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長江之水天上來”有誤,正確詩句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全詩原文如下:
《將進酒》
李白〔唐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白話譯文:
妳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大海從來不會再往回流。
妳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沈悲嘆那壹頭白發?早晨還是黑發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壹般。
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壹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我給妳們唱壹首歌,請妳們為我傾耳細聽。
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麽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
主人為何說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壹起喝。
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叫侍兒拿去統統換美酒,讓我們壹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詞句註釋:
將進酒:勸酒歌,屬樂府舊題。
將(qiāng):請。
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壹種誇語。
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裏地勢極高,故稱。
高堂:房屋的正室廳堂。壹說指父母。壹作“床頭”。
青絲:喻柔軟的黑發。壹作“青雲”。
成雪:壹作“如雪”。
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金樽(zūn):中國古代的盛酒器具。
會須:正應當。
岑夫子:岑勛。
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壹作“君莫停”。
與君:給妳們,為妳們。君,指岑、元二人。
傾耳聽:壹作“側耳聽”。
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
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壹樣精美。
不願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復醒”。
陳王:指陳思王曹植。
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zì):縱情任意。
謔(xuè):戲。言少錢:壹作“言錢少”。
主人:指宴請李白的人,元丹丘。
徑須:幹脆,只管。
沽:買。
五花馬:指名貴的馬。壹說毛色作五花紋,壹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裘(qiú):皮衣。
爾:妳。銷:同“消”。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壹。郁賢皓《李白集》認為此詩約作於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後。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系於天寶十壹載(752)。壹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後,漫遊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毀,於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李白在江淮壹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這壹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壹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作品賞析:
這首詩意在表達人生幾何,及時行樂,聖者寂寞,飲者留名的虛無消沈思想,願在長醉中了卻壹切。詩的開頭六句,寫人生壽命如黃河之水奔騰入海,壹去不復重返,如此,應及時行樂,莫負光陰。“天生”十六句,寫人生富貴不能長保,因而“千金散盡”“且為樂”。同時指出“自古聖賢皆寂寞”,只有“飲者留名”千古,並以陳王曹植為例,抒發了詩人內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結局,寫詩人酒興大作,“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圖壹醉方休。表達了詩人曠達的胸懷。“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詩人自信為人的自我價值,也流露懷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積極思想感情。
本詩深沈渾厚,氣象不凡。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沈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詩句長短不壹,參差錯綜;節奏快慢多變,壹瀉千裏。李白的人生,可謂是悲劇的人生。《將進酒》壹詩,是其悲劇人生的寫照。有人稱《將進酒》是李白詩歌藝術的顛峰之作,也有人稱那不過是他醉酒後的胡言亂語。其人,其詩,其酒,三位壹體,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價值無限的道理,把人生從頭到尾看了個通透。黃河之水、鏡中白發,都引起他對生命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並非停留在壹般意義上的對時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暫的哀嘆惋惜,而是在更高層面關註著自我存在的價值。“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果說曹操把其感嘆和憂思濃縮在壹滴朝露上,那麽李白則是將之寄托於江海。任何個人都不過是歷史長河中壹粒微不足道的塵土,區別只在於妳在這條道路上留下的足跡的深淺。人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人既然活著,他就不得不活著。既然存在,既然活著,就應當做點什麽吧。在李白看來,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價值所在。因此,可以說李白是壹個具有歷史情懷的人。他的思考和憂慮,不僅僅是針對個人,還針對個體。他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並非如某些人所指責的消極的享樂主義的人生態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應當積極把握現實人生,努力創造自我價值。如果僅僅從詩句字面上作出負面的解讀,則顯得十分膚淺,也難得詩旨,違背了“詩仙”本意。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