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風第壹枝·春雪》史達祖
巧沁蘭心,偷粘草甲,東風欲障新暖。漫疑碧瓦難留,信知暮寒猶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遊憶著山陰,後盟遂妨上苑。熏爐重熨,便放漫春衫針線。怕鳳靴挑菜歸來,萬壹灞橋相見
2. 《玉蝴蝶》晁沖之
目斷江南千裏,灞橋壹望,煙水微茫。盡鎖重門,人去暗度流光。雨輕輕,梨花院落,風淡淡、楊柳池塘。恨偏長。佩沈湘浦,雲散高唐。清狂。重來壹夢,手搓梅子,煮酒初嘗。寂寞經春,小橋依舊燕飛忙。玉鉤欄、憑多漸暖,金縷枕、別久猶香。最難忘。看花南陌,待月西廂。
3. 《灞橋待李將軍》長孫無忌
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曛。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4. 《解連環》高觀國
露條煙葉。惹長亭舊恨,幾番風月。愛細縷、先窣輕黃,漸拂水藏鴉,翠陰相接。纖軟風流,眉黛淺、三眠初歇。奈年華又晚,縈絆遊蜂,絮飛晴雪。依依灞橋怨別。正千絲萬緒,難禁愁絕。悵歲久、應長新條,念曾系花驄,屢停蘭楫。弄影搖晴,恨閑損、春風時節。隔郵亭,故人望斷,舞腰瘦怯。
5. 《柳梢青》高觀國
翠拂晴波,煙垂古岸,灞橋春色。斜帶鴉啼,亂縈鶯夢,愁絲如織。為憐張緒風流,正瘦損、宮腰褪碧。綻綰同心,留連不住,天涯行客
6. 《連理枝》賀鑄
繡幌閑眠曉。處處聞啼鳥。枕上無情,斜風橫雨,落花多少。想灞橋、春色老於人,恁江南夢杳。往事今何道。聊詠池塘草。懷縣年來,蕭蕭壯發,可堪頻照。賴醉鄉、佳境許徜徉,惜歸歟不早。
2.關於灞橋飛雪的詩句應該是“灞柳飛雪”吧。人們在 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來自百度百科),遂有此名。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鳴鞭落日禁城東,渭水清煙灞上風。都旁柳陰回首望,春天樓閣五雲中。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清絲掃路塵。
柳永《少年行》:“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翠楚宮腰。”
朱集義關中八景(詩畫)中》,題“灞柳風雪”雲:“古橋石板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韋應物《東郊》:“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
3.有關 灞橋 的典故,詩詞或故事灞橋位於西安城東12公裏處,是壹座頗有影響的古橋。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以後在宋、明、清期間曾先後幾次廢毀,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沅重建橋,但橋已非過去規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撫楊公恢才按舊制又加建造。
橋長380米,寬7米,旁設石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為4米至7米不等,橋柱408個。1949年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將原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橋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運輸。 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裏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成了西安的勝景之壹。
橫跨灞河的灞橋是長安與東方廣大地區的重要通道。《西安府誌》中雲:“灞橋兩岸,築堤五裏,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為長安之壯觀。”每當春意盎然、春風撲面之際,柳絮漫天飛揚,成了長安灞橋壹大景致。“大雪紛紛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風起”。東晉謝道蘊“柳絮”和“雪花”的壹句妙聯而使得“灞柳風雪”成為關中八景之壹景。
據《三輔黃圖·橋》記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為“柳”與“留”諧音,古人就以折柳贈別來表達與親朋好友的留戀不舍之意。
古人曾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可見詩與灞橋雪的緣分很深。
古人有詩雲:“春色東來渡灞橋,青門垂柳百千條”。
李白《憶秦娥》有“簫聲咽,秦蛾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戴叔倫《賦得長亭柳》:“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裊翠絲柔。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據《唐詩紀事》記載:“雍陶有壹次送別故舊,行至灞橋,問隨從曰:‘此橋為何稱情盡橋?’隨從道:‘因送別到此為止點,故稱之情盡橋。’雍陶有感惜別之情:‘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壹條條。’”這就是膾炙人口的《折柳橋》。
還有壹首歌曲,“灞橋柳,灞橋柳,拂不去煙塵系不住愁。我人在陽春,心在那深秋。妳可知無奈的風霜,它怎樣在我臉上流。灞橋柳,灞橋柳,遮得住淚眼牽不住手。我人在夢中,心在那別後。妳可知古老的秦腔,它並非只是壹杯酒。”
4.要關於灞河柳樹的送別詩,折柳贈別始於漢朝,亦是我國流傳甚久的送別習俗。
據《三輔黃圖·橋》記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在都城長安東門外有座灞橋,灞河兩岸柳樹成行,被世人稱之為灞橋柳,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送別離長安東行的親友故舊,多在灞橋停步告別。 這裏的岸柳排排,柔絲蕩蕩,送行者取“柳”和“留”的諧音,折柳贈別,既表達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鄉,宛如柳木隨遇而安、發展壯大。
到了隋、唐時期,折柳贈別更為盛行,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記述這種習俗。隋朝的《送別》詩這樣寫道:“楊柳青青著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對折柳贈別之情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灞橋不知送別了多少離別情,日久天長,灞橋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
1年年柳色無傷別霸陵柳色多少往塵事都沈浸在憶秦娥的傷別中吳越佳人何以輾轉千裏在秦之地思夫望歸夢斷音絕滿樓月色映照著依依垂柳蕭聲如咽纏綿著閨中幽怨西風殘照中漢家陵闕淹沒在歷史的黃昏此時 惟有送別的柳枝在霸河岸邊隨風搖蕩霸陵風雪讓我們常常想起那無數個折柳相別的故事站在霸河堤岸回望長安的天空正有綿綿細雨從李白的詞中平平仄仄地落下壹把雨傘從我身邊擦肩而過我悵然若失沒有人與我同行也沒有人為我折柳送別我獨自沿原路返回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壹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青門柳唐白居易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蘇州柳唐白居易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遊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長安新柳唐陳光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壹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五月水邊柳唐崔護結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唐崔櫓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新柳唐崔櫓無情柔態任春催,似不勝風倚古臺。多少去年今日恨,禦溝顏色洞庭來。
堤上柳唐戴叔倫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賦得長亭柳唐戴叔倫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遊。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題柳唐狄煥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麽。
獨柳唐杜牧含煙壹株柳,拂地搖風久。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柳絕句唐杜牧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新柳唐杜牧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壹枝和雨送行塵。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禦溝柳唐杜荀鶴律到禦溝春,溝邊柳色新。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聖澤勻。谷鶯棲未穩,宮女畫難真。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如何帝城裏,先得覆龍津。
柳唐方幹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壹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唐韓偓壹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詠柳二首唐顧雲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長堤未見風飄絮,廣陌初憐日映絲。
斜傍畫筵偷舞態,低臨妝閣學愁眉。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閑花野草總爭新,眉皺絲幹獨不勻。乞取東風殘氣力,莫教虛度壹年春。
參考資料:
絕句漫興九首其壹杜甫(唐)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絲絲拂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楊柳岸曉風殘月不知細葉誰裁出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題州北路傍老柳樹--白居易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攀折頻。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tāo)。不知細葉誰裁出,。
5.描寫灞河的美句美文《灞橋風雪圖》年代: 宋 作者: 釋居簡 橋滑驢僵噤不嘶,詩窮弗死反窮詩。
華山出是吟疆土,更欲煩君寫倒騎。《雪景四畫·灞橋騎驢》年代: 宋 作者: 姚勉 飄飄風中雪,瀝瀝橋下水。
雪寒換清骨,水淺漱塵耳。詩情散天壤,妙處乃在此。
得句欲似誰,岸梅是知己。《灞橋待李將軍》年代: 唐 作者: 長孫無忌 颯颯風葉下,遙遙煙景曛。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請告東歸發灞橋卻寄諸僚友》年代: 唐 作者: 劉禹錫 征徒出灞涘,回首傷如何。
故人雲雨散,滿目山川多。行車無停軌,流景同迅波。
前歡漸成昔,感嘆益勞歌。詩詞《沁園春灞橋》沁園春 陸遊 粉破梅梢,綠動萱叢,春意已深。
漸珠簾低卷,筇枝微步,冰開躍鯉,林暖鳴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濁酒壹尊和淚斟。
憑欄久,嘆山川冉冉,歲月駸駸。當時豈料如今。
漫壹事無成霜鬢侵。看故人強半,沙堤黃閣,魚懸帶玉,貂映蟬金。
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裏淒涼誰寄音。東風裏,有灞橋煙柳,知我歸心。
關於灞橋飛雪的詩句 應該是“灞柳飛雪”吧。人們在 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來自百度百科),遂有此名。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鳴鞭落日禁城東,渭水清煙灞上風。都旁柳陰回首望,春天樓閣五雲中。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好風倘借低枝便,莫遣清絲掃路塵。柳永《少年行》:“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翠楚宮腰。” 朱集義關中八景(詩畫)中》,題“灞柳風雪”雲:“古橋石板半傾欹,柳色青青近掃眉,淺水平沙深客恨,輕盈飛絮欲題詩”。
韋應物《東郊》:“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淡吾慮”。李白 灞橋送別詩 灞陵行送別 作者:李白 原文: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我向秦人問路歧,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正當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灞橋折柳相送的詩 唐代,折柳送客之風最盛,當時長安東有灞水,兩岸多柳,灞水之上灞橋, 是長安東去洛陽等地的必經之路。唐人送客至此,都折柳而別。
裴說《柳》 “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壹何頻。 思量曲是無情樹,不解迎人只送人”。
羅隱《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依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由這些詩中可見,當年長安灞橋折柳送別盛況可窺壹斑。杜甫 灞河詩句 折柳贈別始於漢朝,亦是我國流傳甚久的送別習俗。
據《三輔黃圖·橋》記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在都城長安東門外有座灞橋,灞河兩岸柳樹成行,被世人稱之為灞橋柳,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送別離長安東行的親友故舊,多在灞橋停步告別。 這裏的岸柳排排,柔絲蕩蕩,送行者取“柳”和“留”的諧音,折柳贈別,既表達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寓意人去他鄉,宛如柳木隨遇而安、發展壯大。
到了隋、唐時期,折柳贈別更為盛行,在文學作品中經常記述這種習俗。隋朝的《送別》詩這樣寫道:“楊柳青青著地重,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對折柳贈別之情作了淋漓盡致的描寫。灞橋不知送別了多少離別情,日久天長,灞橋被人們改稱為“情盡橋”、“斷腸橋”。
猶酣新豐酒,尚帶灞橋柳是誰的詩 是“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吧,出自韋應物《相和歌辭·相逢行》《相和歌辭·相逢行》唐 韋應物 二十登漢朝,英聲邁今古。適從東方來,又欲謁明主。
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邂逅兩相逢,別來問寒暑。
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忽聞長樂鐘,走馬東西去。
6.灞橋的灞橋詩文灞橋詩/李商隱山東今歲點行頻,幾處冤魂哭虜塵。
灞水橋邊倚華表,平時二月有東巡。註釋①灞橋:即詩中灞水橋,在長安東邊,為舊時東巡洛陽的必經之路。
②點行:按戶口名冊抽丁出征。③華表:這裏指路邊的木柱,立於大道交衡。
④東巡:指盛唐時皇帝巡遊東都洛陽。寂寞灞橋文/初國卿最早知道的灞橋是在明代吳偉的畫作《灞橋風雪圖》上和湯顯祖的傳奇《紫釵記》中。
畫上的灞水迤邐著從遠山層巒裏流出,皚皚白雪、森森古木中,壹人騎驢正從小橋上通過。傳奇中的故事講霍小玉在灞橋上送文士李益,兩人情意纏綿,難分難舍,最後折柳贈別,淚濕欄桿。
吳偉的畫意雅致而滿蘊文氣,湯顯祖的傳奇迷離而追魂攝魄。風雪中的灞橋作為離別傷情的意象,從此讓我難忘;後來又壹直在古典詩詞裏折磨著我,那是壹份難以釋懷又無法與外人道也的感念。
壹正是飛花自在輕倩如夢的季節,參觀完半坡遺址,即去灞橋。旅行車從半坡到灞橋不過三、四公裏的路程,但卻走了近壹個小時。
那車時走時修,到了灞橋就真正拋錨了。也好,車不催人,倒是有更多的時間來審視這處聲名赫赫的勝跡。
灞橋位於西安東十多公裏處的灞河上,是東出西安的必經之地。它西臨浐水,東接驪山,東南邊是廣袤的白鹿原,北邊是肥沃的渭河平川,東北邊是滄桑的銅人原。
《雍錄》上說:“此地最為長安沖要,凡自西東兩方面入出峣、潼兩關者,路必由之。”“峣”指陜西商縣西北的峣關,也叫青泥關或藍田關,為西安東南方壹大門戶;“潼”就是陜、晉、豫三省交會處的潼關。
到灞橋這裏才會看清,從西安來的公路過了灞橋之後就分為北、東、南三線,北線入陜北,東線達鄭州,南線去商州、南陽和信陽。這裏自古是交通重鎮,如今交通更是發達,108國道(與隴海鐵路線平行)、310國道(西安至內蒙)和312國道(西安至上海),均在灞橋鎮境內交會。
另有三條高速公路通過灞橋,分別為連雲港至新疆、西安至藍田、西安至閆良,連接西臨、西銅、西寶及鹹陽國際機場專用線,是溝通我國東西部地區的第三條大動脈。隴海鐵路和西康鐵路跨河而過,並有四條鐵路專用線可供使用。
灞橋鎮已成為陜西省米字型交通布局的中心點,可謂五湖三江,四通八達。上得橋頭,面對橋東的灞橋古鎮,我倚橋而立,雙手輕撫橋欄,思緒壹下疊進古人的印痕裏。
霎那間我仿佛與走在灞橋上的所有古人撞了個滿懷。千年百年之前,他們在這座橋上觀賞“灞陵風雪”的景致,衣袂飄飄,折柳相送;他們騎著大馬或是蹇驢,帶著勝利者的豪情與驢子背上的詩思從橋上走過;他們從中原經這裏出使西域,在陽關月色下做著建功立業的大夢;他們還從這裏東走中原,在清明上河圖裏覽盡帝都繁華。
然而多少年過去了,這裏恢復了原有的寂寞,我卻來了。我不相信,這就是那座走天涯的斷腸人相互面對的灞橋麽?是李白那年年柳色總是不堪離離情傷的灞橋麽?是從鹿門山出來的孟浩然在雪天騎驢賞梅的灞橋麽?我深知,灞橋的每壹塊石頭每壹顆砂粒上都凝聚了古人生離死別的聲音與隱隱約約的哽咽,還有別意殷殷的叮囑。
灞橋,我不知道,妳是不是因為載不動那無數的傷心故事才變得如此寂寞、幾度興廢?否則妳不會成為傷情別離的絕唱。天下別離壹樣苦,豈獨灞橋?何止折柳?為什麽單單由妳代表了這樣壹個人世間最關情懷最是黯然和傷感的意象?妳承載的情感真是太重太重!妳所積澱的“灞”字文化也同樣是太過於豐厚!灞河為長安八水之壹,發源於秦嶺藍田縣的藍谷之中,匯納於古代長安風景勝地——輞川西漳澗而北流,穿過灞陵原谷地,橫貫長安東郊,西北流浐水匯入,又北流註入渭水。
據《漢書·地理誌》記載,灞河“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秦穆公為了顯示稱霸西戎的武功,連河名也帶上了霸權色彩。
然而後世的地理學家似乎不願承認這個事實,不經意地在霸字前加了壹個三點水,而成了灞水。從此,長安東部就形成了壹種“灞”字文化,如“灞城”、“灞上”、“灞陵”、“灞頭”、“灞橋折柳”、“灞柳風雪”、“灞橋傷別”等等,都與灞水有著壹定的歷史淵源。
作家陳忠實寫過的“白鹿原”,古來是稱作“灞上”的,還叫“灞陵原”,以漢文帝的陵墓而得名。《史記》上說:“帝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
……就其水名以為陵號。”漢文帝劉恒是漢朝的第三代皇帝。
呂後死,周勃等人平定了諸呂之亂,劉恒在漢惠帝絕嗣的情況下迎立為漢家天子。他在位二十三年,崇尚節儉,體恤民苦,致使社會穩定、國泰民安,與後來的漢景帝壹起開創了較長時間的太平盛世局面,史家稱為“文景之治”。
灞陵原正是他的無字碑。二“灞”字文化中,最著名的當屬灞橋。
野渡無人舟自橫——在中國,水是壹種景觀,甚至是壹種哲學,而非路的延伸。南人舟楫,北人架橋。
由舟楫而進化為橋,標誌著科學水平及生產力的提高。灞水上何時有橋,史無確切記載,只知到了西漢時這裏才建起了木橋,地點在今橋西北十余裏處。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遂將橋名改為長存橋。名曰長存,以後卻在宋、明、清期間先後幾次廢毀。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