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蘇州女子詩句

關於蘇州女子詩句

1.形容蘇杭美女的詩詞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壹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清·徐崧《秋過懷雲亭訪周雪客調寄踏莎行》.懷雲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遊獅子林》)

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

懶雲仙,蓬萊深處恣高眠……林泉愛我,我愛林泉.(吳西逸《殿前歡·懶雲窩》,懶雲窩為元代蘇州宅園)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繡綺亭舊聯)

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裏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描寫蘇州的詩句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再遊姑蘇玉芝觀

唐許渾

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渡吳江

唐杜牧

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

江湖潮落高樓迥,河漢秋歸廣殿涼。

月轉碧梧移鵲影,露低紅草濕螢光。

文園詩侶應多思,莫醉笙歌掩華堂。

代諸妓贈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

莫泛扁舟尋範蠡,且隨五馬覓羅敷。

蘭亭月破能回否,娃館秋涼卻到無?

好與使君為老伴,歸來休染白髭須。

吳越懷古

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

姑蘇壹敗雲無色,範蠡長遊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送人遊吳

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3.描寫蘇州的古詩有哪些

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送人遊吳》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青玉案》宋 賀鑄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

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臯暮,

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

壹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關於蘇州的詩句(二)

《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把酒對月歌》明 唐寅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當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壹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橫塘宋 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關於蘇州的詩句(三)

《桃花庵歌》明 唐寅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壹在平地壹在天;若將貧**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4.來自蘇州的古代女子

沈壽 女,初名雲芝,字雪君,後名壽,晚署雪宦。吳縣人。生於蘇州壹個古董商家裏。7歲隨姐沈立學刺繡。十六七歲在當地已負盛名。光緒十六年(1890),即在蘇州創辦同立繡校。十九年與余覺結婚。余能詩善畫.夫妻畫繡相輔。沈壽開始研究刺繡針法,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二十九年,沈壽吸收繪畫中明暗原理,註重物象的逼真,表現物象的立體感,創造出仿真繡法,成為欣賞性繡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光緒三十年,慈禧太後70壽辰,沈壽繡成"八仙上壽圖"、"無量壽佛"兩幅壽屏,通過在農工商部供職的蘇州人單束笙進獻。慈禧見壽屏,贊為絕世神品,書"福""壽"兩字,分贈余覺、沈壽夫婦倆。農工商部頒發雙龍寶星等勛章,並由尚書載振奏準設立女子繡工科,任命余覺為總理,沈壽為總教習,專門培養刺繡人才。是年11月,沈先期去日本考察美術學校教學,翌年1月回國,即在北京建校,內設國文、圖畫、刺繡三課程。8月,在蘇州設福壽繡廠,翌年停辦。沈壽吸收日本刺繡和西洋畫的長處,以新意運舊法,使繡品更生動逼真,有立體感。所繡英女王維多利亞半身像,獲世界萬國博覽會最優等獎。宣統二年間(1910)初,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沈壽奉命專責審查繡品。辛亥革命後,繡工科停辦。余、沈去天津創辦自立女工傳習所,辦學3年。民國3年(1914),應張春之聘,沈壽擔任南通女工傳習所所長,繼續傳授刺繡技藝。所繡意大利皇帝、皇後像在意宮廷引起轟動,在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又獲金質大獎。6年,沈壽多病,張謇恐其藝法不傳,請沈壽詳講繡法,張作筆記,每天壹二條,或二三天壹條,數月後成《雪宦繡譜》壹書,總結18種刺繡的基本計法。9年10月,南通繡織局落成,沈壽任局長。10年6月8日沈壽病逝,終年48歲。葬南通黃泥山之東南麓。蘇州博物館藏有其《濟公像》等繡品。沈壽姐沈立,又名鶴壹,刺繡技藝堪與沈壽媲美,妹妹長期合作。沈壽出嫁前即已合繃***繡,以後仍與沈壽壹起去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沈壽逝世後,沈立接任南通刺繡局長。她的自繡作品有《馬》、《神女》、《虎》等。

趙飛燕、趙合德(趙飛燕本名趙宜主):兩人均是江蘇蘇州人。趙飛燕、趙合德的母親是西漢江都王的女兒,嫁給了中尉趙曼,卻暗中與舍人馮萬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趙曼病逝後母女三人相依為命,趙氏姐妹從此也備嘗艱辛,從江南姑蘇壹直流落到京城長安。趙氏姐妹被漢成帝劉驁看中而入宮,姐妹兩人深受寵愛,不久漢成帝又廢黜皇後許誇立趙飛燕為後。

真娘: 江蘇蘇州人,天資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吳門才貌雙全的絕色女子

蘇小小: 江蘇蘇州人,錢塘名妓,美貌絕倫,喜吟詩作畫,才空士類,深得各界仰慕,年十九咯血而死,終葬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

薛素素: 江蘇蘇州人,她是明代唯壹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多才多藝,棋、詩、書、琴、蕭、繡等,無不工絕,有"十能"之稱,是位有才氣的女子

沈九娘: 江蘇蘇州人,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後為唐伯虎之妻

王翠翹:江蘇蘇州人,秦淮名妓,吳儂軟語,柔媚無比,而性格中又有壹點堅毅與直率,後逃往嘉興,在嘉興南湖,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羅龍文,嫁給了羅龍文為妾,之後多次遭遇磨難事故,最後跳海而死。

周玉鳳:江蘇蘇州人,周玉鳳是明崇禎帝朱由檢的皇後

柳如是:江蘇蘇州人,十三歲便進了青樓,不過老鴇慧眼識人,培養其琴棋書畫,詩詞曲賦,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之間,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賽金花(原名傅彩雲):江蘇蘇州人, 她的父親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流寓蘇州,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先生壹女賽金花,後生壹男。賽金花曾作為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四國,是壹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中國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

5.介紹壹篇寫蘇州女孩子的散文

-----------

蘇州女子好水色,從古至今都是這樣。

這種又紅又白,如春天初綻的桃花瓣的水色,絕不是靠胭脂水粉調理出來的,也不是吃什麽“靚湯”吃出來的。蘇州女子不喜歡這種又鹹又燙又油的靚湯,也嫌脂粉汙顏色。她們愛吃新鮮的水生植物,如嫩嫩脆脆的紅菱、糯糯甜甜的芡實,還有各種各樣綠油油、水汪汪的蔬菜。反正城裏到處是水,遍地是田,所以蘇州女子的皮膚個個象新浴後的吹彈欲破。

冬天的時候,老好婆會燒壹碗香甜的紅棗,熱氣騰騰捧在手上,“阿囡,阿囡”親親熱熱喊上好幾遍,嬌嬌的女兒家才肯出來吃上幾口;夏天呢,紅蓮白蓮長到了家門口,田田的荷葉壹層接壹層,靜靜地在碧藍的水中漫漫鋪開,如翠亮翠亮的翡翠大盤,媽媽怕女兒中暑,就會招呼家中的男小孩,去給姐姐妹妹摘幾朵蓮花,剝剝蓮心燒碗湯。

這樣嬌養的女兒出嫁,父母能放心嗎?所以蘇州的女兒家待聘,家中父母最關心男家兩件事,壹是婆婆厲不厲害,怕女兒過去受虐待;二是這家人家有沒有小姑,怕小姑攪是非,讓女兒受盡委屈。至於家境如何倒是其次,蘇州人壹向不太看重錢。現在雖然小兩口都單獨過了,但蘇州的媽媽們最關心的還是這兩件事。否則妳看,蘇州有兩個國家級的經濟開放區,但很少聽說蘇州姑娘嫁外國老板,雖然蘇州姑娘是艷絕天下的。

蘇州女兒不但水色好,而且氣質好。

這氣質不是北地胭脂的豪爽俊麗,也非南國佳麗的幹練玲瓏。蘇州女子的氣質是蘇州的文化傳統和氣候培養出來的。

看完要問,氣候也能培養氣質?是啊,蘇州多雨,而且都是長腳雨,壹落十幾天。賀鑄《青玉案》中的“壹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說的就是這個。蘇州女子愛靜,不喜歡出去跳舞唱卡拉OK,下雨天更是呆在家裏,手執壹卷線裝書,在小燈下斜倚床頭看書。或是什麽也不做,就泡杯香茗,坐在窗前看雨。偏蘇州又是老房子多,青苔長得院子裏都是濕濕的綠意。久而久之,這種濕濕的秀美就侵入蘇州女子的骨子裏,水靈中帶幾分輕愁。

蘇州女子還愛喝茶,是嫩嫩的碧螺春,纖纖的芽兒,開水壹沖,在水中遊來遊去,就象春天綻放,那茶葉據說是采茶姑娘捂在胸口的,所以吃的時候仿佛還能聞見姑娘身上特有的軟軟的芳香呢。

碧螺春是名揚天下的。但還有壹種茉莉茶,更是美麗動人。小小的茉莉花瓣,潔白輕盈,清香撲鼻,是蘇州特有的。郊區西山種得最多、最好。壹進西山的茉莉花場,就象跌進了白雲鄉。

解放前西山有戶大戶人家,他們的小姐茉莉花茶沖得最好,新婚之夜,她挑那潔白無瑕、飽滿圓潤的茉莉花,加上蜂蜜、枸杞、小紅棗,沖了壹杯甜甜蜜蜜的茉莉花茶給丈夫喝。誰知喝了這杯茶,丈夫第二天就因緊急軍務去了上海,說好接她的,卻從此天隔壹方,杳無音信。

幾十年中,小姐孤身伴著青燈眠,相思之苦無法言說。兩岸關系解凍的壹天,丈夫終於回來了。

丈夫是帶了臺灣家小回來的,壹見小姐面,他就楞住了。他沒想到,傾國傾城的小姐守了幾十年空房。小組也沒想到,丈夫竟在外面有了妻子,她總以為男人的癡情和自己壹樣啊!

那壹夜,丈夫在小姐面前泣不成聲跪了壹夜,小姐什麽也沒說,只是沏了兩碗和新婚之夜壹樣的甜茶,恭恭敬敬端給丈夫,自己是眼淚和著茶水壹起下肚。最後,她輕輕說了壹句:“四十幾年不知道甜味了。”清晨,雞還未打鳴,她就把丈夫推出門外,說要靜壹靜。這壹靜,就再也沒醒轉。

丈夫悲痛欲絕,到了臺灣也重病纏身,不久人世。妻子終於忍不住,在丈夫臨終前問那壹夜小姐說了什麽。丈夫說,只喝了壹杯茶。妻子不忍追問,但在丈夫去世後,她逢人就說:“蘇州女人難懂啊,壹杯茶,算清了兩個人的相思債。”

蘇州女人確實難懂,她們那樣美,那樣溫柔,會繡那樣細致的花,彈那樣動聽的琴,說那樣軟軟的吳語,但壹旦誰傷了她們的心,背叛了她們的愛情,她們是會用生命作代價,霎那間心碎而死的。

6.描寫蘇州的詩句有哪些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再遊姑蘇玉芝觀 唐許渾 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渡吳江 唐杜牧 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

江湖潮落高樓迥,河漢秋歸廣殿涼。 月轉碧梧移鵲影,露低紅草濕螢光。

文園詩侶應多思,莫醉笙歌掩華堂。 代諸妓贈送周判官 唐白居易 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

莫泛扁舟尋範蠡,且隨五馬覓羅敷。 蘭亭月破能回否,娃館秋涼卻到無? 好與使君為老伴,歸來休染白髭須。

吳越懷古 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 姑蘇壹敗雲無色,範蠡長遊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送人遊吳 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去之前首先會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去了就會想,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等什麽的 回去就會想到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