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品格的象征。
菊是應時的花草,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並且由於菊之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裏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因此,賞菊與飲菊花酒成為重陽的主要節俗。
魏晉名士陶淵明壹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把菊之淡然與歸隱山林名士之風描繪的淋漓盡致,菊在文人士大夫眼中可稱“君子”,已經成為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在此菊不僅僅是花,而是壹種超然品格的象征,這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名人隱士推崇備至的結果。
擴展資料:
描寫菊花的古詩有:
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自:宋代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譯文: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2、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出自:唐代李白《九日龍山飲》。
譯文:又是九九重陽節,我來到龍山飲酒,連黃菊花都譏笑我這個放逐之人。
“黃花”猶如菊花的指代,看資料溯源有幾種說法,壹謂,菊花在古代品種稀少,以黃色為主,所以用“黃花”指代。還有壹種說法是,古人以黃菊為正色,故常以“黃花”代稱,以上所說是否有據可考還是人雲亦雲,在此不做贅述,但是菊之品格與精神早已滲透人心。
人民網-重陽節的三大民俗?
人民網-又是重陽 賞“菊”正當時——看畫中“菊”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