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恩錫《賞菊口占二絕》詠菊花詩賞析

恩錫《賞菊口占二絕》詠菊花詩賞析

《菊花·賞菊口占二絕》詠菊花詩鑒賞

恩錫

麂眼籬邊浸曉寒, 葉如翡翠花如盤。 客中既得襄陽種 (並蒂雙頭, 出九江、彭澤), 莫怯西風獨倚欄。 秋煙漠漠草萋萋,墮粉零紅到眼迷 (張雲窗 《楊妃菊》詩: “猶作霓裳舞妖態,零紅墮粉濕秋痕”)。香影滿庭人***淡,壹鉤涼月浸花溪。

恩錫這《賞菊口占二絕》,第壹首說的是,菊花不畏秋日清晨的清冷,在編織成麂皮花紋樣網孔的竹籬邊競相開放,群英璀燦。它的鋸齒狀的葉子顏色墨綠,有如翡翠;碩大的花朵象只花盤。在外作客為官的我,栽種的菊花是來自襄陽的良種,它原出江西的九江和彭澤(二地在長江南岸,地近安徽),每枝都是兩朵大花,並頭開放,有如象征夫妻相愛的並蒂蓮,煞是惹人喜愛。這也使得我不懼瑟瑟風寒,倚立竹欄之旁,久久欣賞這名花,不忍離去。

第二首寫的是,深秋來臨,在寒煙漠漠、秋草萋萋的氛圍中,粉紅、淡黃的各色花朵相繼雕萎。韶華易逝,歲月匆匆,這些景象映入人的眼簾,使人心醉神馳,感傷不已。夜晚來臨,這滿庭殘菊與菊畔的人影,***同在暗淡的光影下兀立。新月初上,月華照射花溪,更加感到涼氣襲人。

這兩首七絕,既是“口占”,便是在短時間內隨口吟出的,即並非仔細推敲,精心結構之作。但寫來仍是頗具功力,表明作者恩錫長於為詩之道。他的詩作很多,常是壹個詩題便能壹氣寫出壹二十首。

第壹首,前二句直接詠菊,“麂眼籬邊浸曉寒”,以麂皮花圈斑點形容竹籬孔隙的形狀,新穎別致,比喻巧妙;而“葉如翡翠花如盤”壹句寫得更好,形象鮮明,不落俗套,給人以真切印記。後二句表達了詩人對良種名菊的喜愛贊頌之情。“客中既得襄陽種”和壹句註釋,便把良種菊花的來源交待得十分清楚而具體。“莫怯西風獨倚欄”壹句,詩人內心頗有寄托,意味淡雅綿長。

第二首,前二句仍是直接詠菊,同時也對菊花終於萎謝而流露出淡淡哀思。後二句由景生情,情景交融,進壹步體現了詩人居官在外,深秋之時更加思念家鄉的落寞情懷(這時,詩人恩錫離開北京家鄉已是第八個年頭了)。因為,秋光漸老,面對眼前景色,最易勾起人們思家念親之情。但這兩句卻寫得隱而不露,風格含蓄蘊藉,確實收到了良好的借景抒情的效果。

此外,兩首詩寫得清新淡雅,不事雕琢,語句自然,沒有古奧語句,也不尋章摘句和追求典故。兩首中各有壹二句簡單註解,對詩意作壹必要說明等等,都是本詩的突出特色。

恩錫詩才敏捷,筆力奔放。緊接這首,又寫了四首賞菊的五律,題目是《步翁藥房中丞(同書)賞菊小集原韻四首》,也收在《承恩堂詩集》卷四中。這四首詩內容豐富,藝術上也頗成熟,錄之如下:

薄雨已成霰,空庭風籟清。

溪聲回俗夢,欄影淡秋晴。

不設嘉賓宴,難排久客情。

裴公開綠野,繞座燦金英。

南飛寒雁斷,無地可尋幽。

小飲陪楓醉,聯吟與月酬。

筆慵余墨在,香冷淡煙收。

籬落嫣然笑,偕誰媚素秋。

揮麈清談日,盤蔬次第供。

人懷陶令癖,秋繪麗華容。

蘆雪前溪卷,茶煙別院濃。

消寒期不遠,雅集訂殘冬。

高低綴千瓣,相對秋興賒。

胡肆漫沽酒,故園空有花。

香寒霜意重,吟若晚風斜。

莫羨雞冠種,當筵妒晚霞。

這四首詩,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贊頌了菊花。第壹首說,菊花盛開的秋日,最宜設宴接待嘉賓;第二首說,在朋友飲宴賞菊時,最宜乘興作詩聯吟;第三、四首則進壹步寫了賞菊的種種樂趣。

這四首律詩,較之前二首絕句,便顯得寫作時間充裕從容,因而能細加斟酌,達到了對仗穩妥,平仄諧協,間用典故,更具有文人雅興的意味。用典的例子如第壹首中“裴公開綠野”,說的是唐朝宰相裴度故事。他品格高尚,操守堅貞,因不滿宦官專權而在東都洛陽築別墅隱居,號綠野草堂;與諸名士觴詠其間,不問世事。在第三首中的“人懷陶令癖”壹句,則說的是酷愛菊花的晉代詩人陶淵明。他誌趣高潔,不慕名利,因不肯“為五鬥米折腰”而去官歸隱。接下的“秋繪麗華容”壹句,指此時還適於繪畫仕女圖。以麗華代指美女。陰麗華,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後,光武嘗雲:“娶妻當如陰麗華”。還有,張麗華,是陳後主陳叔寶的寵妃。隋兵破金陵時,後主曾帶她和孔妃藏避在景陽宮井中,後來此井便名為胭脂並。

由“裴公”和“陶令”兩句典故的運用,使人聯想到元代散曲大家馬致遠的名作《雙調·夜行船·秋思》。在〔離亭宴煞〕壹曲中,有“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之句。句中的“黃花”即指菊花。這曲子的主題與恩錫詩旨相近。由此可見,善於吸取古人名句長處,融會貫通,化為個人之作,既與秋日詠菊相連,又同時微妙地表達了自己胸懷清高,向往隱居不仕的心境。這也是恩錫這四首詩的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