柔.如果說成是“沒有風”,與實際情況不符.
3.壹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賞析“曬”“睡”“醒”等詞語的準確運用,烘托了壹種安閑、舒適、溫暖的“理想”境界.這裏運用了擬人的
賦予老城靈性,體現了老城溫暖可愛的特點,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把老城給寫活了.
4.樹尖上頂著壹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賞析“頂”字準確而形象地描繪了樹尖上覆蓋著壹點兒白雪的位置、形狀和情態. [“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土)”的比喻];“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形象而貼切地描繪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態.
6. 關於濟南景色的詩句唐朝詩人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齊煙九點”即由此詩句演化而來。詩中“齊州”本指中國,清代人因濟南古稱齊州,便借用該詩句描繪濟南的山景。
海右古亭--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島子上,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垂檐,亭內嵌有杜甫絕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大明湖園中之園--鐵翁祠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園內楊柳垂蔭,藤蘿攀緣,院外南臨壹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環境清幽曠遠,建築古樸典雅,其中小滄浪亭更是獨具秀色。著名對聯:“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壹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就鑲嵌在這裏。
濟南自古以來,是個風景勝地,尤以泉水、垂楊取勝;“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起江南美景,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人才薈萃,猶如天地山川間之靈氣全都獨鐘於此似的。
歷下故城之西南方,有斛泉水,湧自地面,匯集成潭,潭邊垂柳依依,微風輕佛時,柳絮若綿,處處飄揚,蔚為奇觀,遂稱“柳絮泉”。泉畔有屋十數楹,我國詞中才媛李清照,即誕生於此。
而後高宅旸與廖炳奎皆曾寫過詠懷“柳絮泉”古跡之詩:
壹斛清泉柳絮揚,蕭蕭故宅但斜陽;
風流不獨詞人盡,金石飄零亦漸亡。
龍潭西去趵泉東,錦繡人才住此中;
過眼煙雲金石錄,年年惱恨是春風。
不將牙慧拾前人,譜出新詞字字新;
壹盞寒泉分柳絮,瓣香合供藕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