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袁鷹的白楊的課文理解

袁鷹的白楊的課文理解

課文按記敘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壹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壹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第二段(從“壹位旅客正望著……”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

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壹樣地在邊疆紮根。

擴展資料:

壹、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是我國現代作家袁鷹60年代初的作品。當年大批內地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奔赴新疆,開發大西北,艱苦創業。作者通過對白楊的贊美來歌頌這些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的崇高品格。

本文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壹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高大挺秀的大白楊展開了討論。在討論中,兩個孩子知道了,白楊樹從來就這麽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二、作者簡介

袁鷹,原名田復春,參加工作後改名田鐘洛。1924年生,江蘇省淮安人。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散文家。生於壹個破敗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學教育系,在校期間即參加《莘莘》、《新生代》、 《聯聲》報刊的編輯。

1945年加入中國***產黨,先後被分配在學生運動、文藝和宣傳部門工作,長期在報社當記者、編輯。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世界晨報》、《聯合晚報》副刊編輯。

建國後,任《解放日報》文教組組長,《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編。四十多年來,寫了大量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和兒童文學作等。

百度百科-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