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送陳庭學記閱讀答案附翻譯,送陳庭學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陳庭學記閱讀答案附翻譯,送陳庭學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陳庭學記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萬裏,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灩之虞。跨馬行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掉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壹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沈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遊;非材有文者,縱遊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於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臺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楊子雲、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傑戰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遊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歷覽。既覽必發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於是其詩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余於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誌意愈高,蓋得於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時,嘗有誌於出遊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聖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壹家,而余齒已加耄矣,欲如庭學之遊,尚可得乎?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誌意常充然,有若囊括於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於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茍有所得,則以告余,余將不壹愧而已也。

 (作者:宋濂)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壹項是(3分)

 A.嗜奇之士恨焉 恨:痛恨

 B.於是其詩益工 工:擅長

 C.會余於京師 會:適逢

 D.逮今聖主興而宇內定 逮:及至

 9.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壹項是(3分)

 A.其難至如此

 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這樣難以到達。

 B.既覽必發為詩

 既經遊覽,就必定寫詩抒發感受。

 C.顧以學未成而不暇。

 但是因為學業未成,沒有空閑的時間。

 D.余將不壹愧而已也

 我將不僅僅因為庭學曾經遊歷川蜀這壹點而慚愧了。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壹項是(3分)

 A.本文為送別陳庭學作序,並未入手擒題,開門見山,而是遠遠地從“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落筆,構思精妙。

 B.文中作者看似對蜀地山水大加贊賞,實則意在表明自己未趁年輕遊覽蜀地,生平遊歷不廣的遺憾之意。

 C.從此文來看,作者對陳庭學詩歌創作中存在的某些偏差似乎有所認識,並希望有所提醒和糾正。

 D.本文體現了壹個長者對後輩語重心長的啟發,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和盛氣淩人的口吻,而是娓娓道來,懇切誠摯。

 11.下列有關文化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壹項是(3分)

 A.文章開篇提到“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灩之虞”的川蜀,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蜀道難》也以此為描述對象。

 B.文中二、三段分別提及的“擢”與“免”都為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前者表示提拔,而後者則表示罷免。

 C.文中第三段有“而余齒已加耄”壹句,在古代年齡稱謂中,“耄耋”指高壽,其中“耄”壹般指八九十歲,“耋”壹般指七八十歲。

 D.文中第三段中提到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其中“陋室”壹詞與劉禹錫《陋室銘》中提及的“陋室”含義相同。

 12.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分)

 跨 馬 行 篁 竹 間 山 高 者 累 旬 日 不 見 其 巔 際 臨 上 而 俯 視 絕 壑 萬 仞 杳 莫 測 其 所 窮 肝 膽 為 之 掉 栗 水 行 則 江 石 悍 利 波 惡 渦 詭 舟 壹 失 勢 尺 寸 輒 糜 碎 土 沈 下 飽 魚 鱉。

 13.請結合文本,談談作者是如何看待文學創作與遊歷山水之間的關系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