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長筌子)天生懶惰。
愛靜處坦然,開懷澄坐。面垢頭*,養疏慵,消災禍。
無縈無系隨緣過。也不會、焚燒香火。
*噔哩噔,鸞歌舌誕,恣情吟和。南柯夢中識破。
把蝸角蠅頭,身心摧挫。手握靈芝,泛無何,誰知我。
清風皓月時相賀。杳冥中、修成仙果。
了然歸去,綿綿九天高臥。示從孫濟(杜甫)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
權門多噂口沓,且復尋諸孫。諸孫貧無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後自生萱。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
阿翁懶惰久,覺兒行步奔。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
小人利口實,薄俗難可論。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堂成(杜甫)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醒世恒言(馮夢龍)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請觀懶惰者,面待饑寒色。
苦雪四首(高適)二月猶北風,天陰雪冥冥。寥落壹室中,悵然慚百齡。
苦愁正如此,門柳復青青。惠連發清興,袁安念高臥。
余故非斯人,為性兼懶惰。賴茲尊中酒,終日聊自過。
濛濛灑平陸,淅瀝至幽居。且喜潤群物,焉能悲鬥儲。
故交久不見,鳥雀投吾廬。孰雲久閑曠,本自保知寡。
窮巷獨無成,春條只盈把。安能羨鵬舉,且欲歌牛下。
乃知古時人,亦有如我者。沙彌文信大悲頌(黃庭堅)通身是眼,不見自己。
欲見自己,頻掣驢耳。通身是手,不解著鞭。
白牛懶惰,空打車轅。通身是佛,頂戴彌陀。
頭上安頭,笑殺涪皤。正月十五惜春寄襲美(陸龜蒙)六分春色壹分休,滿眼東波盡是愁。
花匠凝寒應束手,酒龍多病尚垂頭。無窮懶惰齊中散,有底機謀敵右侯。
見織短篷裁小楫,拏煙閑弄個漁舟。青玉案(劉辰翁)裏中上大人誰大。
人上大、仁難作。八十六翁閑處坐。
小生懶惰。近來高臥。
忘卻今朝賀。甲申還是連珠麼。
勝有老人星壹個。白發朱顏堪婆娑。
靈光殿火。昆明劫過。
角綺園黃我。和子由論書(蘇軾)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好之每自譏,不謂子亦頗。
書成輒棄去,謬被旁人裹。體勢本闊略,結束入細麼。
子詩亦見推,語重未敢荷。邇來又學射,力薄愁官笥。
(SS〗官箭十二把,吾能十壹把箭耳。)多好竟無成,不精安用夥。
何當盡屏去,萬事付懶惰。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世俗筆苦驕,眾中強嵬?我。鐘張忽已遠,此語與時左。
和子由初到陳州見寄二首次韻(蘇軾)道喪雖雲久,吾猶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
懶惰便樗散,疏狂托聖明。阿奴須碌碌,門戶要全生。
舊隱三年別,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
閉戶時尋夢,無人可說愁。還來送別處,雙淚寄南州。
2. 懶殘文言文的翻譯懶殘和尚文言文的翻譯:
懶殘和尚,不知道姓什麽,也不知道是什麽地方的人。開始的時候,他四處遊方,後來聽說普寂禪師在嵩山盛傳禪法,於是前往從之。明瓚禪師言行怪異,雖然早已默證空寂之心,但時人不識深淺,所以很少有人敬重他。 天寶初年,明瓚禪師來到南嶽,在壹座寺院裏充當執役僧。他白天幹各種雜活,晚上睡在牛棚裏,二十多年如壹日,面無倦色。禪師天性慵懶,每每在僧眾集體作務的時候,獨自晏坐,所以經常被呵斥責罵,可是他毫無愧恥之意。每到吃飯的時候,他就把大家吃剩的飯菜都收到壹個瓦罐裏,熱壹熱,然後吃掉。因為他性情慵懶,又專以殘食為生,所以人們送他壹個綽號,稱他為“懶殘”。 當時,相國鄴公李泌為了逃避奸臣崔圓和李輔國的迫害,隱居到南嶽,在寺中讀書。他暗中觀察懶殘禪師的所做所為,認定他不是等閑之輩,內心非常敬重他。李泌精通音律,能從聲音中聽出吉兇來。有壹天深夜,他聽到懶殘禪師高唱梵唄,其聲清越,響徹山谷,李泌想:“聽師父唱經的聲音,先淒惋後喜悅,壹定是我這個被貶謫的人將要重新起用回朝中去了!”。於是就在當天半夜,他偷偷地前去拜謁懶殘禪師。禪師仰天而唾,破口大罵,呵斥道:“妳這不是害我嗎!”可是禪師罵得越厲害,李泌越恭敬,他也並不分辯,只是不停地禮拜。於是禪師不再理他,自己從牛糞火中,撥出壹個芋頭,自顧自地大吃起來。李泌侍立在旁,過了很久,禪師才看了李泌壹眼,說:“坐吧!”李泌於是席地而坐,禪師就把自己吃剩下的那壹半芋頭遞給了他。李泌急忙起來跪著,雙手接過芋頭,把它吃完,謝過禪師。禪師說:“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後來李泌果然如禪師所言,當了十年的宰相。 過了壹個月,地方刺吏準備祭拜嶽祠,命人在山上修了壹條磴道。不巧夜半風雷大作,大雨傾盆,壹塊巨石從山上滾下來,恰好擋在路中間。修磴的民工牽來十頭牛,拉那塊大石頭,根本拉不動;又招來幾百個人,大夥喊著號子壹起推,可是那塊大石頭仍然紋絲不動。眾人再也無計可施了。正當大家壹籌莫展之時,懶殘禪師來了,他嘻嘻地笑著說:“哪裏用得著如此啰嗦,我來把它移走。”眾人壹見是他,都笑起來了。懶殘禪師壹躍跳到巨石上,石頭便開始旋轉而動,忽然盤旋而下,聲若雷震,不壹會兒,道路就疏通了。大眾目瞪口呆,於是紛紛禮拜懶殘禪師,尊他為“至聖”,當地太守更是將他奉若神明。 懶殘禪師聲名大噪。唐德宗聽說後,派使者來召請懶殘禪師進京。當時天氣寒冷,使者見禪師清鼻涕拖得長長的,壹直垂到胸口,樣子令人惡心,便笑著讓他把鼻涕揩掉。懶殘禪師卻回答說:“我哪有閑功夫為俗人擦鼻涕?!”使者不悅,於是進京的事情就這樣作罷。 懶殘禪師所在的這座寺廟本來很太平,向來沒有虎狼獅子來騷擾。可是不知為什麽,有壹陣子,寺外虎豹成群,還經常傷人,寺僧拿它們沒有辦法。於是懶殘禪師對大眾說:“給我壹個小竹杖,我來把它們趕走吧!”大眾議論道:“大石頭都能推走,驅趕虎豹應該也不成問題吧!”於是給了懶殘禪師壹根竹杖,並且都躡手躡腳地跟在懶殘禪師的後面,等著看熱鬧。誰知剛壹出寺門,懶殘禪師就被壹只老虎叼走了。從此,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懶殘禪師,而寺周圍也不再有虎豹的蹤跡了。 懶殘禪師曾經給世人留下了壹組悟道詩。這組詩寫得很好,所講的道理很究竟,可作我們參禪悟道的指南。現抄錄如下: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壹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 過去已過去,未來猶莫算。 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蓄壹粒,逢飯但知吃。
3. 懶殘文言文翻譯懶殘,即:性懶而食殘。解釋為:性情懶散、吃殘剩的食物(不動手做飯)。
懶殘分芋是壹個典故。
懶殘者,名明瓚。天寶初衡嶽寺執役僧也。退食,既收所余而食,性懶而食殘,故號懶殘也。晝專壹寺之功,夜止群牛之下,曾無倦色,已二十年矣。時,鄴侯李泌寺中讀書,察懶殘所為,曰:“非凡物也。”聽其中宵梵唄,響徹山林。李公情頗知音,能辨休戚,謂:“懶殘經音先淒惋而後喜悅,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通名而拜,懶殘大訽,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李公愈加敬謹,惟拜而已。懶殘正撥牛糞火,岀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奉承就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又拜而退居。
4. 懶殘文言文翻譯懶殘是唐代天寶初年在衡嶽寺幹雜役的僧人,別人吃完飯走了,他就收拾剩飯殘湯吃,因為生性懶惰又撿殘飯吃,所以稱他為懶殘。
他白天負責全寺的雜活,夜晚休息在牛群裏面,從無疲勞厭倦的表示,已經有二十年了。當時鄴侯李泌在寺中讀書,他留心觀察懶殘的所作所為,說:“這不是壹個平凡人物。”
聽到懶殘夜間吟誦佛曲。聲音響徹山林,李泌在內心便產生***鳴,能從他的吟唱中分辨出喜怒哀樂之情。
以為懶殘的吟唱是輕音淒惋後又轉為喜悅,以為他壹定是個被貶謫到人間的神人。當李泌要離開寺廟的時候,便在壹個夜深人靜的時刻悄悄地去拜訪他。
李泌對著草棚門口通報自己的姓名,施禮參拜,懶殘大肆辱罵,仰著臉對空中吐了口唾沫,說道:“這是要把我當賊捉。”李公更加尊敬他,只是壹個勁兒地行禮。
懶殘正在翻弄牛糞燒著的火堆,從裏面取出山芋來吃。過了好長時間便說:“可以坐在地上。”
他拿自己吃剩的半塊山芋遞給李公,李公用雙手捧著接過來,把它吃得幹幹凈凈,然後表示感謝。懶殘對李公說:“千萬不要多說話。
妳能當十年宰相。”李公站起來施禮告退。
過了壹個月,刺史要到衡嶽寺祭佛,他修行佛道十分認真。這天半夜突然風雷大作,壹座山峰塌了下來,那條上山的石磴小路被大石頭攔住了。
刺史讓人用十頭牛套上繩索拉,又讓幾百個人喊著號子推,用盡全部力氣,但這塊巨石卻更加牢固了。又沒有其他道路可以上山祭佛。
懶殘說:“不用人力,我去試試把這塊石頭弄走。”眾人聽了大笑起來,以為他是個瘋子。
懶殘說:“為什麽要嗤笑我呢?我只是要試試行不行而已。”寺廟的僧人笑了笑便同意了。
懶殘在石頭上踩了壹下,巨石便活動起來,突然像圓盤壹樣滾了下去。發出雷鳴般的巨響,山路便打開了。
眾僧列隊參拜,全郡皆呼“至聖”,刺史也將懶殘奉若神明。懶殘悄然不語,心裏盤算著要離開此地而去。
寺廟外面,突然虎豹成群,每天都有人被傷害,沒有辦法禁止。懶殘說:“給我根木棍,我為妳們把虎豹全部趕跑。”
眾人都說:“大石頭都能推走,虎豹壹定更容易制服。”便給他壹根荊木棍子。
眾人都躡手躡腳地躲在壹旁觀看,見他剛出大門就被壹只老虎叼走了。懶殘被叼走之後,虎豹也就沒有蹤跡了。
後來李泌果然當了十年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