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範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壹首
陸遊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壹樹梅花壹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遊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裏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裏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裏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壹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壹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壹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壹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壹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壹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壹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壹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壹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壹日東風壹日香。
早梅
清·寧調元
姹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
枯梅
清·吳淇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轉乾坤屬畫家。 筆底春風揮不盡,東塗西抹總開花。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詩
清·俞樾內子
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 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
和內子梅花詩
清·俞樾
庭院無塵夜有霜,見來不是等閑香。 寒宵同作羅浮夢,絕勝東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犖
探梅冒雨興還生,石逕鏗然杖有聲。 雲影花光乍吞吐,松濤巖溜互喧爭。
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裏聞。 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 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
《雜詩》之壹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 ***作寒梅壹面妝。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 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 已被遊蜂聖得知。
十壹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 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來。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壹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蔔算子.詠梅
宋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雲間水遠。
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水流雲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壹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壹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 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
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壹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裏香梅,先報春來早。 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彩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 繡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竹子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淩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臺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造福何論早晚?
成材勿計後,鱗爪遍人間。
生來不為已,只求把身獻。
七律·答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病中見窗外竹感賦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葉青青不肯黃,枝條楚楚耐嚴霜。
昭蘇萬物春風裏,更有筍尖出土忙。
題竹
葉劍英 1963年
彩筆淩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
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
詠竹
方誌敏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
壹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竹
(題畫詩)
鄧拓
階前老老蒼蒼竹,卻喜長年衍萬竿,
最是虛心留勁節,久經風雨不知寒。
歲寒三友
(題畫詩)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壹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蕭湘竹子詩詞》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
詩詞書畫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間。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賢。
東坡有三絕,板橋更超前。
剛直淩雲誌,虛懷不私偏。
郁郁婆娑葉,經冬不雕殘。
迎風更瀟灑,亮節益韌堅。
群承竹風格,研竹數十年。
業余集詩畫,選纂萬余言。
宏揚竹文化,四海***仰瞻。
我亦愛竹者,相逢慶有緣。
聊聊記數語,以電竹詩篇。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蔔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範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裏,寄楊商卿諸公
宋·範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遊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裏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壹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壹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壹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筍
宋·王元之
數裏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竹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蔔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範成大
黑羖鉆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裏,寄楊商卿諸公
宋·範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遊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裏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壹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筼筜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竹
(清)鄭板橋
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壹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扡塊石,石比竹枝高壹尺。
雖然壹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題畫 竹二首
(清)丘逢甲
(壹)
拔地氣不撓,參天節何勁。
平生觀物心,獨對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
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臥。
摘自《清詩精華錄》
竹石軸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難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幹才擱筆,清風已凈肺腸泥。
摘自《中國歷代題畫詩選註》
詠竹
(清)紀瓊
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
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裏。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淩雲。
澗底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松
唐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唐皇甫松
皇天後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此遺芳馨。
南軒松
唐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淩雲霄,直上數千尺。
扶風歌》(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三國)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其二》(東晉)左思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壹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遊三衢旁。惆悵念所思。豈為今朝見。恍惚誠有之。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高鳥摩天飛。淩雲***遊嬉。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擬嵇中散詠松詩》(晉)謝道蘊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雕。願想遊下憩,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詠寒松詩》(南朝)範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淩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