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阿卡德理論是什麽?

阿卡德理論是什麽?

阿巴斯·馬哈茂德·阿卡德(1869—1964)是笛旺派的中堅與核心力量。

他從事文學創作,文學批評,進行文學理論研究,與其二友合作,提出了許

多有價值的觀點。

馬齊尼對老壹代詩人提出批評,指出他們重外表、重矯飾、詩中缺乏個

性和時代精神,同時談到詩歌需要新的意義和新的題材。他認為傳統詩歌誇

張虛構,或為應酬文字,或為政治宣傳。他指出,新型詩歌應抒發內心真情

實感,自然質樸,寫出世界的真與美,反映人類的痛苦與希望。

阿卡德積極參加文學論爭,成為與塔哈·侯賽因比肩的另壹名文壇主將。

阿卡德的詩學理論強調個性,呼喚“藝術才能”。他指出,詩歌必須有深刻

的思想,有壹定的哲學高度。阿卡德重視文學的社會職能,作家的使命感,

強調詩人應看到時代的特點,認清他們所生活時代的過渡性質,而堅決反對

消遣文學。

阿卡德提出“美即自由”,同時強調藝術要受到約束。美的藝術能帶來

雙重的享受:自由和有序,即不受約束的思想和受約束的形式的雙重審美享

受。他還反對歐洲某些企圖割裂作品與作家聯系的理論主張,認為好的文學

家總會在其作品中體現其獨具的個性,真誠是作家是否地道的標準。

馬齊尼是第壹位公開抨擊傳統派詩歌的人,是這壹時期唯壹想為詩歌確

立壹種完整理論的人。他在《詩歌:它的目標和手段》壹書中,論述了詩歌

的特點,詞彩的作用,畫面、感情與詩韻、詩人的地位等問題,顯示出阿拉

伯新詩學已進入整體構築階段,盡管還不完備。

阿卡德與馬齊尼十分註重實踐,他們的作品都充分地體現了他們的文學

理論,其合著的《笛旺集》在文壇引起轟動。他們各自都寫下許多優秀的作

品,涉及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

阿卡德發表過的作品達壹百三十二部,有著名的心理分析小說《薩拉》,

外國名人研究專著如《孫逸仙——中國之父》(1952)等等。詩歌是他作品

中的精華。阿卡德***有十部詩集和兩本詩歌合集。阿卡德不但喜歡在詩集前

面加序,而且喜歡在壹首詩的正文前加小序。個別詩集裏還附有評論文章,

使其成為詩歌、史實和理論並茂的詩文集。

阿卡德的詩歌,早期以抒情詩為主,他有意識地模仿古代抒情詩人。從

第三本詩集以後,作品漸漸成熟,以生命、自然、心靈、情感等為主題,探

討人生,歌頌勞動者,反對戰爭、呼喚和平,還寫出極好的愛情詩。

《壹個魔鬼的傳記》是壹篇具有史詩性質和浪漫色彩的長詩,是阿卡德

最珍視的作品,其中塑造了壹個阿拉伯文學史上沒有前例的,聰明、熱情、

能提出尖銳深刻問題的、為實現自己更高目標寧願作出犧牲的“小魔鬼”的

形象,受到文學評論界的壹致好評。

詩集《黑鸝的禮物》是阿卡德寫得最美麗的詩篇的薈萃,整個詩集充滿

了浪漫醉人的氣息。

阿卡德與馬齊尼打破了人們對傳統詩歌模式的迷信,為新文學的誕生打

開了壹個缺口,他們的詩歌理論為浪漫主義詩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近半

個世紀的論爭中,他們在文學理論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文學標

準,不僅影響了同時代作家、詩人、文學批評家,而且影響了下壹代文學家

和批評家。