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菱詠月·其三
清代:曹雪芹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壹片砧敲千裏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譯文:月亮的光華誰也難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質地多清寒。廣袤的原野壹片銀色傳來搗衣聲陣陣,雄雞報曉夜色將可闌可殘月仍掛天邊。秋江裏漂泊的旅人聞笛聲更添愁緒,樓上傷情的少婦終夜裏倦倚欄桿。惹得月宮裏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問:是什麽原因不使人們永遠團圓。
2、夜泊牛渚懷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譯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藍的天空中沒有壹絲遊雲。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懷想起東晉謝尚將軍。我也能夠吟哦袁宏的詠史詩,可惜沒有那識賢的將軍傾聽。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裏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3、秋宵月下有懷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譯文: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懸,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壹樣。被驚起的寒鵲不知道該到哪裏棲息,螢火蟲循著那燈光從卷簾飛入屋內。
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淒涼,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秋夜裏顯得那麽清晰急促。妳我相隔遙遠,如何去約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悵地望著同樣遙遠的月亮。
4、明月何皎皎
兩漢: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仿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譯文:明月如此的皎潔明亮,照亮了我羅制的床幃。夜裏心中惆悵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內徘徊。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走出房門獨自在月下仿徨,滿心愁苦應該告訴誰呢?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止不住的淚水打濕了衣裳。
5、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譯文: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壹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鬥俏,比壹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6、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壹輪明月,妳我相隔天涯卻***賞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裏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妳,只望能夠與妳相見在夢鄉。
2.關於“月亮與湖水”的詞語有哪些關於“月亮與湖水”的詞語有: 月明星稀、皓月當空、月上銅盤、中秋佳節、嫦娥奔月、月戊寅秀,水滴石穿、驚濤駭浪、水波粼粼、海枯石爛、湖光山色、雲霧繚繞、水到渠成、山水之間、水流潺潺、潺潺溪水、水波蕩漾、流水不腐、水火無情等等 成語:月明星稀 解釋 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比喻壹種事物能把另壹事物掩蓋。出處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成語:皓月當空 解釋 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晴和。
通常是用來渲染夜晚寧靜美好的氛圍 成語:中秋佳節 解釋 中秋佳節,詞性為名詞。中秋,我國傳統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日,這壹天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佳節,歡樂愉快的節日。
古人常常在這壹天作詩,如今詩人也是有這樣的風俗。如:慧柔懌瑞子的《中秋佳節》。
成語:波光粼粼 解釋 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
粼粼:形容水石明凈。 月亮與湖水多是象征的修辭手法,例句:月亮如壹個白玉盤掛在天空。
湖水如熟睡的孩子十分平靜。 除此之外,還有對偶誇大的修辭手法,例如:湖水只要半灣,但是湖水泛起的波紋卻反射出壹千個月亮。
壹粒塵沙,卻被蚌瀝出了壹萬斛珍珠。 除此之外,還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例如: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壹圈圈彩色的漣漪,不壹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3.關於“月亮與湖水”的詞語有哪些關於“月亮與湖水”的詞語有:
月明星稀、皓月當空、月上銅盤、中秋佳節、嫦娥奔月、月戊寅秀,水滴石穿、驚濤駭浪、水波粼粼、海枯石爛、湖光山色、雲霧繚繞、水到渠成、山水之間、水流潺潺、潺潺溪水、水波蕩漾、流水不腐、水火無情等等
成語:月明星稀
解釋 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比喻壹種事物能把另壹事物掩蓋。
出處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成語:皓月當空
解釋 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著大地,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晴和。通常是用來渲染夜晚寧靜美好的氛圍
成語:中秋佳節
解釋 中秋佳節,詞性為名詞。中秋,我國傳統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日,這壹天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佳節,歡樂愉快的節日。古人常常在這壹天作詩,如今詩人也是有這樣的風俗。如:慧柔懌瑞子的《中秋佳節》。
成語:波光粼粼
解釋 形容波光明凈。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凈。
月亮與湖水多是象征的修辭手法,例句:月亮如壹個白玉盤掛在天空。湖水如熟睡的孩子十分平靜。
除此之外,還有對偶誇大的修辭手法,例如:湖水只要半灣,但是湖水泛起的波紋卻反射出壹千個月亮。壹粒塵沙,卻被蚌瀝出了壹萬斛珍珠。
除此之外,還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例如: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壹圈圈彩色的漣漪,不壹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4.寫湖中月亮的詩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壹彈流水壹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2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2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歐陽修
30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
31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清詩紀事》
5.描寫“湖中月亮”的詩句是哪句詩句: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原文:
《渡荊門送別》唐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壹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壹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裏送我行舟。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壹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壹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壹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壹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壹番景色。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6.描寫湖水山太陽大地月亮的句子描寫湖水的優美句子 1. 像寶鏡壹樣的湖水映出了藍天白雲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 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2. 壹陣微風吹過,湖水微波蕩漾,像壹朵朵漣漪。 3. 夏天,湖水風平浪靜宛若壹面巨大的鏡子。
4. 湖水藍藍的,真像壹顆藍寶石鑲嵌在大地之上。 5. 藍藍的湖水和藍藍的天連在了壹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 天。
6. 湖水之藍藍得晶瑩可愛 , 如藍錦緞似的。 7.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壹窪窪清亮的湖水 , 水面映出太陽的七 彩光芒 , 就象神話故事中的寶鏡壹樣。
8. 在那壹望無際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白雲,在蔚藍的天空掩映 下湖水是那樣湛藍,那樣晶瑩透澈。 9. 青海湖的藍,藍的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那藍 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壹層微微的漣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10. 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 要藍得深沈。
11. 壹池碧藍的湖水,水鳥貼著水面飛翔,水邊金黃色的蘆葦草 隨風輕輕搖擺。 12. 湖水真清呀!妳看!清澈見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13. 湖水猶如壹條條快馬融入大海之中。 14. 湖水流得可真急!嘩啦啦向壹支動聽的歌曲。
15. 那時天近傍晚 , 從車窗望去 , 岱色山峰連綿壹片 , 山腳是平靜的 湖水 , 倒映著蒼白的落日 , 鉛色的雲將湖面映成灰色 , 湖水平靜的沒有 壹絲波紋 , 宛若壹面天鏡。 16. 漓江的湖水真綠呀!好似壹顆碧綠的翡翠。
17. 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壹副寧靜的水墨西 湖圖。 18. 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 , 作為壹面永遠的明鏡吧。
19. 這是壹灣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青 山綠樹,壹切美不勝收,讓人仿佛走進畫卷之中。 20. 清澈的湖水倒映著翠綠的榕樹 , 翠綠的榕樹點綴著清澈的湖水。
寫日的詩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觀滄海》(1)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1)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1)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2)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3)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 《秋詞》(3)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5)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5)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範仲淹《漁家傲》(5)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江臨眺》(6)寫月的詩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2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壹彈流水壹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25、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6、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水: 奔騰不息的渾黃河水,從寨子的前面咆哮著滾滾東逝,宛如壹條濃濁淫蕩的激流,瘋狂地肆虐、猥褻、侵蝕著承載重負而滄桑無語的河床。
寬大的水面像柔亮的綢,古樸簡陋的小舟似剪,壹點點把這綢給裁開。無風的時候看那池塘,微瀾不驚,似在長睡不醒。
黃河水如同壹群在狹窄的狹谷裏奔騰的駿馬,擠在河灘中間那條只有五六十米寬的河道裏直瀉而下。 太陽光照在粼粼的湖水上面,閃耀著金光,就像無數的魚兒在壹剎那間壹齊翻來覆去。
靜靜的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扇似的,把湖面蓋得嚴嚴實實。 壹株株柳樹在微風中擺動著柔軟的枝條,輕輕的擦過湖面,像美麗的姑娘在對著湖水梳理長發。
在艷陽的照耀下,湖面好似撒下了嶄新的金幣,浮光躍金,五彩繽紛,令人目眩。 湖面微微蕩起的細碎漣漪,仿佛壹匹新緞折出的輕皺,格外絢麗悅目。
湖水的表面結了壹層厚厚的冰,雪花紛紛揚揚地落在上面,使湖面像壹個潔白無瑕的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