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湖州歌·其六》
作者:汪元量北望燕雲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壹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
註釋
①湖州--位於今浙江省北部。公元壹二七六年二月,元丞相伯顏率兵進駐這裏,派人到臨安接受南宋朝廷投降。組詩中記述的內容從此時開始,所用“湖州”題名。
②燕雲--指“燕雲十六州”,包括現在河北、山西兩省北部的廣大地系北宋末年打算收復的北邊失地。這裏代指北方地區。
③大江--指長江。悠悠--形容水滔滔。這句借江水東流傷感地喑喻亡國大局已定,無可挽回。
④目斷--看不到。
⑤東西:壹本作“東南”,四百州:指南宋統治下的府、州、郡壹級行政單位。宋朝全盛時號稱“八百州”,南宋時的半壁江山,約為壹半,作者故稱為“四百州”。
詩句鑒賞
“夕陽壹片寒鴉外”,化用秦觀的詞:“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因正是眼中所見,真情實景,便自然無痕,不覺生硬。畫面很簡單,夕陽漸沈,暮色蒼茫,寒鴉歸巢。但那種孤寂清冷、悲涼淒惻的情緒卻深入人心。這動人心弦的畫面與前兩句所述是同壹雙憂郁眼睛所見,同樣都折射出詩人心中的苦楚,正所謂“壹切景語皆情語”。
“目斷東西四百州”,讀至此處,我們仿佛聽到了壹聲喟然長嘆。環顧四野,高天長雲,大江東流,夕陽寒鴉,暮色暝暝,故國神州何處?我身何處?“目斷”是思而望,望而不見。從詩的第壹句起,詩人就開始了尋找,東西南北望斷,只落得心中壹聲無奈的嘆息。“四百州”說明了魂牽夢繞的故國曾經是地大物博、國強民盛,而今再也尋不見了。國勢衰微至此,連皇帝都成了敵人的俘虜,想想真是淚眼望穿,愁腸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