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用親情古詩寫作文

用親情古詩寫作文

1. 壹篇描寫親情的詩歌

《親情》

若雨若雲

親情,

是壹縷照亮妳心田的陽光,給妳溫暖。

是無處不在的關懷,給妳呵護。

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標,給妳指引方向。

是饑渴難耐時的壹碗粥,給妳充饑解渴。

是寒冷時的壹件棉衣,給妳禦寒。

是下雨天的壹把傘,給妳遮風擋雨。

是疲憊時的依靠,給妳溫馨。

是妳傷心時的懷抱,給妳療傷。

親情,

是剪不斷的情!

是濃濃的愛!

2. 用詩句做題目的親情作文怎麽寫

仙緣何處許相通?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林下水邊人指引,仙緣有路許相通.

宋朝晏殊的《寓意》,給我的感覺卻不是詩人的原意。傻傻的我第壹眼看到它時,還以為是李清照之類,飽讀詩書卻事與願違之人的絕筆之作。不知怎的,我對後兩句印象特別深刻,有些健忘的我竟然只看了壹遍就把它背誦了下來,而且壹直沒有淡忘。

初二也過了,中考用它銳利的眼神,審視著每壹個人。它漸漸地向我們逼近,而我最擔心的,就是體育。暑假,我不得不學習蛙泳以應付考試。可是,我根本就是只“旱鴨子”,壹點也不會遊泳,連水都有些怕,第壹天的學習成果可想而知,只能用“慘敗”兩個字來形容。不僅指學習,更是指將要來臨的考試。

第二天早上,我在路上暗暗鼓勵著自己。突然,我想起了那句詩。於是,我告訴自己,在心中默念這句詩,也許會使自己對水的恐懼小壹點。可是,冰冷的水使我幾乎忘了別的念頭。直到第四天,我才想起這句詩,我自己給自己下的“命令”。可是,我卻還是違背了。我只是想起它,但並沒有默念。“想起”與“默念”是不能等同的。因為我突然發現自己是多麽幼稚可笑。壹句我根本無法理解詩人真正用意的詩句,怎麽能給我精神上的慰籍?

回到家,我的第壹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詢那句詩的意思。結果卻與我所想的大相徑庭:“林下水邊人指引,仙緣有路許相通”明寫詩人在林邊迷了路,靠壹個人指明了路途。暗寫詩人心中有所思慮,希望能從中解脫,而達到無欲無求的空明境界。“無欲無求”離我們實在太遙遠。就算我心中的“思慮”——遊泳得到解脫,我還可以去想其它的煩惱。我這才發現,煩惱,根本就是人自找的,我們不應抱怨命運女神,而應反省自己。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但他過的是“但使願無違”的生活,他正是達到空明境界的壹個典型人物。我們為什麽不能向他學習呢?即使永遠無法成功,但我們曾經努力過,自然不必懷有遺憾。

“仙緣”只是與仙人的緣分,我連中國民間流傳著哪些神仙都記不清,哪還能談“仙緣”?“仙緣”又有什麽路來“相通”?我覺得自己有些可笑。所以,遊泳的事,還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妳們等著吧,我會努力的!就當為了那個無欲無求的空明境界而努力吧!

這篇作文是我自己寫的,不過題目是《仙緣何處許相通》,如果用詩句的話,應該是《仙緣有路許相通》那個所謂的“路”,就是自己的努力,O(∩_∩)O

3. 描寫親情詩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4. 寫親情的古詩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節倍思親---。

5. 親情的守望加詩句作文800寫

她壹直守望著,守望著…… 她是壹名小學生,名叫小雪。

她壹直守望著的是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去了大城市,說:“生活好了,就來接她。”

她在學校沒有什麽朋友,唯壹的朋友是她的壹只小狗,每天上學放學與小雪形影不離,沒有人敢欺負她。 小雪的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是這壹次,竟然考了全班第壹就連老師都感到驚訝。

原來,她的父母說過:“只要她能得5次全班第壹,他們就提前回來。”這給了小雪鬥誌,這不,她得了全班第壹。

她家居住在山中,離學校有500米。她每天3點多鐘起來,挑水,她還在家門口留張紙條怕父母這時回來;做飯,都把爐子擡到外面,希望能看見父母回來;上學也留紙條;放學歸來是妳,她總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

壹是為了看看父母到家了沒,二是不忍心看到小鳥歸巢、鴿子回家、太陽落山…… 有壹次,她看到有壹對夫妻王山中走(這裏很少有人來),小雪以為是自己的父母,連跑帶蹦的奔到那裏去,想:爸爸媽媽,我可想死妳們了,現在,我可見著妳們了,她心裏想著,馬上要好好的撒壹次嬌,把課堂、家中的趣事全告訴他們,讓他們樂翻天。可剛剛跑到那裏,心中涼了壹大截,原來,他們不是自己的父母,小雪哭著跑回了家,第二天她的眼睛都腫起來了。

小雪還在守望著,守望著……。

6. 描 *** 情的詩句

執手相望淚眼,竟無語凝噎.來匆匆,去匆匆,短夢無憑春又空,難隨郎馬蹤;山重重,水重重,飛絮流雲西復東,音書何處通.壹處相思,兩處閑愁.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江南無所有,聊寄壹枝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染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尤如此!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英雄淚!寶篆煙消龍鳳,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妳也沈默我也沈默我們中間有壹條無名的小河默默地流著妳也不說我也不說任憑思念的白雲悄然飄過還是走吧前邊,有壹座小橋在河面上架著其實真情有很多,那看妳要的是什麽真情了.暫時只能想起上面那麽多,寫相思的多壹些.自己挑吧.最後壹首詩是好像是王國維的.。

7. 尋求有關親情的詩句寫作文時可以用的,例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

孟母三遷,擇鄰而居(雖然是強調環境的重要性,但可以從側面反映) 木蘭代父從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憶舍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水調歌頭》蘇軾思弟)。

8. 描寫親情的詩句

詩中親情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3.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6.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8.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詩中鄉情

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7.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9. 引用古詩寫“親情”的開頭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東都(洛陽)。《春夜洛城聞笛》壹詩,當即這次客東都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麽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雲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註釋

[1]春風:壹本作“東風”。

[2] 《折柳》:即《折楊柳》,曲名。相傳西漢張騫入西域得《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楊柳》。梁鼓角橫吹曲也有《折楊柳》。清商曲有《攀楊枝》、《月節折楊柳》、《小折楊柳》諸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