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順著歷史學古詩(二)

順著歷史學古詩(二)

6、兩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中國歷史政權更叠最頻繁的時代,隱逸風尚盛行,像陶淵明的《飲酒》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作,這個時期還有個特征是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從《敕勒歌》就可以看出當時波瀾壯闊的文化大融合。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7、隋唐

唐朝是繁榮強盛的大時代,作者用《登鸛雀樓》講唐朝的時代精神,用《出塞》講唐朝的武功,用《登科後》講唐朝的文治,用《送元二使安西》講唐朝的絲綢之路,又用《過故人莊》講唐朝的富裕和溫情,這都是盛唐氣象。然後,通過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和杜甫的《春望》講“安史之亂”,這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再用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劉禹錫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和杜牧的《泊秦淮》講唐後期的衰亡。劉禹錫還在抗爭,白居易卻已經隱退了,到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那壹刻,唐朝也就走到頭了。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登科後—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問劉十九—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8、宋朝

宋朝的特征是外強內盛,作者用《江上漁者》講北宋官僚先憂後樂的情操,用《題西林壁》講北宋文人的反思能力,用《惠崇春江晚景》講北宋的文人雅趣,用《四時田園雜興》講南宋的農村生活,用《春日》講南宋的思想成就,這些都反映了整個宋朝內盛的特點。此外,通過《夏日絕句》講宋金戰爭,用《過零丁洋》講宋元戰爭,這兩首詩反映了宋朝外弱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宋朝文人的風骨和氣節。

江上漁者—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元

元朝是第壹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壹統政權,作者通過《上京即事五首》描寫了少數民族草原的遼闊。

上京即事五首—薩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

10、明

明朝有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皇帝不給力,大臣很出名,好多大臣都是為了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於謙的《石灰吟》和戚繼光的《望闕臺》就是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忠心報國的代表作。

石灰吟—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望闕臺—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11、清

清朝是歷史最後壹個王朝,清朝從三大盛世之壹的“康乾盛世”,到處處挨打、割地賠款的淒慘,作者通過龔自珍的《已亥雜詩》代表清朝由盛轉衰的大轉折。

已亥雜詩—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