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題烏江亭,烏江亭,詠項羽三首詩對項羽烏江自刎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請簡要分析

題烏江亭,烏江亭,詠項羽三首詩對項羽烏江自刎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請簡要分析

在對作為壹個歷史人物項羽頗有人情味和英雄氣概給予肯定的同時,三位詩人分別從不同角度分析項羽,觀點不盡相同,各抒己見。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在《題烏江亭》中認為項羽,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再回江東招兵買馬,定能東山再起。 惜嘆之意溢於言表。從項羽本身來看,他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的,其實壹切盡在他的壹念之間!英雄還是狗熊,那取決與後人的看法!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壹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在《烏江亭》中表露了自己的見解,在政治家王安石眼裏,理智戰勝了情感,王安石客觀地指出了項羽大勢已去。他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以為他們不壹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女詞人李清照在《詠項羽》認為,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不難看出她對項羽是贊揚態度的,她認為兵敗之後自刎是壹種英雄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