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語文古詩文答題技巧

語文古詩文答題技巧

 閱讀詩歌必須把握詩歌的主題。不同時代,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題材,詩歌的主題也不壹樣。通常情況下,可以從詩眼或詞眼窺見詩歌的主題。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古詩答題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古詩答題技巧 (壹)

 感知題材

 (1)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於不滿現實,常寄情於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江、自然風景來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歌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於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2)詠物言誌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質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3)即事感懷詩,因壹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4)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5)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抒發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雄渾,筆勢豪放。

 古詩答題技巧(二)

 詩歌的思想內容壹般包括送別惜別、羈旅情愁、思鄉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誌抒懷、嘆惋諷諫等,詩人的感情壹般包括惜別情、思鄉情、戀友情、懷古情、、諷諫情、報國情、傷世情、熱愛情等。

 (1)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反映人民離亂的痛苦。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 興,百姓苦;亡, 百姓苦.?

 (2)建功報國

 表達建功立業的渴望和豪邁以及保家衛國的決心。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抒發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如:? 可憐白發生!?

 表達年華消逝、壯誌難酬、懷才不遇的悲嘆和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如?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如?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思親念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邊關思鄉。思鄉詩往往和戰爭聯系在壹起,反映征人厭倦戰爭,渴望與妻子團聚,渴望過安寧平靜的生活。如:?將軍白發征夫淚? 。

 (4)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仕途失意的苦悶、惜時傷春和青春易逝的傷感。前者如自居易的《琵琶行》,後者如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等。

 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等。

 實例

 (2008陜西中考) 吳門道中二首(其壹) 孫 覿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 渡口喚船人獨立,壹蓑煙雨濕黃昏。 21.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詩歌通過對自然清新的鄉村美景的點染以及對煙雨黃昏中悠然獨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對鄉間靜謐悠閑生活的向往。

 清平樂 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說說這首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表現了詞人對美好的鄉村生活熱愛之情。)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說說這首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

 (2009陜西中考) 湖 上 徐元傑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20.說說詩中使用?亂?字的好處。(2分) (?亂?字不僅形象地描繪出紅林深處傳出的此起彼伏的鳥鳴聲,還表現出黃鶯上下飛舞,穿梭於林間枝頭的動感。)

 (2008陜西中考) 吳門道中二首(其壹) 宋 孫 覿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 渡口喚船人獨立,壹蓑煙雨濕黃昏。 20、說說詩中使用?濕?字的好處。(2分)

 (詩人通過煙雨打濕黃昏的情景,生動可感地寫出了雨中黃昏清幽潤澤的韻味。) 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